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计量装置接线检查工作,以及其准确性的提升,往往标志着一个电能计量部门日常工作开展的质量水平,科学确保整项接线检查工作的高效开展,将会是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本文研究电力计量装置接线检查及如何提高计量装置准确性。
【关键字】电力计量装置;接线检查;准确性
1.电力计量设备的组成及其接线检查概况
用电客户缴纳的电费是供电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客户到底用了多少电,需要先进的计量设备进行测量和计算,并且为了维护客户和企业各自的利益,还要保持其计量的精准性,通过电力计量设备来获取准确的用电量信息,并且要求其信息符合实际情况,一方面可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节省电力能源并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可以消除很多由于用电信息不精准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当前所使用的计量设备主要是有其内部的互感装置、电表仪器和电压测量仪、二次回路等关键设备和仪器所组成的,计量设备之所以能够正常工作并获取得到准确的用电信息数据,需要其内部组成的各个部件形成密切的协作与配合才得以实现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采集客户的用电信息并记录存储下来以供电力工作人员进行取和查阅,主要是为抄核收工作提供信息依据,以此来计算客户的用电费用,所计算得出的电费数目就形成了供电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接线检查工作是为了确保计量设备内部的各个部件具备良好的接线状态,防止因为接线不良和故障问题而引起计量信息缺乏必要的精准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企业经营收入和经济效益。
基于此,在计量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中,就要重点针对其接线状态和具体情况开展相关的检查和测试工作。接线检查的相关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已经成为当前维护计量设备合理运行的关键工作方法和工作事项。在检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会利用六角图的技术方法,辅以电力能源的校验设备来执行接线检查的相关工作举措和策略。但是校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其占据的空间也很大,不易携带和运输,而且该设备有效工作的范围较小,对于一些部件的接线状态和使用的模式并不能进行科学的校验,也就无法准确地测得其检验结果。所以工作人员要慎重使用这种设备,也可以利用其他设备和技术方法来完成检查工作任务。
2.电力计量装置接线检查方法
电力计量装置是对电力用户用电量进行测量的设备,是保障用户和电力企业权益的重要存在,在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失。该设备的主要构成部分有电压互感器、电能表、失压计时仪等,能对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监测记录,将用户端的用电量、用电频率、用电高峰期等各项数据收集起来,反馈给电力企业,给电力企业操作依据,让电力企业按照实际的情况来优化系统设计。对于电力计量装置的接线检查工作来说,操作人员可以有多种选择,每一种的选择也对应着不同的情况。
2.1停电检查
在一些危险的电路操作工作中,线路人员需要先掐断线路电源,再进行线路检查,停电检查属于一种很常见而且非常安全的检查方法。当线路电流被掐断以后,电能表也会随之停止运行,操作人员就可以放心地对装置内部的情况进行检查。
2.2带电检查
有的时候,装置的故障只有在运行中才能得以体现,因此,带电检查也是电工的一种检查方式。带电检查一般是对投入使用的电力计量装置进行检查,并且依据检查的区别,将其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检查类型——电压回路检查、电力回路检查。
(1)电压回路检查
在线路正常通电的情况下,电工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查,重点盘查电压回路中电压互感器的两侧线路情况。为了检查回路中的线路运行状况,线路人员可以利用交流电压表对回路两侧的电压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数据,判断接线方式和负荷程度。
(2)电流回路检查
对于电流回路的检查,一般是针对线路故障所进行的检查工作,假如装置出现问题,检查人员也要注意与其连接的电流回路是否出现故障。
在具体的三相三线型系统中,要想检查电流回路的故障,就得用圆盘转动的方式来开展检查工作。首先,在正式检查前,检查人员要分别断开一相和三相端口的引线,假如在引线断开后,圆盘还是维持转动,那么接线没有问题,而圆盘要是不再转动,那么接线就可能存在短路和断路的故障。
3提高准确性的方式
3.1分析电力计量选型定表的综合性
在电力计量过程中,对电力计量装置选型定表的综合性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十分必要。具体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在处理接线工作时,为降低电子计量的误差,首先应当保证接线工作的准确无误;第二,应当对接线点进行合理定位,避免定位点设立过远而出现二次回路发生电力损耗;第三,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选择时,应当将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作为根本依据,选择科学、合理、合格的设备;第四,应当保证对电力计量运营相关装置的合理检查,一方面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深入了解正确使用电力计量的方式
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主要运用的三种电力计量方式为线路两侧表法、值班运行记录法和主副表法。在对具体运用方法进行选择时,电力企业的负责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以实际工作为考量基础,以技术要求为考量标准,对电力计量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线路两侧法的主要技术是在关口线路的两侧分别安装两个电能计量装置,以此对电量进行结算。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当定期检测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情况,防止较大的误差和失误出现。对于一些可检测的微小偏差,可以通过线损计算方法来对电量进行追补,以提升电力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值班运行计量法的操作要领是当电力计量出现较大故障或误差时,难以采用一般技术对其进行处理,需要变电站值班人员根据记录的运行信息对故障器内平均负荷进行计算,求出追补电量,提升电力计量装置的准确性。主副表法的技术要领是将两块同等级的关口表安装在一个关口计量点上,保证两块关口表电压和电流互感器设置一致并同步运行。在同样电压互感的情况下,分别将其设置为主表和附表,并将主表的数据作为结算的依据,将副表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这三种电力计量方式中,值班运行记录法的操作最简单,上手极快,管理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因而应用十分广泛。
3.3及时排除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运营中常见的两个故障主要是二次电压回路故障和电压互感器故障。二次电压回路故障具体是指,当互感器的二次回路装置无法正常运转时,电力计量装置所出现的故障类型多归结为电压回路故障。电能表的电压回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进行电力计量工作时,电能表的电压回路通常通过电压切换继电器,将二次电压回路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端子箱、空气开关、二次电缆和电能表屏与其他电能表进行连接。电能表的二次保险常会因为承载电流过大或接触不良而导致保险丝熔断,影响计量装置正常运行的同时,也对电力计量的准确性造成了影响。当电能表母线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出现问题。在电厂出现问题时,对互感器误差、电能表误差等一系列计量参数信息进行分析后,进一步对主变压器的电量显示进行跟踪,发现其计量点的电压参数存在一定问题。电压互感器故障最常见的引发因素是电容芯子压紧系数和电容分压器的分压比变化。通常情况下,电容芯子自设计至出厂都是通过合理设置的,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因操作不当或其他不可控因素而对电容芯子造成损坏,会对其压紧系数产生影响,改变预设的分压比,致使电能计量装置在计量时出现偏差。其次,由于电力计量在实际操作中负荷较大,电容分压器中电容芯子经常出现被击穿问题,影响电容分压器的分压比,最终导致电能表在计量中出现误差。因此,应该要求电力企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与更换电容芯子。
4.结束语
电能计量工作是结算电能用量数据的重要来源。计量工作能否正常运行,将对整个国家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电力计量装置接线检查及提高计量装置准确性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廖翔.探讨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原因及监测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7):120-121.
[2]余榕蓉.电能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