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延续护理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1期   作者: 杨丹丹 杨圆圆
[导读] 结直肠癌是多发性消化道肿瘤疾病,发病率递增明确

         摘 要:结直肠癌是多发性消化道肿瘤疾病,发病率递增明确,以根治术治疗为主,基于治疗的特殊性,需以人工腹壁造口替代肛门,所以患者身体、心理负担较重。为了提高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对患者造口护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结直肠癌造口;心理状态;延续护理;自我护理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是直肠癌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但由于部分患者无法保肛,术后需要终生带有肠造口。直肠癌患者中60%需要做永久性造口。我国每年新增加永久性造口患者约10万人。尽管直肠癌的外科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造口的存在给患者身心及社会交往等各方面都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结直肠癌造口术后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来讲非常重要,需要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
         一、资料与方法
         1、基线资料。选自某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总计60例。纳入标准:(1)结直肠癌患者;(2)术后可随访患者;(3)患者、家属签署同意书,具有配合能力。排除标准:(1)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2)造血、免疫系统疾病患者;(3)精神类疾病患者;(4)中途退出患者。进行患者分组,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n=30):男15例,女15例;年龄41-74岁,试验组(n=30):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5岁。结直肠癌患者小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结直肠癌患者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出院前造口护理指导以及复诊叮嘱等常规院内护理。试验组:常规院内护理的基础上落实延续护理干预。
         (1)延续护理措施。为患者登记相关信息,患者签署护理知情同意书,对护理人员进行造口护理知识专业培训,留取患者以及家属有效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进行患者随访调查,随访中向患者进行生活、饮食、心理以及运动、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指导。
         (2)延续护理体系。组建延续护理小组,安排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组建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服务以及职业道德、安全等方面知识培训,强调给予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目的、注意事项、方式等。书面资料指导,向结直肠癌患者发放造口护理手册、生活记录表、复诊时间表等,并给予患者和家属相关记录指导,并叮嘱患者复诊时携带造口生活记录表;造口门诊,给予患者与家属造口维护指导,演示造口护理操作,在复诊信息反馈的基础上了解患者造口情况;电话随访,通过电话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生活情况,耐心解答疑问,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劝解、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发泄情绪、转移疾病注意力;造口联谊会,通过定期举行联谊会建立病友间的有效交流,鼓励病友之间分享经验、心得并相互支持,建立患者社交自信。
         3、观察指标。记录患者心理、自护能力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4、指标评分标准。参考负性情绪量表SAS、SDS评价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情绪(分数越高情绪越差),以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价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分数越高自护能力越强)。
         5、统计学数据分析。以SPSS19.0计算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试验数据。计数型指标护理满意度以n、%表示,计量型指标SAS、SDS、ESCA评分以(x±s)描述,采用(x2)、(t)检验。P<0.05,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二、结果
         1、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


         三、讨论
         延续护理即院内——院外家庭的延续,通过给予患者出院后的持续、动态护理干预和指导,提高患者信任感、改善患者情绪以及不良行为,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基于结直肠癌患者造口情况的特殊性,为了提高患者安全性,有效的自护能力是关键。延续护理的运用,在改善患者心态、自护能力方面整体价值显著,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吴群慧研究指出,直肠癌造口患者出院恢复期间配合延续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
         1、直肠癌一般临床表现。直肠癌在临床上早期常无症状,或者症状无特异,常常不能引起患者及初诊医生的重视。多数患者早期可有排便习惯改变和便血,出现不同于腹泻的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排便后不久又感有便意,却无粪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粪质间有少量黏液血便。便血量不多,色鲜红;可不混于粪便,常被误当作痔疮。当癌肿发展增大,浸润肠腔时可出现排便困难、粪便变细,并伴下腹胀痛不适等慢性梗阻症状,部分患者则可呈现腹泻与便秘交替。
         2、心理护理。直肠癌患者的造口需要终生使用,身体形象的改变是病人精神压力的主要来源。肛门的缺失及排便通道的改变会使病人倍感自卑,尤其术后看到自己的肠管裸露、异样的视觉刺激会让患者更加失落。看到粪便渗漏以及担心气味散播,患者会由于恐惧被周围人歧视而封闭自己,拒绝社交。有研究表明,患者出院前主要担心出院后人们对自己可能存在厌恶感或歧视,这种担心使出院后的病人出现耻辱感。这种耻辱感对患者的影响比造口本身影响更大。因此,除了由医生及家属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外,家属也应随时关注患者的心态变化。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可循。一般来讲,可在接受手术前让患者充分的了解造口后可能的生活、有一个客观的预期,有助于患者克服急性期的心态波动;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其他造口患者的故事,接受并习惯造口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多方面了解造口带来的现实问题,通过与患者一同设想解决方案,缓解的患者的焦虑。
         3、结直肠癌肠造口的几点注意事项
         3.1肠造口术前定位原则。在急诊手术条件下,进行造口术前定位的比例仅为36%,与择期手术相比,急诊手术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升高24%,包括造口回缩、造口肠段断裂和造口坏死等。术前造口定位可以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改善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即使对于急诊手术病人也应进行术前造口定位。肠梗阻术前造口定位的比例尚不足30%,这与多数外科医生尚未建立造口术前定位的理念、急诊手术前缺乏造口治疗师配合等因素有关。因此,应该通过术前造口定位理念的推广、在外科规培阶段外科医师应该接受造口治疗培训、加大造口治疗师的培养等工作,提高术前造口定位的比例。
         3.2建立肠造口是一个皮肤与肠道的吻合口的理念。外科医生对肠道吻合口会给予特殊关注,笔者认为,肠造口也是一个吻合口,是一个皮肤与肠道的吻合口,一旦处理不当,仍然会威胁病人生命和生活质量,后续处理可能会更加棘手。因此,急诊肠造口是一个有潜在危险的手术,造口制作不佳、手术操作不正确会导致造口相关并发症。不应将肠造口轻视为一个“小手术”,而让经验不充分的医生去做。
真正的护理并非是召之即来的协助,造口患者经受的是身体和心里的双重负担,过分强调生理上的护理,反而会让患者产生自卑的情绪。事实上,大部分患者完全可以在恢复较好的情况下,带着造口正常生活。反而是患者内心对造口的排斥、担心他人的歧视以及远离社交,更容易催生负面心态,降低生活质量。不论是护理人员还是患者家属,帮助病人掌握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意识,鼓励患者利用他人的理解与支持、采取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自护能力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雨琼.评价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14(23):223-224.
         [2]姜丹.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2(04):146-147.
         [3]吴晓慧.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8,26(28):7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