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节约资源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不断关注的热门话题,成为建筑行业最新推出的新型技术创新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建筑给排水施工建设节能体系。因此主要针对现阶段的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施工排水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节水节能;设计与技术措施
引言
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言,水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但是,如果在开展建筑给排水施工期间,没有作出节水节能工作,将会导致水资源出现大量的浪费,无法实现我国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由此可见,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水节能技术展开分析,迫在眉睫。
1建筑给排水工程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节能问题
1.1生活给水供应系统问题
生活给水供应系统的节水和节能从本质上看属于同一问题,科学节能应当在不影响水质和水量的基础上开展。在大部分情形中,生活给水供应系统施工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均是供水系统排水压力过高导致的,引起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给水供应系统的建设属于隐蔽工程,纵然存在渗漏现象,亦不易被察觉。在建筑整体能源消耗中,尽管生活给水供应系统所占的比重并不高,但如果能够有效降低这一系统的能耗、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就能够起到保护水资源的作用。
1.2建筑排水性能差
在具体的施工设计中,建筑中的给排水系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雨水和其他的水资源进行收集,达到循环使用的效益。如果建筑设计中该步骤省略或者没有则可能会导致整体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到排水的综合性低下。建筑物在给排水施工设计中都强调加大对雨水的循环使用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这样可以增强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物的排水性。不仅如此,在给排水设计中部分地区的排水设计能耗差且不受到施工单位的重视,没有对应的技术对其减少进行修正,就导致建筑施工中这部分的施工很容易出现施工纰漏,且建设施工资源能耗消耗较大,获取的效益低。
1.3给水设施渗漏
用水设备、设施损坏,长期得不到维修、更换,导致用水设施渗水、漏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修建一些临时管道来辅助工程的推进,很多临时管道缺少后期使用维护,如果长期使用未进行更换,将会导致锈蚀,从而造成管道出现渗漏。而且一些零配件,如水龙头、热水器、加压设备使用不合格材料,很容易出现水龙头无法关严、热水器连接处出现滴水、加压器提供压力不足、蹲便池出现长流水等情况。
2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节能减排的措施
2.1合理配置市政水管网水压
目前,市政管道白天水压一般设置为200kPa,夜间一般设为270kPa。这种水压范围值对于7层楼及7层楼以下适用,而高于7层楼则需通过二次加压将水送至楼层。可在储水池中设置进水装置,利用加压技术将水送至高层建筑。但是,受水供应影响,市政水管不能每天保证有足够的水输送至建筑用户,所以企业为了维持供应能力,一般会选择不用水压,此外,水池一般在地表之下,市政水管水压为负值,两者均加大了电能浪费。因此,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必须合理配置市政水管网压力。水池在建筑上方的,可以采取分区供水方法,再加压送水;如果是位于建筑下方,可利用市政水管网直接送水。假如出现断水现象,也可通过打开阀门直接送水,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2.2使用新工艺、新方法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
目前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传统的施工方法、工艺,不仅满足不了施工质量,而且耗能高、成本高,达不到节能环保施工要求。所以施工单位要敢于创新、发明,敢于使用新工艺、新方法,大力推广节水节能施工的新工艺、新方法。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临水管道设置更多的水表,保证每趟支管的用水量可以精确地控制。还可以设置一个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通过道路和建筑周围设置雨水收水口,经现场雨水管网汇集并沉淀后排至蓄水池,采用加压泵将雨水提升至地上用于混凝土养护、砌块浇水、抹灰面湿润、现场绿化以及车辆冲洗。项目部应该有效的利用雨水、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安装回水系统,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如将再生水收集后进行浇花、渗砖、洗车等。洗车水经过二次沉淀后还可再利用等节水技术。安装工程后期进行管道严密性试验时也需要大量水资源,完成试验后一般情况下将水全部排掉,造成很大浪费。特别是大型管道试验,一次试验用水量大约几十吨到几百吨,甚至上千吨,所以我们在管道严密性试验时,尽可能采用气密性试验,或者对实验用水进行重复利用。例如,在对喷淋管道进行实验时,我们可以从楼层最高层开始试验,试验完成后再将本层管道与下层管道连接,将本层的水排至下层管道中去,然后进行下层管道严密性试验;这样既节省了水资源,还省去了将水从地面送至试验层的工序用电。
2.3中水回收技术的应用
当前,我国用水资源呈现出紧张的形势,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大力推广中水回收技术,以便于有效缓和水资源的紧张形势。中水回收技术主要是无公害加工水资源,如: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等,经过对这些污水进行处理能够使其与中水有关标准相符,从而在设备清洗、城市道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减少污水处理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减少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与此同时节省了很多的生活用水。与此同时,经过回收与再使用雨水,还可以使水资源的使用率得到大大提升,在设计给排水工程当中还需要铺设雨水回收管路,然后使用消毒剂处理雨水,这些处理过的雨水可以在小区绿化、测试清洗等方面得到大量使用。
2.4优化建筑给排水设计
在建筑工程的给排水系统中加入一定的节能节水设计,可以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污染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加强社会产生的高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型的设计可以采用新型的科学系统设计方式,减少建筑物中的水资源浪费情况。因此,相关的科技人员必须要时刻关注科技动态,探索和开发新型的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给排水技术的指标和设施都应该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对某些设备落后已经无法使用的老化设施设备及时的淘汰,采用新型的环保智能化技术,这样可以增强水设备的水源进行控制,从而防止污水回流。不仅如此,在给排水设计中,须在建筑的住宅设计里加入同层次的排水系统卫生间,这样可以使得排水更加具有节能性和方便性,利于屋顶的排水管道,科学地将雨水收集进行回收利用,使得新阶段的给排水技术能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结语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要想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不但要合理选择设备和供水方式,而且要持续总结工程建设经验,找到最佳的节水措施和手段,从而实现减少能耗的目的,为给排水工程质量提供保障。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节水技术和中水设备的应用,考虑系统所使用的循环方式和节水效能,使用优质阀门和管材,加大降耗材料的使用规模,提升给排水水压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思路与节能措施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5(7):96–97.
[2]唐智宏.某商业大厦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设计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6):11.
[3]崔焕俞,刘洋.生态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