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护理人文修养叙事教学法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4期   作者:程艳艳
[导读] 本文通过综述护理人文修养采用的叙事护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优缺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护理人文修养教学方法研究提供依据。
        摘要:本文通过综述护理人文修养采用的叙事护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优缺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护理人文修养教学方法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护理人文修养;叙事教学方法;进展
       
        
护士人文修养是一门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的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包括哲学、文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律学等人文科学,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好的实践性。护生人文修养的提高是一个终身教化的过程,绝不是靠上几节课和看几本书就能实现的,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的过程,将人文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1]。因此教学方法对提高护生的人文修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综述《护理人文修养》的叙事护理教学方法,为后续研究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1  叙事护理教育
        护理教学中,叙事护理教育是一种新兴的、具有说服力的教学方法,叙事教学是指通过讲故事,运用影视、文学或文艺作品,或记录反思日记等形式,解释、分析、重构上述故事、经历背后的深层含义,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教育学家 Diekelmann 于 1993 引入护理教育领域,目前主要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护理人际关系等领域[2]。叙事护理教学法定义为:通过丰富授课形式,注重教学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同理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产生职业认同感、增强职业爱心与信心,同时能够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素质,达到教学相长[3]。
        叙事护理教学程序,选择故事(Story finding):教师选择的故事主题需与护理课程相关,并满足教学目标,具有足够的激发性和吸引力使学生进入故事情境;②讲述故事(Story telling):教师和学生需关注如何组织和安排故事内容。学生在倾听的同时需思考故事的内涵,关注故事人物的价值观、态度、行为对实践的影响;③延伸故事(Story expanding):教师通过问题和命题延伸故事中人物的观点、故事情节等,将问题置于更宽泛的情境中,探讨观点的多元性,思考、比较相同的故事发生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的处理方式,发展故事以外可替代的处理方法;④加工故事(Story processing):师生通过反思性对话,进一步加深对故事意义的理解,引发学生对过往经历的反思,在获取的新知识与既往经验之间建立联系;⑤重构故事(Reconstructing story):学生将习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重新构建自己的故事,即肯定或改变既往的行为方式。
        呈现形式:老师提前布置课堂讨论主题,要求学生根据讨论主题,寻找与自身生活、学习经历,或者以南丁格尔事迹为叙事题材的内容。要求学生查阅更多的背景知识和质量高的文献,经历和事迹要刻骨铭心、意义重大。学生自我收集、整理南丁格尔事迹,并在班级和学校进行演讲,内容还包括重现颁奖场面(时间、地点及颁奖人)、个人简介及典型事迹[4]。学生课下完成平行笔记的书写,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们根据此同学的展示进行讨论、点评,老师总结补充学生叙事,进而加深其对主题内容的理解,教师还要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结合自身实践进行反思,并分享感悟[5]。
        2  教学方法优缺点
        叙事护理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有助于提高授课效果和效率,促进师生共同提升和发展[6]。

冯金娥[7]采用反思叙事法对108名护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护生通过学习人文关怀理论和书写人文关怀反思作业,认识到人文关怀的内涵和价值。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培养记忆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有助于启迪创新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以人本主义教育为理念,采用叙事护理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有利于培养人文素养较高的护理人才[8]。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评价内容的遴选和具体评价形式的设计,逐步加大知识应用性试题和综合性评价指标的比重,逐步完善评价指标,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目前叙事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开发的叙事素材存在一些缺陷,需不断的充实、丰富,讨论环节的问题设计还不够完善。叙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为提高叙事教学效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选择符合课程教学内容的故事素材,把握好素材使用的精准度。二是要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要主导讨论过程。四是批阅学生的反思日记要细致。五是教学评价必须客观,探索更为客观的课程评价方式。
        3  结论
        高校教师在做到全面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尽量使用叙事护理教学,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不管是角色扮演还研究性学习,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她们身有所体验,脑有所思考,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人文关怀意识。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护理人文修养中。
        参考文献:
        [1]吕岩岩.研究性学习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6(12):905-908.
        [2]岳慧娟,段思柳,刘芳娥.叙事护理教学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7(13):53-56.
        [3]高晨晨,姜安丽.叙事护理教学系统的设计及开发[J].中华护理杂志,2015(02):209-212.
        [4]董永泽,杨青敏,邱智超.叙事护理教学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09):675-679.
        [5]常雪娇,吴金萍,王琪,等.叙事教育提升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7(12):889-892.
        [6]刘于皛,姜安丽.国内外护理人文关怀测评工具的分析及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10(11):1045-1047.
        [7]冯金娥.反思叙事法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护理与康复,2012(08):773-775.
        [8]梁立.关于《护士人文修养》课程考核的改革实践与研究[J].护理学报,2008,28(2):126-129.
        [9]卯明艳.辩论教学法在《护士人文修养》的应用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202-203.
        作者简介:程艳艳(1993.4.8),女,汉族,籍贯:河南省洛阳市,商丘工学院,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