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研究 刘东阳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刘东阳
[导读] 对于学生探究和学习新知来说,导入新课意义重大。

陕西省米脂中学    刘东阳     718100

摘要:对于学生探究和学习新知来说,导入新课意义重大.所有教师都必须掌握合适的导入新课方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产生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导入方法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为了让更多教师能够保障教学效果,本文将以笔者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为例,分析新课导入思路,旨在提高数学教育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导入;教学方法
        前言:正所谓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对于高中生来说,数学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不仅学习困难,同时使用也难。不少学生课堂上跟不上教师进度,平时处理问题的时候不知道用什么知识点解决,这些问题和学生课堂上没有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有直接关系。万事开头难,如果教师没有在一开始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那么学生很有可能在整节课都昏昏欲睡,没办法进入学习状态,学习与掌握新的知识。教育的关键并不是让学生了解知识,同时还在于鼓励、唤醒、激励和引导,让学生能够独立、正确的处理问题。导入有效与否是唤醒学生情绪、智力的关键。良好的导入环节对于保障教学效率具有积极意义,效果十分突出。
        一、复习导入方法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很多知识,当然这些知识虽然看起来都是新的,其实和过去的旧知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温故知新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温故知新能够创造学生熟悉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状态就能够拉满。凭借着一定的相似之处,顺利掌握知识。既增强了学生的课堂活跃度,也保障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当然教师在使用这种方式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状态和理解能力。如何将新知识以易懂、简单的方式呈献给学生,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环境与空间,这样才能够达成有效启发目的,帮助学生顺利掌握与理解知识。比如学习《三角函数》知识的时候,在教师指导学生理解sin2Θ=2sinΘcosΘ二倍角公式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复习与回忆两角和公式,也就是sin(A+B)=sinAcosB+cosAsinB。有了这样的过程,再去导入新知识,学生理解自然会非常顺利。
        二、类比导入方法
        教学中如果教师一直用十分单调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使学生每节课都能够保持浓厚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投入足够多的课堂关注力,类比导入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类比导入能够轻松的引出新的知识点,完成知识的有效迁移。自然的过度比旧出新,增强学生知识的领悟能力。例如在学习指数,对数不等式解法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类比的方法和对数方程解法进行对比提出课题。在学习《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做类比导出知识。针对性的选择匹配的知识点类比,就能够将原本不熟悉的知识点变成学生熟悉的内容。在温故知新中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
        三、悬念导入方法
        所谓的悬念导入方法说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疑问。


用疑问的过程组织学生分析知识问题。悬念导入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激情、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悬念导入这种模式还是活跃学生思维,发散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陷入迷茫与困惑。考虑到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教师教学中需要适度设置学习气氛,设置各种疑难问题。比如在学习《极坐标系》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平面中的任意极坐标是不是跟它的唯一对应有序数对,应当如何验证。这种疑问刺激了学生的思考,学生于是开始深入研究,释放出内心的疑惑与困惑。此外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把握教学难重点。悬念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迸发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形成了探究热情、探究欲望,做好了知识探究准备。
        四、审题导入方法
        每逢学习新的知识,教师都会现在黑板上写出课题,并讨论题意,组织学生学习知识。通过这样的过程完成新知识迁移和导入。相对来说审题导入是最直接的导入方法,能够直接让学生明白学习主题、学习重心。学生此时迅速定向自己的思维,进入到学习状态,展开对问题的探索、探究。比如在学习《三垂线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直接在黑板上写板书,并组织学生逐字分析课题与知识。三垂线研究的是三角直线垂直关系,如何证明三条线的相互关系。学生有了这样的指导以后,就能够深入学习。教师需要点明中心,合理性设计,做好组织。随后以此为引导,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适合自己的思路、方向,深入学习。
        此外教师用实验导入的方法也能够有不错的效果,比如在分析棱柱与棱锥的体积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等底等高三棱锥、三棱柱模具用装水试验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棱锥、棱柱体积关系。随后组织学生自己思考,分析等底等高棱柱棱锥体积不同和关联性。这样的做法能够很轻松的就引出课题,并且趣味性十足的过程能够让学生迸发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数学知识内容丰富,逻辑性较强,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状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一定要合理导入课堂,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向往,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学生能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以后,教学效果自然可以得到保障。导入作为现代课堂的一部分,能够快速井学生拉进学习状态,使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振奋的学习情绪。良好的导入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新知,还能够让学生巩固旧识。教师一定要重视新课导入,最大化发挥数学导入教育优势,提高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周艳,李秀娟.高中数学教学微课应用浅谈[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4):80.
[2]张婕.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导入”[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7(08):21-23.
[3]常爱荣.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模式的实践与价值分析[J].数学教学研究,2017,36(03):35-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