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驻场相关方安全生产管理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6期   作者:葛明军
[导读]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做好驻场相关方安全生产管控

         摘要: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做好驻场相关方安全生产管控,有效降低和避免连带责任风险,已成为有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题。本文就驻场相关方目前存在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措施,为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驻场相关方;安全生产管理
         引言
         当前,我国工业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每年都会发生上万起安全生产事故。其中,涉及驻场相关方的安全生产事故占有较大比例,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企业及社会安定,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做好驻场相关方安全生产管控,对于企业生存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概念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相关方系指工作场所内外与企业安全生产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单位,如承包商、供应商等。驻场相关方系指因工作、业务合作,在企业场(厂)区内,履行合同约定提供服务或进行施工、作业的相关方。
         2、驻场相关方安全生产管理常见问题
         2.1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淡薄
         驻场相关方以体力劳动为主者居多,经营范围单一、规模较小、管理粗放,人员流动性大且整体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偏低,主体责任、专业责任、岗位责任往往落实不到位,从业人员“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自我保护意识不高。
         2.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驻场相关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分身无术。个别行业存在资质挂靠、“借照”承揽业务等不正常行为,现场人员与备案人员不符、从业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现象较为突出。
         2.3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完善
         有的驻场相关方管理机制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执行力不强,风险分析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过程把控不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蛮干等现象见怪不怪、司空见惯。有的驻场相关方管理制度、规程与具体工作实际结合度较差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甚至东拼西凑、盲目照搬照抄。
         2.4安全生产投入保障不足
         有的驻场相关方心存侥幸,盲目降低成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故意忽视、舍弃或减少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保障不到位,本质安全水平较差,直到发生事故事件或被给予行政处罚、追责问责时才知道悔不当初、事到临头方恨晚,但给自己和相关企业造成的损失已不可挽回和避免。
         2.5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界限不清
         因行业类别差异和驻场相关方流动作业、管理自成体系等,企业对驻场相关方的实际约束力不强,监督管理绩效不高。且在发生事故、事件后,因各种原因和社会影响因素等,很难客观、真正厘清双方各自应负的责任、承担的后果,甚至出现驻场相关方发生事故之后,其入驻企业所负的责任与实际承担的损失不相匹配等现象。
         3、驻场相关方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3.1严格厘清责任,强化教育培训。人的因素主导安全生产水平高低,忽视安全、忽视警告、违法违规违章,往往是导致事故事件发生的主要根源。只有持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素质、技能,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驻场相关方安全生产管理,必须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的原则,要以其是否真正履行约定责任和承诺,是否按期取得相关行政许可、人员是否依法上岗等现实表现,作为合同履行的前提条件,坚持对驻场相关方及其人员资质严格查验把关,及时开展入场(厂)教育培训考核、告知,办理入场(厂)手续,适时做好行政许可资料收集和作业过程巡查监管监护,努力做到关口前移,有效消除和控制风险、避免事故发生。
         3.2及时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企业应负责公用部位的安全、消防器材设施配置、维护、管理,以及水、电、气、汽总入户输入端口以上自管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及时与驻场相关方进行安全交底、安全条件确认,为驻场相关方提供的设备、设施、器材、场地、建(构)筑物等,满足法定安全生产基本条件。驻场相关方必须保障安全生产投入,为从业人员配备适用、满足劳动保护基本需要的防护用品,及时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合理配置自备机械设备且做到安全装置齐全有效、安装拆卸使用规范。施工起重机械和自升式架设设施的自检、检测、检验、验收、登记手续应齐全完备,工器具、绝缘用具、施工机具、防护用品等,按规定期限试验并取得合格、有效的检验报告,满足本质安全要求。
         3.3严格作业过程管控,及时消除环境不良风险。适宜的工作环境,会促进从业人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较高的工作质量、效率,否则,就会导致从业人员不适,甚至造成事故事件。对驻场相关方,应划定其生产、生活区域和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范围,其作业环境和生活设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范、人机工程学要求,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标志标牌配置齐全,并采取必要的隔离、封闭措施。涉及特殊作业、交叉作业或对毗邻区域、部位产生影响的作业,必须履行相关审批、备案程序,实行统一指挥、协调、管理、监护,切实落实管理职责,采取必要措施,及时堵塞漏洞、消除薄弱环节,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3.4持续规范驻场相关方管理,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一是严格驻场相关方资格预审、选择把关,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安全生产诚信记录不佳的相关方。二是合同协议条款内容务求详尽、表述清晰准确,并据此分析评判风险,保障安全生产责任、权利、义务约定全面合法合规,满足管理要求,防止失控漏管。三是持续完善驻场相关方安全管理,对将其纳入企业内部管理和网格化、责任目标管理考核,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实行属地管理、行业管理和多专业、多领域综合监管,及时查处违规行为、督促整改隐患,努力形成管理合力。四是及时健全和实时更新驻场相关方名录和管理档案,定期识别风险,强化管理告知,督促其内部管理与外部形势、上级要求、工作实际保持同步。五是严肃驻场相关方绩效评估、续用或退出管理,坚持日常管理绩效与定期考核挂钩,将驻场相关方隐患、事故、事件纳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统计考核,系统落实“四不放过”措施,严肃责任追究,及时处理、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相关方,优先选用、续用安全生产绩效、信用良好,管理规范、标准化程度较高,履行主体责任、岗位责任全面到位、职工素质相对较高的驻场相关方,努力实现驻场相关方安全生产管理的良性循环、持续改进。
         结束语
         驻场相关方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相关方严格落实法定职责,强化组织机构建设,优化和保障资源配置,健全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及时管控风险,满足安全生产基本条件,更需要企业健全管控体系,完善管理手段和管理程序,做得精准施策、综合治理、提前防范,倒逼驻场相关方履职尽责,措施制定、落实到位,管理无缝衔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合作共赢、双方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李福庆.论驻场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方法的重要作用[J].化工管理,2016(14):284.
         [2]张铱莹.安全生产指标化管理可控性分析及目标措施[J].安全,2016,37(12):49-51.
         [3]王刚.驻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福建质量管理,2015(08):70.
         [4]李德有,赖才书,王剑光,等.新形势下从“安全管理”升级为“安全服务”[J].福建冶全,2019,48(06):48-52.
         [5]苏宏杰,郑瑞臣,王艳,等.中国驻场安全生产标准现状统计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10):184-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