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性能是决定建筑质量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工艺、使用寿命等等。因此,做好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引言
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强探究分析的工作,从工程质量方面做好相关的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建筑企业要保证所引进的建筑材料质量达标,才可以维护建筑工程的施工,建筑材料合格才可以投入使用。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坚持科学检测,严格检测,实事求是,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做好充足的保证。
1检测材料的意义
作为建筑基础的材料,所包含内容相对丰富,例如,钢筋、混凝土等。从某个角度来说,对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就是对建材进行积累的过程,只有以工程所提出要求为依据,对建材加以运用,才能使工程质量获得保障。可能给工程质量带来直观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建材质量,由此可见,对建材质量进行检测很有必要。事实证明,只有借助科学、有效的技术,全面且系统地检测建材质量,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得到提高的基础上,缩小实际舒适度与居民诉求的差距。综上,在施工正式开始前,施工单位应选派专人负责对材料进行检测,避免由于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导致工期延误或类似情况出现。
2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2.1环境的温度及湿度
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温度与湿度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很多材料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出现性能上的变化。例如沥青为沥青混合料中的胶凝材料,沥青的软化点,反映沥青的黏度和高温稳定性。当环境温度比沥青软化点高时,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会出现大幅度下降,稳定度也会随之而下降。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沥青,应根据使用环境进行选择,软化点不可以过低或过高,否则在温度高的环境下会软化,而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会产生脆裂。
2.2施工材料的材质不稳定
影响施工材料稳定性的因素众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混凝土。应使原材料的配合比在正常数值范围内,此项工作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多方面进行紧密地合作。在具体施工中,这些因素常常会受到工期、利益冲突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其无法正常实施工作,最终对生产的混凝土造成危害,使其具有较差的工作性,不利于工程施工。目前,我国建筑材料检测工作难度较大,容易被很多方面因素干扰。对于建筑材料检测人员来说,应该学会使用正确的技术方式,并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这样才能使检测工作有效完成。
2.3技术因素
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具有较强的难度,也正因为此难度性较高,建筑企业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必须要选择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建筑企业需要借助科学的检测技术,以此来提升检测质量。尤其在当前,建筑材料的形式较为繁多,对于检测技术的选择不容忽视,建筑企业所选择的检测技术要尽可能满足建筑材料的检测,弥补传统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缺陷和不足,建筑企业需要避免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检测人员开始正式进行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时,首先,其检测人员就需要考虑拉力机精确度的问题,检测时要能确保其精确度的等级,如果出现大于等于一级或者低于一级的问题,则检测结果就会出现问题。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节省资金,对于技术的运用,就没有进行相关的投资,依旧使用传统的技术和检测设备,这样就导致检测方法单一,检测效果较差的现象,而且对于技术操作,检测人员的熟练度也较低,这样就影响其检测效果。
3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控制方法
3.1保证温度与湿度的稳定
保证温度与湿度的稳定,是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稳定性的重要措施,进而降低检测误差。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中,水泥、沥青及混凝土等材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温度与湿度的影响。因此,相关检测人员需要做好对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工作,例如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室,需控制环境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
3.2使操作过程得到优化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如果检测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那么将不利于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实际操作中,检测人员可能出现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自身工作的工作目的,只是草率地来应付,那么将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造成影响,易出现误差。要想对材料检测结果的质量进行提升,需要贯穿于整个操作过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检测工作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工作,不断充实他们的技术知识储备,提升其专业素养,这样将会减少检测环节出现由于人为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失误。对于材料检测部门来说,不应该忽视质检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需要开展道德素养培训活动,以便使他们养成正确的工作态度,使其抵制住各种诱惑,以免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出现,可能会对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真实性产生影响。在材料检测工作中,需要掌握相关的检测标准,并严格执行,这样有利于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提供保障。
3.3明确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中主要包含检测方法、检测内容、检测要求、检测时间等相关的信息,建筑企业所设计的检测项目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以确保所设计的检测项目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建筑企业需要明确建筑项目是建筑材料工作展开的重要环节,以此来展开相关的工作,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建筑材料的技术人员的指导工作,建筑企业应根据建筑行业相关的标准规定,这样所设计的项目则会符合要求。例如,在鉴定水泥材料时,工作人员按照各个批次的水泥检测分析水泥的细度、凝结周期、强度以及安全性等,假定建设单位对C30型号的环境进行选择来进行施工建设,这时要求工作人员着重检测混凝土的压碎性能,然后若是对粗骨料进行应用,因为其质地松软,所以,就需要检测其坚固性。
3.4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建筑材料检测时,仪器设备的选择也对试验数据具有直接影响。在正式检测前,应先对检测设备进行检定与校准,检测人员结合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时,拉力机、压力机等设备的准确度不能低于1级,测量值应在被选设备量程的20%~80%。例如,在使用万能机对钢筋极限载荷和屈服点载荷进行检测时,若其极限载荷预估为130~180kN之间,可以选择量程为0~300kN的万能机;若万能机的量程在0~1000kN之间,由于量程过大,可能会造成检测结果和实际之间存在较大偏差,影响结果判断。另外,检测人员还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正确操作仪器设备。例如钢筋力学性能检测时,必须先升起工作活塞,再进行装置调零,最后进行检测。检测人员不能直接检测,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
结语
由于材料性能好坏会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材料检测工作十分重视,首先需要全面了解各类材料的不同性能指标;其次,根据施工现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检测,必须具备规范性与代表性;此外,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确保使用合适的检测共计或方法,并且避免人为原因导致检测结果失误;最后将检测结果与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为后期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晶.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311.
[2]时晓艳.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38.
[3]董文.基于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分析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