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姚晨光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24期   作者:姚晨光
[导读] 随着高新科技不断的引入电力企业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会是全面性的
       摘要:随着高新科技不断的引入电力企业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会是全面性的覆盖,实现电力企业全面自动化水平。随着我国未来电力需求的不断上升,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也要紧随时代的步伐,技术革新要勇于突破,该淘汰的就要淘汰,该引进的就要引进,要立足于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生产运行;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内容和优势
        1.1核心内容
        电气自动化技术核心的是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计算机技术,二是PLC技术。计算机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最核心的部分。在目前电力系统应用中,计算机技术是使用最普遍的,依靠计算机技术才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另一个核心部分是PLC技术,它广泛用于供变电和输配电工程,并且可以对电力系统信息进行快速的采集;我国供电部门使用PLC技术可以对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电网进行自主调配,当完成调配后,就进行信息的整合和存储,增强了我国电力系统整体监控能力。
        1.2使用优势
        电力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多种优势。将PLC技术运用于电力系统,可以进行数据的采集、整合、分析和传输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借助PLC技术,还能将电力系统不同工作进行有效控制和协调,更好地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目前PLC系统中广泛使用辅助性继电器,和传统电力系统使用导线连接的方式相比,PLC系统具有严格的逻辑关系,提升了工作效率。原因是,继电器节点改变时间缩短,可以极大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2.1智能电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当前的阶段的电力系统运行当中,对于智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十分关键。目前,我国的很多电力系统构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在处理数据以及接收数据的过程中使用的管理流程为传统的方式。利用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可保障工作效率更加人性化,有益于将工作效率进行提升,并对工作质量起到了很强的保障作用;其次,电网智能化的应用,还能对通信任务给予保障,以便利用通信任务产生良性系统关系,有益于促进日后适应性环境生产;最后,智能电网技术可对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有益于其稳定和发展。
        2.2全面、动态安全监测
        电力系统的生产和运营,需要有相关的设备进行数据的监控和电力系统运营状况的实时监测,从而确保电力系统运营的安全和稳定。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推动电力系统运营的动态和全面,通过借助全球定位系统的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生产和运行的数据信息进行良性的监控和把握,对有关数据信息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规划,实现电力系统之间的良性沟通,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交流,从而进行相关数据的全面和动态的把握。动态监测技术借助电气自动化,能够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生产过程中,有效地把握电力系统运营情况,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能够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高效,有效地推动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营和良性发展,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提供稳定的保障。
        2.3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在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中,主要是负责对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能够有效提高电力资源分配的合理性。这是因为电网调度的自动化能够自动采集电力生产数据,监控电网运行状态,同时进行电力负荷的预测、系统的评估与运行安全维护等工作,有效保证了电网的稳定运行,以及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因此,电网调度自动化能够有效解决电力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技术人员通过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分析处理,根据采集获得的信息数据,操控电力设备,实现对电力的调控。


        2.4通信和远动作用
        凭借自动化在配电网中的通信功能,能够实现遥调、通信和故障录波数据上报,并作为与调度站结合的转发节点,实现对自动化系统数据的有效调度,保障对系统运行的整体控制。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自动化装置的数据获取与数据描绘,能够为优化配电网提供有效参考,进一步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5仿真技术与自动化技术集成
        以往企业在运用传统技术进行电力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工作,将实验室数据与真实演练数据进行比对,确保二者一致方可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系统建设中,不仅无法确保数据的准确度,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现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企业已经逐渐开始引入仿真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为操作核心向控制主机进行信息传输,主机一端针对收到的信息经由分析后转化为具体数据,再次传输到原有设备中。通过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建设效率与质量,更好的提高电力企业的建设发展能力,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同时,技术集成也成为了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致力于结合使用者需求进行多项技术的整合,将其串联成一定体系结构后统一向控制中心发送,完成数据处理,从而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水平与工作效率。
        2.6PLC技术
        PLC技术又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内部主要负责采集相关重要信息,将其中的无效数据剔除、筛选出有效信息,完成有效信息的分析处理与整合,并将其传送到系统运行的相应环节当中,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与智能化操作。同时,应用PLC技术可以有效实现系统的顺序控制,选取对应的有效信息针对系统内部的不同模块实现控制,并依据实际运行需要将有效信息进行串联,确保电力系统的健康顺畅运行,为工业生产创设便捷条件。此外,将PLC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建设中,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模拟闭环控制与开关量控制,为工作人员的管控提供了积极助益,进一步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三、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英语电气自动化技术必要性
        3.1实现实时仿真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不仅确保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改善以往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故障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的不便。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实时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仿真,通过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资料数据加以整理分析,能够对其中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很好的模拟,从而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控制措施,以此来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3.2增强智能化服务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存在系统运行故障,如果面对这种情况,将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由此可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能够确保电力系统超过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趋势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系统故障的定位分析,从而确保故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以此来推动电力行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结语:
        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自动化技术有着自身特殊的优势。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稳定高效,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将更加智能化,运行更高效,并逐渐形成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相关标准,促进电力系统整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如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刍议[J].硅谷,2014(24).
        [2]王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2).
        [3]周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业,2017(2):56-57.
        [2]杨文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用,2018,(24):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