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电力事业的向好发展,产能逐年加大,用电量也大幅增加,呈现出供需两旺的良好态势。面对新形势,众多电力工程项目在政府和民间资本的支持下上马,且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稍有不慎便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作为企业的管理核心之一,财务管理作用明显,其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不仅可以及时核算成本,而且警示运营风险,在实际工程管理中,仍尚存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多方努力,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电力工程;财务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就是针对电力工程项目的特点,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电力工程的特点相结合,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电力工程管理之中,最终更好地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不仅从事电力的购销业务,而且不可避免的参与经营相关的输变电和联网工程。电力工程项目主要业务流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签订合同、材料采购以及工程施工。这三大部分不仅是工程项目的主要业务流程,也是工程财务管理控制的关键过程。电力企业要想提高工程财务管理水平,必须以电力工程主要业务流程为突破口,深入研究,发现、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2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电力工程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当前,电力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管理人员招聘过程中,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没有明确的筛选标准和规范,导致了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有着诸多问题存在如: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匮乏、实际操作未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不能将专业管理知识与实际进行比对、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与实际的矛盾越来越大,以致电力工程整体财务管理和控制效率低。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容易引发电力工程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很大的漏洞,造成工程造价出现较大偏差,投入与效益分析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另外,电力工程管理人员和相关的技术人员缺乏工程成本控制理念,容易将成本预算固化,不能根据物价水平及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等因素调整工程预算成本,最终导致工程成本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某些工程管理人员合同意识淡薄,造成工程材料的购进价格实际与预算偏差较大,,造成工程项目资金执行率偏差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增加了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工作难度,这也是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2 资产管理混乱
(1)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工程资料和数据不完整,使得工程财务管理人员无法有效地进行资产管理,同时也导致电力资产设备的台账、管理数据和运行维护、资产卡片等信息不一致、不完善,给资产的后期维护、折旧、报废等工作留下隐患。另外因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资金使用的数据和资料不完整,很难给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严重的会导致数据失真,决策失误。另外一般电力企业的资产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通常采用分散方式,存在多个资产管理系统,每个系统的要求不尽相同,造成资产设备台账信息不对称,缺乏可比性,这种方式使工程财务管理业务结构之间的联系十分松散缺乏紧密性,同时极大的阻碍了工程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资源共享和专业间的交流,无法及时的为领导提供强有力和具有说服性的参考资料,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层无法对企业内财务管理政策进行有效地决断。
(2)现阶段国内许多电力企业所采用的资产管理模式是分段式资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其工作原理是不同的部门只负责其部门相关的电力工程规划设计,使得电力工程的招标、建筑材料的收购管理和整体工程项目的建设都是分开进行的,这样极大的阻碍了部门间进行资金流动工作的衔接,降低了工程资产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部门间管理着不同方面的资产,相应的其工作目标不能达成一致,使得部门间资产管理的沟通不足,相关财务信息不能及时的进行共享,没有一致的支出账目,造成电力工程资产管理工作混乱。
2.3 财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都比较大,再加上物资的集中采购,导致建设工期较长,这样会徒增建贷利息成本、物资仓储成本、人员无功成本等,从而增大了工程的投资成本,造成企业资金的浪费。同时,由于企业工程管理人员习惯性思维影响,工程结算一般采取批量结算,而非完工一个结算一个,往往出现工程项目已达到预订可使用状态,而没有及时提出暂估转资申请,造成工程成本不能及时反映,进而影响在建工程及时转资计提折旧,最终导致企业利润虚增现象。
3 解决电力工程财务管理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3.1 积极强化工程物资管理
电力工程的相关工程资料较多,设备机械较多,很多工程是包公包料的模式,对物资的管理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但是物资资产的管理还会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的成本,所以施工企业应该积极的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物资管理制度,大力改进管理资产的制度,运用合理的资产管理方法,创造积极的外部环境进行物资的管理和分类保管,严格控制材料的损失和损耗,积极的落实库存的盘点制度,定期进行账实管理,实现资产的账实相符。
3.2 加强合同法律法规的素质教育
现实生活中很多电力工程的企业缺乏法律意识,因为工程的工期长,回款期限长的特点,要求企业的相关领导人,和业务部门的业务人员应该积极的储备合同管理的相关法律知识,积极的进行充电学习,企业应该积极的面对积极的进行培训学习,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3 强化成本管理体制建设,树立成本管理的理念
很多工程从生产到竣工,整个过程影响着企业的成本变化,成本管理应该是事前决策预算管理、事中的监督决算、事后的分析核算管理,积极的树立成本管理的模式,加强管理强化责任管理,建立责任管理体系,通过工资绩效管理,由财务部门带领管理,各目标内容细化到各个部门,形成全员、全方位的成本管理,进行周密的计划管理,强化各部门的职责责任,坚持工资管理、绩效管理,对整个工程部门强化责任。
3.4 优化财务核算管理,坚持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管理
由于电力工程的回款慢、工期长的特点,为了很好的控制成本,电力工程的管理人员必须严格进行工程价款的管理,实时的监督管理,及时解决问题,严格按照工程的价款进行工程的结算,监督回款进度。进一步落实财务岗位设置,坚持工作流程,积极编制工作报告,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分阶段、分岗位的监督核算是关键。
3.5 积极强化财务风险管控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积极探讨适当的风险策略,加强风险管理,坚持依据法律的原则不断强化法制维护权益,强化风险管控,预防风险,避免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坚持电力工程的事后分析和理论探讨,积极总结工作经验,不断的理论创新研究是关键,如制定“风险管理办法”“风险信息库”等,是控制的关键。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的促进电力工程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必须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对财务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以此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财务管理行为,进而提高电力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实现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窦茂胜.电力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市场,2015(42).
[2]张群.浅议电力工程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