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就目前我国发展情况来看,耕地保护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对于耕地红线必然会做到严防死守,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粮食的产量和生产能力,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当前,耕地资源保护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文章加以分析。
关键词:耕地资源;保护;监管理念;创新发展
0前言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但是因为人口基数较大,就会出现地少人多的问题,另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对耕地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应的政策来保护耕地资源。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耕地资源被征用的情况依旧存在,这不利于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
1.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1耕地资源监督工作存在局限性
通过监督和动态监测来实现对耕地资源的保护,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是就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没有形成动态化的资源检测系统,这就导致在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当中,无法进行及时的监督,也就不能完全发挥出检测的作用。没有地方政府的监督,就会给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的机会,导致非法用地或是占据着耕地而不作为的情况时常发生,出现大量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不利于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
1.2耕地资源保护制度缺乏
为了能够让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得到顺利开展,我国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但是相关人员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制度上规定的内容来进行,导致耕地资源保护制度不具备很强的执行力,不能完全发挥其自身的作用,给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在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容易受到地区的限制和影响,在具体的耕地资源保护工作时,不能将各个地区进行分开管理,给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风险和挑战。
1.3耕地资源总量片面强调数量平衡
在目前我国耕地资源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不同的区域只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耕地资源总量平衡上,在这种情况下,可用耕地和可用耕地资源逐年降低,影响到了土地的质量问题。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土地资源数量保持了动态的平衡状态,但是耕地资源却不断下滑,耕地资源的不断下滑就会导致粮食产量得不到保证,影响粮食安全问题。
2.新形势下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的优化策略
2.1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式之下,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可以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方式,来不断优化城市发展的布局,来达到保护耕地资源的目的。由于农田是粮食生产的核心产能,所以要不断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对耕地进行优先保护工作,不仅要把注意力放在耕地资源数量上,还要保证耕地资源的质量问题,并且不断优化城镇周边的耕地资源,把这些资源建设上高质量、高标准的农田,把粮食的主要生产区域和现代农业发展基地划分成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城市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断对耕地资源保护工作产生促进作用,不断优化城市化的发展布局,这样能够不断平衡城市化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关系,让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2.2搭建耕地资源保护监督平台
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适当的监管体系和监督平台,不能有及时的对耕地资源保护工作进行监督。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各个地区可以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来对已有的耕地资源数量、质量等进行实施管理,构建管理平台,建立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监测机制,来促进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通过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不断创新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提升耕地资源保护水平。要加大力度进行耕地资源的实时监管,还要不断研发耕地资源评价检测技术,实现对耕地资源数量、质量以及生态的全方位检测,使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对耕地资源保护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监管工作,有利于促进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的进行,有助于相关管理人员提升其管理能力,提升管理的效率。
2.3落实耕地资源占补平衡制度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式之下,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也导致越来越多的耕地资源被占用,越来越多的耕地变成了工业区和高楼大厦,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就是为了补救在城市化建设中遭到破坏的耕地资源,也能够帮助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守住最后的红线。在该制度具体落实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其源头进行监督和控制管理,如果在城市化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占用一定的耕地资源,那么建设单位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工作,如果要占用耕地,就需要缴纳开垦费。在耕地资源整治的过程当中,要首先对耕地资源进行质量评定,然后再开展验收工作,这样能够为耕地资源占补平衡打下坚实基础,让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为更多农村居民提供保障。
2.4加大新形势下的耕地资源转型
首先,需要不断加大耕地资源保护的力度,促进耕地资源的转型工作,制定新的耕地资源整治战略。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需要不断调整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定位,落实空间规划工作,做好精准扶贫,这样才能够尽快实现耕地资源的生态化建设。在耕地资源整治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来调整工作方式,通过不断的综合性整治,来达到耕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这样能够让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起到解决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
其次,还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转变耕地资源保护理念。根据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需要把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生态和人文进行四位一体的整合,要把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战略目标,把保护环境和污染治理作为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开展的核心内容,一步步改善人民生活的条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要充分结合耕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来划定基础农田,对耕地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从而开创出更多的开放空间,打造出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一体的耕地资源。与此同时,在耕地资源恢复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海绵理念,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耕地资源的质量,从根本上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提升耕地产出的稳定性。
最后,还要不断创新土地整治设计。目前我国土地整治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排灌工作等等。要不断制定出新的土地整治计划和战略目标,根据耕地资源保护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战略理念,增加土地整治过程中的柔性设计,还需要不断改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差别整治设计,避免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这样能够从本质上提升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能够最大程度上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耕地资源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会出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的情况。因此,就需要地方政府和国家不断加大力度开展耕地资源保护工作,不仅要注重耕地资源的数量,还需要注重其质量问题。通过不断优化城市化发展布局、落实耕地资源占补平衡制度、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监管平台、加大在经济新形势之下的耕地资源转型升级等方式,来促进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改善其生活质量,还能够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晶.浅析新形势下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J].中国高新区,2018(14):267.
[2]田兴平.耕地资源保护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挑战及优化策略[J].科技风,2018(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