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7期   作者:何北彪
[导读] 由于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水平的进步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水平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与此同时,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用电有了更大的需求。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只有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电力系统,进一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对于电力行业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首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及智能技术的概念和内涵进行阐述,并对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为今后我国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引言
        智能技术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技术手段,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电力系统以人力管理和控制为主的运行模式,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电、智能化用电、智能化交易及智能化电力调度等功能,为电力系统的高效运用管理奠定了基础。
        1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与智能技术
        1.1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主要是将自动化控制技术与电力系统相结合,合理的运用到电力系统的各个内部结构中,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质量,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有效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主要是通过对发电和输电环节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电力系统的有效控制,大幅度增加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1.2智能技术
        电力自动化中的智能技术,是通过软件、计算设备以及其他工具来对管理功能与过程控制进行分析,在以往自动化系统基础上进行延伸的新科技。电力系统是借助各类的资源和技术,实现对电力的分配,让系统运行保持高效率,并让电力系统保持足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智能技术是当下新科技的代表,被诸多的行业应用,在电力领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自动化中对智能技术展开应用,成为电力自动化的趋势和方向。
        2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
        2.1模糊控制的应用
        模糊控制的应用是通过一种模糊的宏观控制系统实现的,即在自动化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有效运用模糊方法,进行相应的控制工作。模糊控制具有简单化、随机性、易操作等优势,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动化的难度,通过简单易懂的模型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功能,并能强化自动化的运行与控制。同时,基于模糊控制的简单模型,一些相关的监理模型也变得简单明了,充分发挥出模糊控制方法的优越性。模糊理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用价值。模糊理论是对已生成的控制规则、相关数据、模糊量进行推导,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方法,获得最终的输出结果。输出结果通常包括模糊推理、模糊判决、模糊化几部分。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这种智能技术,能够智能处理一些电力系统方面的问题,从而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1)通过该种智能技术处理电热器、电风扇等家用电器带来的噪声,以改善人们周围的环境;(2)模糊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处理一些不确定、不精确的问题,使其变得确定、精确;(3)该智能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并表达所获的知识,即可模拟专家的经验,利用与人的表达方式进行有效表达,从而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4)当电力系统的网络拓扑图、环境变量发生改变,该种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2.2专家系统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专家系统控制这一技术在我国有着较为成熟的发展,相比于其他智能控制技术,专家系统控制更为成熟和普及。在专家控制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一方面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快速辨别,针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专家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识别并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从而缩短了故障处理的时间;另一方面,专家控制技术还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其不但能够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模式切换和针对性故障分析,还能够为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规划提供数据参考,为系统管理和调度人员提供培训,还能够完成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等任务。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专家控制技术已经较为完善,具有非常强的功能性和综合性,但是其并非真正的“专家”,如果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较为复杂的故障,专家控制技术也往往会无计可施。因此,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认识到专家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将其与模糊控制技术以及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等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专家控制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2.3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我国在神经网络控制领域开始研究的相对比较早,技术发展也较为成熟,可是目前在各个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程度却不是很高,所以后来就没有在该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未来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各种隐藏的数据信息还有图像进行挖掘,并对挖掘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利用,也正是因为这一作用,该项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可是说神经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比如,合理应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各种电力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2.4集成智能控制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对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种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而言,单独的控制系统或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所能够涉及的领域和产生的作用都是比较有限的,但是如果可以通过集成智能控制系统来将各个独立的技术进行整合和集成化的控制,就会实现人工智能的全面应用,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控制。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电力自动化、智能控制、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系统等程序的集成,可以共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升其运行管理能力,实现真正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
        2.5综合智能系统的应用
        综合智能控制主要包含2层含义:(1)现代控制方法与智能控制的结合,如自适应或自组织模糊控制、模糊变结构控制等;(2)各种智能控制方法的交叉组合。面对复杂、庞大的电力系统,综合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还未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对于综合智能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还需继续研究。另外,在综合智能系统中,模糊逻辑与人工神经网络的服务功能角度不同:模糊逻辑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较高层次的计算推理,即处理非统计性的不确定性问题;人工神经网络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较低层次的计算推理。可见,模糊逻辑与人工神经网络这2种技术存在一定的互补作用,在实际的电力系统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结合2种技术,从而发挥最大作用。
        结语
        总之,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更好地保证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电力系统也为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现如今电力系统发展情况可以对我国社会经济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映,有了智能技术的参与,我国电力系统实现了更加稳健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苏伯贤,徐艾.与职业(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探索——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74):88-90.
        [2]薛禹胜,舒印彪,谢东亮,等.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电力系统充裕性优化(二)多等级备用的协调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43(10):19-28.
        [3]张志鹏.促进人工智能运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1):146.
        [4]刘娟.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简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2):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