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发展不断加速,电力企业的企业规模也持续增大。电力行业作为关系民生、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惠及到电力企业,成为电力企业审计发展的主要方向,对电力企业发展的意义不可忽视,对电力企业审计信息化应用的研究与展望也体现出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电力企业;意义;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电能一直是维持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民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审计作为重要的监督手段,对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审计数据量的不断增多,传统的审计方法力不从心,效率低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电力企业的审计信息化发展更加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内容。
1 审计信息化对电力企业审计的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审计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信息化审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审计管理、审计作业的质效,规范审计流程。使审计档案管理、审计监督过程更加程序化,从而有效提升审计效果。
1.1有助于实现审计管理与审计作业的规范化
信息化审计中,计算机及相关审计管理软件为主要的审计工具,这使得审计的管理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中,纸质材料使得审计效率低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信息化审计模式下,传统的纸质材料变为电子形式,上级审计部门能够通过相关的审计管理软件进行针对性的审计分工,并划定审计权责,进行审计调控工作。审计业务也可以利用相关的审计管理软件,在各自的权限职责内有序的进行审计管理工作。这种信息化审计模式使审计管理更加有序、规范,极大的极高了审计管理效率。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人员依据审计指南进行相关工作,审计指南是长期积累的审计经验的成果,规范化的审计行为能够有效的降低审计分析,提高审计效率。在信息化审计模式中,审计指南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审计指南被纳入到整个审计信息系统当中,为审计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审计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编制出较为规范的审计规程,并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进行规范化的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
1.2有助于实现审计资料日常管理的程序化
传统审计工作将产生大量的纸质材料与数据,形成的审计文书的种类较多,数量也十分庞大。在信息化审计模式下,审计信息系统能够将较为常用的标准化审计方案、审计报告、工作底稿等相关文书形成模板,并统一归类后进一步形成模板库。在之后的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取用。在提高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的同时,达到了审计文档标准化的效果,提升了审计档案的管理水平。电力企业审计的目的在于监督,在信息化审计模式中,电子计算机上的相关软件能够被赋予相关的权限,能够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方便的设置审计质量控制点。在根据软件赋予的权限的基础上,可以对审计工作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监控过程并不影响审计日常工作。审计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后,会形成审计记录,便于跟踪检查,从而使整个监督过程更加规范有效。
2 电力企业审计信息化的应用
电力企业的规模通常十分庞大,审计任务也非常繁重。电力企业的审计工作包括诸多内容,不仅有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审计,还对相关工作人员与财务的审计。传统的审计方法以人工审计为主,已经很难满足庞大的电力企业审计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电力企业必须实行信息化审计以增强审计水平,构建审计信息化系统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审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极大的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效率,避免了传统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错误,降低了审计的风险,对电力企业审计的发展大有裨益。
电力企业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必须首先确立统一化的标准和原则,根据相关的审计要求,保证电力企业各个部门都能够遵循统一的标准和原则,实施统一的战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将审计信息化系统应用到日常审计工作中,提升电力企业审计信息化水平,提升审计效率。电力企业构建审计信息化系统必须要有信息技术作为支撑,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人才为基础。在具体的构建实施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客户端式软件与网页化信息系统应用之外,还需要与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相结合,重视系统管理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2.1重视系统信息的管理
相关的审计信息是电力企业审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性的内容。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应进一步增强审计信息化系统信息的深度管理。需要根据电力企业的相关特点,囊括所有审计内容,做到审计内容全面化。另外,需要设立专人对系统信息进行维护和监督,并进行统一的管理,帮助电力企业的各个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保证审计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审计工作提供便利。
2.2重视审计数据的管理
审计信息化系统中,数据模块是尤为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审计工作的评价标准。当下,电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规模与日俱增。相应的,电力企业的审计数据量也十分庞大,审计人员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为了进一步完善对审计数据的管理,需要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模块予以重视,提升系统的数据管理能力。电力企业审计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模块应该实现对零散数据的处理、查询、分类与监控等操作,以保障数据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3重视审计现场的管理
电力项目通常比较庞大,现场管理与审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是相辅相成的,审计信息化系统是电力企业现场管理所不可或缺的内容。这要求电力企业对现场管理予以重视,把握数据的流向,以便能够对所需的审计信息进行准确的定位,方便对相关信息进行快速的跟踪和查询,实现审计现场管理的高效化。
3 电力企业审计信息化发展与建设的展望
审计是保障庞大的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监督手段。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对于电力企业提升审计效率,规避审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审计信息化目的是实现电力企业相关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并进一步扩展到业务集成,做到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和分析。这些数据包括营销、财务、物资等等。实质上就是要与电力企业相关的经营数据相衔接。当下,电力企业信息化中应用程度最高为ERP软件,如何将审计信息化系统与ERP软件相衔接成为电力企业所关注的内容。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审计业务内容也将会发生变迁。审计的内容
将更加复杂,审计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ERP系统对企业全部运营信息的整合成为大方向,这也就意味着审计工作需要更加注重管理环节,传统的审计经验可能并不适用。不能再仅依靠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来发现问题,而需要深入到ERP管理系统中,对电力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进行分析,查找问题。这就需要审计人员熟知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权力运行情况,并适当的转变审计思路,结合数学分析方法来寻找审计证据,逐渐向数字化审计转换,进一步通过在线审计,与ERP系统相衔接,实现“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及时获取,以便实现全面、实时的审计,提升电力企业的审计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剑.电力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及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7):3452.
[2]何立军.电力审计信息化的作用及实施方法研究[J].消费导刊,2019(23).
[3]于瑶,孙振梅.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思考[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6):477.
[4]李望瑜,党瑞涵.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数字化用户,2019,25(24)
[5]宋云峰,岳丽.企业审计信息化问题及解决途径[J].商场现代化,2018,000(021):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