摘要: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一个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有所发展,就必须去注重自身建筑质量的提高,即指企业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所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建筑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问题入手去探讨了其相关解决对策,希望能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问题;质量控制
引言
目前建筑中最重要的两个类型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接触到的建筑类型。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获得的发展极大,在具体现场施工过程中,这两类建筑暴露出很多影响建筑整体质量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建筑提高整体质量。
1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的现状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虽然政府有关部门、施工企业、监督单位等都将质量放在第一位,但对建筑质量控制的认识和处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由于他们规模较小,组织结构形式简单,控制方式也通常较为单一,因此难以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此背景下,企业为了在市场中立足,往往只关注自身的成本和收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忽视了施工质量,导致许多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完成质量都不尽人意。因此,这就要求了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扭转自身的观念,将更多的关注放在施工质量上,着力改善建筑质量普遍不高的现象,提升我国建筑的安全系数,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2工业与民用建筑在施工中的问题
2.1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中国工民建工程计划经济影响着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然而,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在不断改变和发展,对工民建施工管理而言,原有的施工管理体制已经很难达到其严格的标准。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违反施工原则,受利益驱使,只追求工程进度,忽视质量监督,这样对整个施工质量的评价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对质量进行强制性的监管,工民建工程施工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2.2施工前期准备不充分
在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过程中,企业和施工团队往往会比较注重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而忽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然而,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与施工整体完成情况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正式施工开始之前,对于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施工企业要在施工前期进行分析和风险预测,并据此采取相关措施;同时要进行定期检查以及随机抽查,对已经出现的或潜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处理,从而保证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标准。
2.3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低下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大量的劳动力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拥有大量的劳动力,建筑行业工程项目才能在施工中加快发展。大量的劳动力让许多的建筑企业为了使自身施工成本达到最低,往往会去雇用一些素质并不高的农民工去组成一整个施工队伍,因此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不高。而且,建筑行业中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企业,高素质的施工人才有着很大的选择空间,这不利于建筑企业对于高素质施工人才的挽留。最后,建筑行业内人员的不断流动也会导致建筑的施工队伍较为散漫,其凝聚力、向心力都不高,这样一来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
3工业与民用建筑质量控制措施
3.1构建完善的施工体系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涉及到多个方面,人员也众多,构建科学合理的施工体系,能够促进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环节都保持着高质量的水准,促进各个环节顺利开展,力求在规定工期内完成施工作业,更好提升工程建设水平。施工单位可以由自身设计人员或者聘请专门设计单位绘制施工图纸,并和现场施工情况加以对比,及时修改施工图纸中与现实不相符合的内容。
设计人员要在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够良好掌握专业化的施工知识和技能,并严格开展规范化作业。完善施工体系的有效建立,能够促进各个部门之间加强联系和沟通,共同促进施工作业的稳步实施。
3.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建筑企业要不停地去完善行业规范以约束员工的行为。一个好的行业规范可以很好地促进员工的行为,让员工在建筑施工时的质量得到保障。如果建筑企业没有好的行业规范,员工的行为就不会得到一定的约束,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破坏工程的进展。第二,建筑企业在施工之前应该去全面观察和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等众多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去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同时,方案还需经过审核人员的审核之后才可以去实行。第三,建筑企业以及施工人员应以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去对设备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工作。第四,对施工的技术进行明确,使其可以完美符合工程项目的需求。总之,只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工业与民用建筑才能更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
3.3强化施工队伍的综合素养,保证施工安全
在整体建筑施工体系中,建筑单位不仅要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开展各项环节的施工作业,在借助施工设备提升最终建筑质量的基础上也应该强化整体施工队伍的综合素养。首先,应该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可以增加人员参与岗位施工的安全意识,这样可增加他们遵守操作规则开展施工的能力,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概率。其次,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操作培训。主要是对施工人员开展设备操作等方面的培训,这样能提升施工队伍的综合技能,促使工民建筑可以实现顺利的开展。通过开展以上两方面的工作,施工单位就能提升施工队伍整体的从业素养,最大程度去规避施工风险的发生,促使工民建筑的高效开展。
3.4确保施工设备及材料的使用质量
在施工设备的引进环节,建筑施工负责人与施工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选择适用于建筑施工且质量较好的施工设备及材料。一方面,施工单位或建筑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建筑市场动向,积极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引进新型高效的施工设备,提升建筑施工的机械自动化水平,管理人员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可以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另一方面,施工材料作为直接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重点环节,需要在购买环节严格控制其质量,保证购买的施工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施工单位或建筑企业需要加强施工材料购买环节的质量管理,使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质量达到使用标准。
3.5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施工单位要能够不断引进先进科学的生产技术手段和工艺技术,支持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更好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在施工技术更新和改进方面,要注重从节约原材料、使用绿色环保无污染材料、节约劳动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入手。同时还要注重结合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情况,积极引进一些更高效率的生产机械设备,支持施工建设活动。
结束语
总之,为了使得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问题可以得到科学有效解决,相关的建筑企业就必须充分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并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一个有效的监督管理,在竣工后还应做好全面的检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去有效保证建筑的质量。同时,这也是一个建筑企业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蒋玉蓉.浅论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问题及其质量控制对策[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90-91.
[2]李志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民营科技,2015(12):92-93.
[3]侯小宝.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风,2014(7):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