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已经带动林下经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林下经济发展建设,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简述了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解释林下经济的基本概念,并探讨了林业生态建设和未来林下经济发展的可能。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林下经济;发展途径
引言
近年来,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一直倡导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环境是首要考虑和实践的任务。林业生态建设可以很好地把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使人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从而一举两得。林下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体系,包括许多不同的工业项目。由于其投资少、收益大的特点,受到了人民和政府部门的青睐。
1基本概念
1.1林业生态建设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已经得到了较好地推进。各地纷纷开展植树造林等利于生态环境的活动,支援生态建设。眼下,已经有较多地区通过一系列生态建设手段,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造福了百姓。有些靠近沙漠的城市,通过适应当地的生态建设手段,降低了城市沙漠化程度,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各种林业生态建设手段的运用,我国整体呈现出人与森林、人与自然关系更加融洽的趋势,朝着生态建设的美好明天大步前进。但是,我们不能止步于此,我们有必要相应号召,进一步采取科学的方法,做好林业生态建设。
1.2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一词是指对林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开发,融合农、牧等多行业的综合经营方式。它是我国林业资源开发到现今程度的必然经济走向,可以将林业资源通过特定经营模式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在加快生态建设的同时,更加合理地使用林业资源,把控整体的能源循环体系,达到提高林业资源使用效果,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目的。林下经济和生态息息相关,受当地气候环境影响较大。所以,要注意让林下经济整体顺应生态环境的形式,符合自然发展的要求,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1.3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我国林地面积增长有重要意义。林下经济的科学发展可以充分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来实现林业资源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让林业的整体发展更加生态化。另外,将生态理念和方法融入林下经济的发展也较为重要。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林下经济相关产业作为直接影响整体生态环境的行业,自然应该率先引入更加合理的发展理念,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让林下经济朝着健康、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要知道,林业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林木生产缓慢的特点,在林木成长到可以采伐年龄之前,林业资源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这时,就可以通过林下经济的发展,来弥补林木成长的时间缺口。比如发展林下水产等项目,就能较好地完成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
2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的开发水平相比之前提高了数十倍。森林资源的开发虽然拉动了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导致我国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高。显然,提升林业产业科学化发展水平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措施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生态建设与林业经济结合的必要性。二者协调发展,既能保护林区生态环境,也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此背景下,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林果产业、林下经济、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1林果产业发展迅速
在林果产业方面,我国有关部门积极鼓励林业企业、园林公司和大型农户合理地进行土地流转,从而建设标准化的林业果品基地。并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从而形成十分有特色的“龙头、合作、扶持、家庭、庭院”5种林果产业发展模式,给地方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2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得到发展
林业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很多地方林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部分地区基于本身所具有的森林公园,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三位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效果良好,对于日后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林下经济发展不断成熟
在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要想带来最优的林业经济收益,发展林下经济无疑是最优的选择。在政府的政策指引下,林下经济经营模式日趋成熟,我国林下经济总产值在林业经济产值中占据极大的比重。
3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协调发展途径
3.1严格落实抚育间伐管理工作
为促进林下经济发展,需要严格落实抚育间伐管理工作。这一措施不仅影响林下作物或者养殖动物的品质,而且会对林业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开展抚育间伐管理工作时,应严格秉承去密留疏、去劣留优、统一养护、强度合理的原则,以保障最终能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另外,在进行林木砍伐时,相关负责企业或个人务必获得有关林业管理部门的批准许可证,并公开相关文件,确保当地群众的知情权。同时,在砍伐过程中需要做好标记工作,便于操作参考核对。砍伐有特殊生长要求的林木时,要按照其生长特性进行操作,如砍伐杉木时确保切根不超过10cm,避免根系受到损伤而影响杉木生长。
3.2创新思路建设
关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发展,坚持林业生态建设整体推进,建、关、管、改并举,按照“打绿色生态牌,走合作带动路”的要求,深化林业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创新投资机制,吸收园林企业、造林大户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转变林业生态建设方式,利用对口帮扶资金,不断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十三五”后期的三北防护林、天宝工程等新一轮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定西生态保护综合治理规划,持续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林下产业发展。坚持科学的原则,推广应用滴灌工程、鱼鳞坑等技术,采取多树种混交、带土栽植、截杆造林等方式,扩大城市、农村和山区绿化面积和退耕还林等改造项目,力争打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城乡一体化绿化效果。
3.3加强林权制度改革
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林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专业合作社,加快林权流转建设,盘活集体承包制,谁承包谁受益,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机制。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林果、林木种苗等林业产业,扩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一个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组织实施国有林场改革,建立西岩山、岳家山等林场,并加强管理和保护。大力实施“三变”改革,积极振兴集体林业,依法有序发展集体林业经济,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合理发展,提供优质生态资源。同时,建立完善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和系统,大力推广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提高应对突发性灾害的能力。
结语
在自然生态系统建设背景下,实现林业经济和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共同发展,是我国林业工程建设模式从传统化转向科学化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友好型经济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经济社会的创建目标,之后建立完整的营销体系,不断扩大林业经济产业链,为构建低层次经济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发展提供完整的营销路径,将二者之间的价值最大限度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邓明晶.关于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意义[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8(7):17.
[2]惠会峰,杨利娜.论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联系[J].科技视界,2019(12):307+318.
[3]韦岩.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