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创新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陈景玲
[导读]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主要关注学生理论性知识和基础性知识的传授,而小学数学教师也往往会采取一些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应试能力和应试水平,从而忽略了小学生在数学课程中数学思维的形成,降低了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

陕西省旬阳县城关小学    陈景玲

摘要: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主要关注学生理论性知识和基础性知识的传授,而小学数学教师也往往会采取一些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应试能力和应试水平,从而忽略了小学生在数学课程中数学思维的形成,降低了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如何科学化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以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增强学生在数学课堂之中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综合素养
        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培养,是符合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培养效果和培养目标,也适应现代化核心素养培养之中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和改革之中,数学教师应懂得如何借助开展科学化教学方法,有计划的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思维,更好的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
        一、实现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创新和优化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懂得如何在课堂之中巧妙结合新旧知识,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掌握和巩固过程中更好的接纳新的知识体系,以此帮助学生提升对新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而且通过新旧知识的内在关联强化方式,能够让小学生更好的对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巧妙连接,以此在小学数学教师的科学化引导之中,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衔接之中培养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比如,在小学数学进行运算法则的教学中,一般是先从“加法”入手,那么在学习“减法”时,教师可以依据加法公式,然后进行变形,让学生认识到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之间存在相同的部分,但又不完全相同,从而既能让学生对原有的知识加深了解,同时又能让学生快速的学会新知识,并且还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更加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讲解与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中小学,数学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课为主,而学生以听讲方式来开展相关的数学学习。而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之中,为了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使得学生在课堂之中能够把握主体性地位。小学数学教师并需要关注到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也是当下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之中,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要求。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懂得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维相结合,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之中开展主动性探究和主动性分析,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而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相关的专业化教学活动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先开展自主预习和自主分析,以此加强对新课内容的理解和认知,进而在教师的讲解活动中能有效的把握教师教学节奏,更好的对教学教师教学问题进行合理的补充和研究,以增强学生数学思维。
       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减法算式的学习时,教师在讲解完算式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对减法算式与加法算式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分析,并且可以让学生进行讲解,加强学生的理解,对于学生存在的误区,教师还可以进行及时的纠正。
        三、在想象中培养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创新之中,为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创设想象空间和想象时间,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分析相关的数学问题,以此激发学生联想能力,懂得如何将自己的经验和理论性知识相结合,以创造出符合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而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这种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数学学习思维和数学创新思维,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比如,在学习6——7的加减法时,有这样一个情况:小老鼠背着袋子摘了7个果子,口袋坏了,掉了4个。问回到家中,口袋里可能剩几个?大多数同学列出了7-4=3,也有一些同学列出了7-5=2,7-6=1,7-7=0。这时一个小男孩举手说:“小老鼠的果子都拿回家了。”他说:“小老鼠发现果子丢了就把它们都捡回来了。”太精彩了,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创新。
        总之,在传统教学理念之中,小学数学教师无法在数学课堂之中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更难以给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去进行数学思维的形成,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之中往往以被动式学习为主,更加依赖教师的教学思维,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因此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之中,为了推动学生数学素质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应懂得在课堂之中涉及科学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更好的去理解数学问题,懂得在数学分析和探究之中挖掘数学深层次含义,以此在构建数学个性化体系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刚.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 科学技术创新, 2011(21):169-169.
[2]税忠. 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32):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