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 孙德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4期   作者:孙德晶
[导读] 针对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进行分析,研究了起重机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工作人员的高处跌落、重物坠落危险、环境因素诱发的危险性、机械部件危险因素。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控制对策,内容包含:内部控制的安全管理,危险预防和消除,对起重机不同部件进行检验等。
        摘要:针对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进行分析,研究了起重机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工作人员的高处跌落、重物坠落危险、环境因素诱发的危险性、机械部件危险因素。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控制对策,内容包含:内部控制的安全管理,危险预防和消除,对起重机不同部件进行检验等。
        关键词:起重机检验;危险因素;高处跌落;重物坠落
       
        
一、起重机械检验中危险因素识别分析
        1.1机械危险源分析
        首先,在钢丝绳与滑轮性能检验过程中,由于滑轮(或卷筒)与钢丝绳之间的夹角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处理而挤压检验工作人员手指或者钢丝绳缠住检验人员的头发、衣物等,对检验人员造成一些身体损伤;其次,在对起重机械进行检验的过程中,由于荷载没有固定牢靠,导致荷载坠落,对检验人员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最后,在起重机械制动器检验过程中,如若制动器本身就存在一些故障,导致大车制动不准,最终对在场检验工作人员造成碰撞伤害。
        1.2意外坠落风险源分析
        在整个检验过程中,诸多地方会存在意外坠落风险,如:①在整个检验过程中,检验工作人员需要在起重机的主梁、司机室内来回走动,在走动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意外坠落风险;②在对大小车轨道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观察当前轨道是否安全固定,检验工作人员必须要从起重机内探出身体完成检验,加大了坠落风险;③在对起重机械吊臂结构进行检验时,检验工作人员要乘坐检修平台移至起重机臂端,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如若吊臂出现摆动、振动,极易导致检验人员坠落。
        1.3电气危险源分析
        起重机械电气化程度相对较高,在整个电气系统检验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危险源检测分析。但是在电气设备检验过程中,如若用电不规范或者防护措施不到位就极易出现触电等意外情况,还有部分电气设备线路出现了老化、外皮损伤等情况导致金属部分直接裸露在外面,在检验过程中如果检验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意识到这一问题就会导致触电事故出现。
        二、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控制对策
        2.1内部控制的安全管理
        对起重进行具体检验过程中,存在潜在危险因素,这种情况下,对起重机进行检验过程中,技术人员进入到起重机内部,需要为其进行严格的安全保护。站在具体角度进行分析,相应技术检查人员必须要对四周环境进行严格检查,查看四周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同时还需要穿戴好防护衣物。若从斜梯进入到起重机内部环境后,需要对脚下台阶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同时对头顶空间的充足性进行充分考虑。当人们从起重机的侧端进入到顶端后,就需要对经过通道作出严格检查,查看是否有杂物堆放不合理情况,并且要保障工作环境足够大,从而促使检验工作人员安全性得到提升。技术人员以及检验人员需要和起重机操作人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要求司机在断电之后,再进入到起重机内部对其进行检验,以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人员对司机室进行具体检验期间,一定要根据指挥统一行动,对项目进行具体检查期间获得了肯定的回应之后,才能够开始下一项工作内容的检查。具体检验工作实施过程中,则需要结合程序开展,先开展空载试验,此后对额定荷载进行实验,这样能够满足整个实验期间实现标准化管理模式。若发现了存在相应隐患,则可以结合相关程序进行,则需要即刻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所在,并且对其进行科学解决。
        2.2危险预防和消除
        对起重机进行具体检验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降低危险因素,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检验方式进行具体检验,从而消除危害。这种情况下,技术检验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可以为其安装安全制动器或者借助无害工艺技术,消除危险因素。但是,若在对起重机进行具体检验期间,没能将危险因素全部消除,就需要作出有效的预防。

技术人员可以使用安全可靠的技术,避免故障发生,也可以使用故障技术设计,保障起重机系统可以自动避免危险因素发生,通过这一方式来提升系统安全性。
        2.3对起重机不同部件进行检验
        高度重视对起重机架桥进行检验,从而保障检验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技术检验人员具体工作期间,需要对制动轮、卷筒和旋转设备进行科学检验,这一期间,技术人员需要将电源切断。若对桥架上空装置进行检验,就需要掌握自身所在位置,严格对运行小车工作情况进行及时认真的观察,以防止具体检验期间,出现碰撞现象。而对于这些情况来说,均属于一些细节问题,对其进行具体检验过程中,为了提升其安全性,一定要高度重视。
        三、起重机检验中的安全防护具体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人员培训
        检测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责任意识,并明确认识到提高检测能力的直接受益者是自身,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在检查前做好安全工作。在轨道、爬梯、吊臂等环节开展危险工作时,谨慎严肃的工作态度,避免因疏忽大意。一些工作人员存在畏惧、恐高等心理障碍,在平时工作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和锻炼,提高心理素质。国家对起重机项目职业检验资格相关标准进行认证时,提高认证标准和考试准入门槛,促使报考人员提高工作重视程度。
        1.进行安全防护,规范检验行为
        在进行检测工作前,施工队伍的相关人员应该积极配合,做好检测前的安全保障工作,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对绝缘体的老化、破损及时修复,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起重机设计企业在产品制造时,应该加强行业自律,树立企业责任意识,提高诚信标准。一些装置在进行设计时,如轨道的极限装置,严格按照国家制定规章标准进行安装设计,可以有效减少检测时发生安全隐患。对于起重机机械方面存在的意外伤害,可以通过对检测员的安全防护工作,减少对检测员的身体伤害。如制作质量较好、行动便捷的工作服装,避免摩擦剐蹭;检测员在攀爬金属架的过程中,可以携带护腕、护膝、安全帽等防护设备,减少磕碰和损伤。检测员在开始工作前,避免盲目、无序开展,可以利用工作经验进行适当的规划,确定检测的时间和检测次序,尽可能减少在高空的长距离移位,减少安全隐患。
        2.创造安全环境,提高检测质量
        起重机检测,主要是以感官监测和测试仪器为主要手段。感官检测是通过检测人员的听、看、嗅等,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观察,测试仪器是利用专家检测系统和测试仪器,反映设备所体现的异常行为。协助人员应该尽量创造良好的检测环境,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如消除嘈杂环境,提高听力效果,利用听觉就可以实现的工作,尽量减少攀爬行为,降低危险。检测人员对检测仪器定期更新、维护,避免因仪器失灵需要反复检测,既减少了无效工作量,又避免检测过程危险的增多。监测工作避免在昏暗、恶劣的环境进行,避免发生踩空、跌倒、撞击等危险。
        四、结语
        总之,起重机对于整个生产过程有着重要意义,其检验工作质量更是决定了后续作业能否顺利完成。因此,不管是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还是现场检验人员都必须要明确起重机管理、检验、维护的重要意义,及时对起重机中存在的诸多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进而有效降低起重机安全事故出现几率,实现风险规避。
        参考文献:
        [1]李辉.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剖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8):111+112.
        [2]王皓,王松华.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3):71-72.
        [3]余琳.试析起重机检验中对危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J].电子制作,2014(23):252.
        [4]田旭颖.探讨施工现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4):22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