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质检及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6期   作者: 谢定川
[导读]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抗腐蚀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之中

         摘要: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抗腐蚀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之中,能够极大的提升建筑整体结构稳固性,混凝土作为建筑主要施工材料,是决定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必须严格把关混凝土工程施工环节,不仅需要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更需要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混凝土工程满足质量检测要求,从而提升建筑整体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质检;处理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领域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当前而言,在建筑领域中混凝土作为十分重要的原料,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筑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采用了不达标的材料,为建筑安全埋下了重要的安全隐患,因此务必要加强重视混凝土检测技术,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分析
         1.1混凝土配合比
         控制问题砂子、水泥、石子以及水和外加剂等材料是混凝土的主要构成成份,它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如若其中任何一项原材料没有按照相关标准以及要求进行配置,不仅会使得混凝土的质量无法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同时也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应当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首先对混凝土的强度予以明确,其次,再进行多次的科学试验检测工作,最后将混凝土中的各个原材料的配合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达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1.2混凝土振捣和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如若出现漏震或者欠振等都会对其均匀性以及密实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混凝土在完成浇筑工序后要及时开展养护计划,确保混凝土构件处于湿润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一般来说,不同的混凝土浇筑部位其养护周期也会存在差异性,针对于一般的混凝土养护周期为7-10d,而一些较为特殊的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周期则需要半个月以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并未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养护,最终导致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
2混凝土检测技术的相关分析
         2.1超声波法
         在混凝土检测技术中,超声波法也是其中的一种检测技术,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快与慢和混凝土的密实度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两者成正比关系,一般来说,超声波的传播声速也高,则表明混凝土的密实度也越强,超声波检测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运用脉冲在技术条件相同的混凝土中传播的速度、振幅以及频率等来辨别混凝土的缺陷,这种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不会对造成任何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其缺点在于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构不稳定,而且在后期的维护与保养中成本较高。
         2.2回弹法
         在混凝土检测技术中,回弹法作为其中的一种检测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回弹仪所显示的数据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成正比,简而言之,回弹数据越高则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越高,也就也符合实际需求,在此过程中,针对于梁、承重墙以及柱节点等特殊部位要重点进行检测,可将其当做独立约束构件,一般结构面测区必须要达到五个以上,且其测点则最底需要达到十六个。这种检测技术所具备的优势较多,其中主要包括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并且在后期的维护与保养过程中费用也低,回弹法目前在混凝土检测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2.3钻芯法
         在混凝土检测技术中,钻芯法也是其中的一种检测技术,在采用这种检测技术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时,首先要从现场中进行混凝土取样,然后再开展混凝土强度的检验,通过从局部来辨别整体混凝土的强度,这种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较为直观的进行判断,无需通过各项数据的转换计算,其检测的结果能够直接的体现出混凝土的强度,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精准度,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是这种检测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会破会混凝土构造的完整性,而且所花费的成本也较高,每次检测的数量有限,这种检测技术不适用于大型检测工程。
3 应对混凝土质检过程中质量问题的有效措施
         3.1 做好施工前的质量管控工作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应对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进行严格把关。首先,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混凝土使用性能;其次,对混凝土原材料配置比进行科学检测,需要将比例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对混凝土浇筑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尤其重点审查浇筑关键位置是否覆盖;最后,结合建筑施工实际需求,确定混凝土的采购数量、规格等,避免出现浪费问题,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但是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有些企业为了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工程成本,在采购混凝土时,过于重视价格,忽视了混凝土的质量,致使一些质量较差甚至是质量不达标的混凝土流入到建筑施工之中,极大的降低了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为混凝土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建筑在投入使用中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所以,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质量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对采购的混凝土质量进行质量检测,只有满足建筑质量标准的施工材料,才能投入到实际施工之中,从源头上把控混凝土质量。
         3.2 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混凝土工程施工需要把控关键点:混凝土浇筑过程、混凝土振捣过程、混凝土凝结过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把控浇筑的速度与间隔时间;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实施,将振捣次数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在混凝土凝结过程中,需要等混凝土内部完成凝结之后,才能再次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浇筑。但是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对于混凝土施工掌握不够全面,出现操作不规范的问题,直接导致混凝土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所以,企业应重视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施工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能够有效规范施工人员混凝土工程操作,确保混凝土工程顺利、高效实施。
         3.3 做好施工后的养护工作
         养护环节是混凝土施工的最后环节。做好养护工作,是确保混凝土优良性能的重要保障。养护工作专业性强,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制定科学的养护方案。不同的水泥种类与天气对养护的要求不同,在降雨较多的季节,应减少对混凝土表面洒水的次数,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问题;在温度较高的天气,适当的增加对混凝土表面洒水次数,以保持内部充分水分。但是在实际的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由于企业尚未认识到混凝土养护工作重要性,缺乏专业的养护人员、养护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直接导致混凝土最后的养护环节出现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混凝土使用性能,更缩短了混凝土使用年限。所以,企业应培养专业人才,制定科学的混凝土养护方案,明确分配混凝土养护人员的职责,实施权责制度,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找到第一负责人,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避免出现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强度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务必要加强重视混凝土检测技术,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混凝土的检测技术具有多种,而不同的检测技术它的检测原理也会不同,其优势和缺点也会显而易见,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或者多种检测技术,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检测精准度,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志明,曾在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检测要点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2):57-58.
[2]刘碧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山西建筑,2019,45(04):219-220.
[3]王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检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8(11):162.
[4]孙治刚.分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检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