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活动设计探索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王思尧 王朝军
[导读] 近年来,我国教育行业大力推进新课程教育改革,积极推广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

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 王思尧
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  王朝军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行业大力推进新课程教育改革,积极推广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面对着许多新的特点和要求,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理念设计高中生物的课堂活动能够将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将优势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与综合发展有巨大的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高中生物;课堂活动;设计探索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理念成为了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与此同时,也成为了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高中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来源于生活,能够在生活中得以验证。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就必须基于此种教学理念合理地设计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生命观与生物学的基本观点,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组织构架。核心素养理念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由此可见,研究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活动的设计对于学生认识自我、生命、大自然、客观规律有着十分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核心素养理念与高中生物的关联
        核心素养理念这个概念十分复杂,但最为本质的内涵可以大致概括为让学生在某一学科的学习中形成基本的素养,基本了解学科知识体系与构架。显而易见,从字面上看,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与新课程所明确的目标有着众多相同之处,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有着各自较为特殊的地方。质言之,新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而核心素养强调社会的良性发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生物学科是人类认识自身与自然的重要手段,是21世纪的基础性学科,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必须超越传统的以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层面,应当从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指导,继承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优势,积极创新,引进新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活动设计策略简析
        鉴于上述核心素养与高中生物的紧密联系,极有必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积极地开展课堂活动设计。综合现有实践和理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主动引导
       核心素养理念培养的根本要求就是树立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基于探索。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是建立在众多的实验之上的,是一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与精神的重要课程。


因而,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引导学生探索、学习,例如,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一章教学中,在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就可以先带领学生回忆初中阶段所学习过的关于细胞增殖、衰老、癌病等内容,随后引出课堂要点即学习有丝分裂细胞各阶段的变化特征,而后在在开展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之前再就洋葱的根部尖端进行提问,在讲授上述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问诸如“细胞对人的生命活动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带着问题,进而让其了解生命的真正根源,树立起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科学精神。
        (二)联系生活
        在传统教学中,内容单一、滞后等问题凸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遭受严重打击,这是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所造成的,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兴趣,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针对此问题,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就必须从各种途径筛选出学生感兴趣、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将作为课件。譬如,在开展“酶的作用及本质”一章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人体中的酶对人体的身体新陈代谢、营养吸收以及能量转换所起作用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酶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了解酶的重要性。
         (三)积极讨论
        讨论是推动教学顺利开展、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核心素养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育,即要求学生基于核心素养科学地、客观地、公正地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事物,不对物体产生偏见.在生物课程中,许多内容都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如植物生长的元素从哪里来、光合作用的成果等。比如,在开展“光合作用”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就该问题展开辩论,就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发表见解。如此,学生在讨论之前会主动地收集与该主题相关的资料,以此支撑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辩证地看待植物的光合作用并认识到其重要意义,力图做一个客观公正的研究者,不带偏见地开展研究工作,并助力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结束语 
        总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是提升学科教育效果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生物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不仅与高考成绩密切相关,还与学生的生活、发展以及前途息息相关。因此,两者应当有机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姚丽丽.核心素养理念下基于大数据支撑的高中生物精准教学[J].学周刊,2020(10):21-22.
[2]高婧.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探讨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的变革[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74.
[3]王鸿宾.寓教于乐教学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开展——评《中学生物游戏教学概论》[J].当代教育科学,2018(04):2.
[4]司鹏飞.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6(12):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