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中,现场管理主要是基于一系列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来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为进一步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现场施工的有关规定,借助有关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施工技术水平,合理安排不同工程,只有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尽可能缩短工期,保证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过程的有序、规范和安全。对此,探讨施工工艺和施工现场管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分析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1.1项目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一个突出情况是工程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从目前的建筑工程建设情况可以看出,虽然项目管理是可以实施的,但建设单位采用的大多数方法都是直接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或最终的项目管理模式。这种项目管理模式没有从建筑工程本身考虑,导致这部分项目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建筑工程的建设需要,也不能对建筑工程的建设给予支持,使建筑工程管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自身价值,甚至给建筑工程建设带来负面影响,造成项目管理的尴尬局面。
1.2加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工程造价涉及施工全过程。工程造价包括施工期原材料、人力、设施、交通、水电等直接费用和各种间接费用。如果不能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势必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给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工程造价与实际造价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在投资决策期间,投资研究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不足,致使工程造价与实际造价不一致;在施工期间,设计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图纸审查不严格,增加了施工成本,高于初步预算;施工期原材料价格控制不严,施工人员选择不科学,施工期的设计调整使成本增加超出预算等。
1.3安全管理有待加强
纵观建筑工程情况的原因,安全是最常见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建筑工程需要多家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现场较为复杂,施工人员众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据一些数据显示,我国建筑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交通、矿业、建筑业等行业的伤亡事故居前三位。在安全方面,通常是由于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对施工人员缺乏考核标准,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资质缺乏严格的筛选。
1.4项目管理缺乏全面性
项目管理缺乏全面性,即内容偏颇,这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突出的情况。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到建设的全过程,包括成本、进度、原材料、设施等内容。但在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建设单位未能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管理,始终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注重原材料放宽进度、注重成本放宽设施等。这样的运作思路和方法必然会影响项目管理的效果,使项目管理无法体现真正的价值。严重时,由于工作的倾向性,会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负面影响,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和建设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
2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控制措施
2.1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正常开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展建筑工程管理,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完善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必须积极创新其他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增强施工人员和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增强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意识。此外,施工企业还可以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责任机制,真正把管理内容落实到个人。各管理层负责的施工环节和施工区域存在差异,如施工项目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必须确定各管理层的安全管理责任,并落实到个人,要追究管理者在这一环节的责任,进而强化管理者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全体管理者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建筑工程管理职责,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此外,施工企业还必须进一步完善传统的施工项目管理制度,结合有关部门制定的施工规范要求,成立独立的监理部门。
经理应严格监督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施工人员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式符合有关标准,防止施工中出现安全隐患,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可以显著提高施工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2.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水平
施工过程中的主体仍然是人,因此要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做好人的管理,做好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具体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1)掌握安全管理相关技术,特别是设备维修操作规范和安全生产规程。(2) 施工现场及相关岗位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并注意规范操作相关技术内容的培训。(3) 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计划内容。在安全教育的同时,要做好检修前管理、日常维护管理和特殊安全事故相结合的工作。当工作人员能操作或维护一些漏电等安全风险较大的易燃易爆设备时,应及时采取综合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因工作经验丰富而盲目自信操作。
2.3正确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建筑材料质量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企业要想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就必须对建筑材料进行科学的控制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建筑材料浪费,保证施工企业的建设成本不会上升,为建筑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作为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应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采购渠道。采购人员应选择正规大品牌厂家,确保采购的建筑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规范。此外,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管理人员还应进行抽查和检查,并对测量设施进行专业的全面检查,确保施工材料合格[2]。此外,管理者必须科学控制建筑材料采购量,全面把握建筑业发展,明确建筑业市场对建筑材料的实际需求,并根据本阶段建筑工程对建筑材料的实际需求进行采购,防止因采购过多建筑材料而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从而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2.4加强各阶段施工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要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做好各环节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施工备料期间,由于备料质量对整个工程质量影响最为明显,备料质量控制必须由专人专职进行,严格按计划采购符合要求的备料。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杜绝人为因素引起的施工过程的变化。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每道工序,落实详细的验收机制,确保工序施工的整体效益。在工程验收过程中,要突出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中间验收主要是指施工期的验收,重点是一些隐蔽工程,如埋地线路的质量检查;竣工验收要突出全面性原则,确保全面验收,并按国家标准进行各项验收,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必须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计划。提高建筑维修管理意识,制定完善实用的维修管理方案,形成相应的维修管理工作流程,确保维修管理的有效进行。
结束语
总之,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新的形势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要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建筑工程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管理更加具体、全面,确保建设建筑工程质量,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钊.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9(12):207,209.
[2]王更闯.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5):156-157.
[3]陈孝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与改善措施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08.
[4]张远恒,王飞.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9(31):115.
[5]朱岳均.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