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黄春秋
[导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我国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推动语文课堂的高效建设成为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而农村地区的高效课堂构建具有更多的困难。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农村小学语文打造高效课堂的对策。

黄春秋    广西南宁市横县云表镇甲俭村委小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我国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推动语文课堂的高效建设成为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而农村地区的高效课堂构建具有更多的困难。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农村小学语文打造高效课堂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011-01

        一.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自然就会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四个太阳》的时候。老师先从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引入新课,接着教孩子用多种方式学习生字,通过直观的画面,引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充分尊重了学生。最后,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特点,了解书写规则,并按照书写规则正确写字,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这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有利于学生充分表达自我
        在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会增加很多师生互动的环节,通过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既能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也给学生一个充分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有利于教师不断提升自我
        相比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心思去学习。这不断学习摸索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二.当前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
        1.课堂教学设备资源有限
        仍有部分小学由于资金有限,他们无法建设多媒体教室,教师的课堂教学仅仅使用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书、黑板粉笔进行。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导致学生听课效率低下。
        2.阅读教学水平较低
        受教师教学方法、学生阅读量和阅读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较低。这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有必要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几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3.学生的课堂活跃度较差
        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坐在座位上听课的模式,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机会也比较有限,因此经常出现课堂死气沉沉的现象。
        4.家长知识水平有限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帮助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农村地区的家长大多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够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辅导作用。



        三.推动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对策
        1.“三少”“三多”构建高效课堂
        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打造要老师要做到做到"三少"(少讲、少说、少问),学生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说、多练)。课堂上教师应避免自问自答的无效问题,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从不同层面深入解读课堂的创新和高效;要根据儿童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多元化地设计教学;要注意儿童的语言学习,让学生在趣味活动和游戏中扎实学好汉语拼音,为今后的识字做铺垫。要抓住学生的最佳读书年龄段(儿童期),激励和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完成语文教学标准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增加师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提问是推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高效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时,老师擅长朗读指导,追求“自主互动、真实灵动”的高效优质课堂。课堂上,她先“扶”着学生慢慢走——重点指导学习“长出鸟窝”这个环节,捕捉【关键词】句,提取想象的法宝;再逐步放手,让学生尝试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品味感受想象与语言表达的神奇与乐趣;最后彻底放手,围绕“为什么变?怎么变的?变了以后发生哪些奇妙的事?”三个主题,鼓励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展开想象,教学循序渐进,化难为易,有层次地完成本课教学的核心目标。通过不断的向学生提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3.结合生活实际构建高效课堂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上课文《普罗米修斯》的时候,老师以中国古代神话引入,以“苦”为整节课的核心,让学生在朗读、想象与思考中,感受着人类的苦难,普罗米修斯的悲苦。老师可以设计情景,展现小波折,让学生品尝酸甜苦辣咸,学生在感受了生活滋味后诉说食物的颜色、味道、模样等感受,书写成文,品读提升。这样的课堂活跃,教学设计新颖。整节课学生参与度高,教师评价丰富,学生在苦中感受着课堂的乐。
        4.提炼核心问题关键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指的是经过老师精心设计,从教学内容整体性出发,能够引发学生整体性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重要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以核心问题引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以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老师在教学《小猴子下山》是,先以复习导入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明确了小猴子下山的路线。再学习第一自然段,并抛出核心问题:这段先写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再写它看见了什么,最后写它是怎么做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着孩子们一起细读文本,耐心引导孩子们正确并且有条理得解答核心问题,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同时也积累了“又......又......”的句式。并且通过填空说一说的方式提升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第2-4自然段时,老师提出核心问题:你能用虚线画出“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它看见了什么?”,圈出小猴子的动作吗?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做好批注,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批注,学会更有感情得朗读课文。在情感提升环节,老师提出核心问题: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回家后,妈妈可能会对它说什么?这一提问,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且能站在小猴子妈妈的角度告诉小猴子道理。
        结语
        因此,全体教师要坚定教育理想信念,认真钻研培训内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勤于反思,勇于实践,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鲁雅苓,刘小勃.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8)
[2]胡华杰.奏响有效教学的旋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