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变革转型,而供电所作为保障居民用电最基础的场所,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星级供电所的建设对供电所的各方面工作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就需要供电所从自身实际出发,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服务水平,组织建立协调一致的工作体制,规范创新自身经营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对星级供电所建设重要性的论述,就新形势下如何创新供电所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管理模式与星级建设的双共赢。
【关键词】供电所管理;星级;创建
1.前言
星级供电所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供电所的管理水平,各地的基层供电所要把星级供电服务建设作为目标导向。根据星级供电所建设考核标准的内容,找出不足之处,加强管理,促进升级,加强供电所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电所的供电效率和运行水平,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星级要求。为了实现星级供电所的建设,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有必要加深对促进星级供电所建设的研究。
2.星级供电所建设基本介绍
2.1星级供电所的内涵
供电所星级建设是省级电力公司对供电所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为五星、四星和三星3个等级。评价内容包括专业部分、通用部分和必备条件3个部分。专业部分由专业部门从业务绩效角度进行指标评价。通用部分为供电所7S管理内容,从定置管理、安全管理、培训管理、精益改善、文化建设、员工关怀6个方面设定评价标准。加分项主要集中在现场改善成果、基层首创和创新评优获奖情况,限制在10分以内。供电所星级建设也是地市局、县区局综合标杆一流评价中的必备条件之一。苏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根据网、省公司的部署及要求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
2.2星级供电所的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星级供电所为促进供电所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建设星级供电所,能够完善供电所安全管理体系,便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水平,为供电所职工的人身安全与供电设备的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有效提升了供电所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建立星级供电所能够将执行力建设为核心,管理者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加强对基层职工的了解,重视供电所的人才建设,贯彻落实各项生产制度,从而全面提高供电所的工作效率和整体作业水平。
(3)能够加强供电职工的专业素养。星级供电所要求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以确保星级供电所的职工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与先进的操作技术。与此同时,职工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星级供电所的制度化发展。
(4)为供电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制度。星级供电所不但需要配备完善的功能区,而且基础设施也应具备显著的标准化特征,这样才可以为供电所的正常运作与经营提供保障,便于向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
(5)明显提升业绩指标。星级供电所以电费回收、农网设备运行维护、优质服务、采集客户用电信息以及故障报修等工作为核心,在提升电力管控能力的同时,相对提高同业对标工作水平,普遍提高现场作业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业绩指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 县供电公司星级供电所的创建对策
3.1班组重设优化管理
按照“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原则,围绕营销管理和配网运营相融合的方式。不断优化供电所内部机构设置,规范供电所内设置岗位的职责,做到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体系,不断提升供电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供电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制度的完善,完成高服务、高质量的目标。
供电所设置一个所长、一个客户服务员、一个运检技术员、安全质量员的模式。根据不同的职责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设立相应区域负责的小班。例如设置综合班和营配班。其中,综合班中设置相应的岗位,并且使之明确自身的责任。以负责供电所的管理和业务以及一些综合性工作和营业厅的咨询和受理。而营配班主要按照供电的区域将其合理的划分每个责任区,按照每个区分一个区域经理,每天的日常工作按照就近处置的原则,负责配电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巡视,包括设备的维修和故障抢修等等。以此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客户用电的现场咨询、停电通知等等也需要做到位。真正的做到营配末端融合。
3.2科技创新提升管理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创建的过程中,也应该不断的融入高新技术,实现其智能化和电子化,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组建一个运营监控指挥中心,一个综合业务监控平台和一个营配业务指挥平台和“三项制度”的模式,将数据智能化网络技术融入到供电所的建设中去。
为了有效的提升供电服务,需要对生产车辆进行改造,并且推出共享移动的营业车辆以及高效的抢修服务。共享营业厅可以设置可移动的柜台和宣传资料等等。可移动的营业厅具备供电所营业厅中的一些基本功能,充分的利用人们经常出行的日期,在人口较多的地方开展营销业务的咨询和办理,帮助人们解决用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些问题的咨询和办理。提供快捷、方便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抢修车的体积小,方便在人们的住所之间来回移动,方便及时的为人们解决用电过程中的故障问题,用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推动供电所的发展。
3.3绩效考核标准管理
在设置班组管理和科技创新管理的基础上,供电所推出相应的标准化绩效考核管理模式。
首先应该完善对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按照供电所建设的原则,坚持多劳多得的理念,从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出发,结合供电所的实际情况,创新供电所全体员工的绩效管理模式。将工作积分制和绩效制几种考核方式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定量考核和定性评价相融合。建立供电所工作人员的薪资和绩效直接关联的机制,包括基础的管理和营销管理等,按照积分制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考核。
为了促进工作人员可以按照规定的指标高效的完成工作,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每月的绩效情况按照发送或者上墙的方式向所有人公示,并且进行每个月的考核。对于供电所内每个区域的经历和综合柜员在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指标的深入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持续不断的改进。最后,可以实施业务协同管理,落实每个岗位的职责,做到营配业务相融合。通过对绩效管理的标准化,不断提升各个岗位的绩效,提升供电所的综合管理。
3.4落实责任规范管理
(1)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每个区域的负责人都应该负责和管辖自己区域范围内设备的运营和维护以及服务等工作,共同协助其他区域开展工作。
(2)优化工作流程。供电所逐渐走向信息化、智能化。理应优化整体的工作流程即营销业务流程、配网类业务流程等等。并且将已经制定好的新流程编入学习手册中。
(3)明确工作界面。每个区域的经历都应该遵循“首问责任制”做到末端营配个人业务的相融合。加强对设备的巡查和检查,将设备的巡查和电能抄表相结合,安全用电宣传和非现金缴费的方式相融合。
3.5加强培训素质管理
供电所内,很多工作人员的素质都比较低下,文化水平整体不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知识能力都不能跟上逐渐智能化设备的供电所。因此不能满足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技能培训教育,并且经过相应的考核才能上岗。制定相应的业务培训计划,从而提高供电所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当每次培训完成之后,进行相应的考试,验证培训效果,以此为之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并且按照相关的规定设置初级员工、中级员工和高级员工。根据考核的成绩来判断每个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按照不同的员工层次设置不同的薪资档,并且适当的设置工资距离。以此激发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结束语
星级供电所打造是目前县供电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方向。实际开展运营管理工作中,应正确认识县供电公司运营基本现状,明确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这样在帮助推动县供电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打造星级供电所可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小军.浅谈县供电公司星级供电所的创建[J].农电管理,2019(01):65-66.
[2]薛俊峰.一路风雨一路歌——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舞阳县供电公司“星级”供电所创建侧记[J].农电管理,2018(04):62.
[3]栾焕聚.立足基层树标杆——记国网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大牟家供电所所长黄宗丰[J].农村电工,2019,2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