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华谊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市政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政工程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手段。除了对外观、功能有所期望,质量也十分重要,然而,近年来随着市政工程项目的火速增长,其施工质量问题也渐露端倪,其中存在许多关键性因素,但不管是基于国家发展的层面还是为了我国人民的幸福安康,都有必要认真分析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问题,为推进我国市政工程的高效、长远发展出谋划策。由于市政工程的质量关乎多种因素,实际操作控制较为困难,所以必须从根源寻找问题所在,分析有哪些可控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1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发生了因许多重大市政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给国家发展、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例如,2007年中旬九江大桥发生塌陷,造成人员伤亡,交通受到阻断数月之久,2011年中旬发生了盐城通榆河大桥和杭州钱江三桥大桥依次倒塌事故,造成多人丧生,多车破损。这些事故的严重后果是对项目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了强有力的质量警示,也引起了当局的密切关注。由于建筑工程,特别是市政工程具有高度综合的系统复杂特征,而且影响市政工程项目最终质量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过程是在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掌控,这对提高我国市政建设项目的工程管理品质意义非凡。
2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2.1工程设计方面的因素
当前,多数市政工程项目未能重视施工质量控制,最初体现于工程设计方面。由于施工前期未能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水质等环境因素进行全面勘察与测量,无法全面掌握影响市政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所以工程设计缺乏有效数据支撑。部分市政工程项目为盲目追赶工期和进度,勘察的数据不仅不准确,还不符合施工实际状况,工程设计人员一旦输入错误的数据,就可能导致工程设计存在严重缺陷,为后续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2人员能力方面的因素
由于部分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在素质方面参差不齐,业务能力不过关,所以施工质量问题频出。一些施工管理人员不能正确认识市政工程的质量控制要求,不能为施工现场实施有力的监督管理,施工细节的质量问题把控不严,进一步诱发施工人员违规施工问题的产生。而目前,多数从事市政工程施工的一线人员为农民工,他们未能接受专门的岗前培训,操作不规范的现象突出,且施工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质量意识和安全风险意识不强,不能确保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为施工质量埋下隐患。
2.3材料质量方面的因素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极为重要,对整体施工质量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而部分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没能严格检查和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各种以次充好的工程材料进入施工环节,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整体质量。无论是材料采购环节还是材料使用环节,质量把关不严、规范操作不到位的现象突出,无疑增加了市政工程的安全隐患。
3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对策
3.1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与控制人员负起责任
一方面,要从意识上明确提高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性,真正了解到肩负管理与控制任务的艰巨性,明白市政工程本身建设对本市人民和国家社会的意义,从而增强责任感和落实动力;另一方面,政府和施工单位应各自安排专门人员组成质量管理与控制小组,实时监管各个阶段的建设质量,及时沟通和解决质量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推进工程进程,确保工程质量。
3.2保证材料合理采购、正确存储、优化使用
(1)合理挑选和采购原材料。
首先,根据工程建设实际需要列出所需原材料清单,在预算范围内按质按量挑选和采购相应的原材料,不盲目、不缩减、不以次充好。其次,采购要多考虑材料质量、性能和价格等要素,经过多家筛选和比较,选取性价比较高的厂家作为合作方,并要求其提交质量说明书、订制采购合同,以免后续出现材料质量问题难以对应责任主体。最后,为了减少中饱私囊、吃回扣现象出现,应从不同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采购团,避免一人决策。(2)正确存储材料。主要根据材料本身的特性来存储,不管是温度、湿度,都要安排到位,保证材料不会受潮、生锈、被燃、被腐蚀等,避免对之后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造成威胁和安全隐患。(3)优化使用材料。优化使用材料重点在于合理进行材料配比,这样才能保证市政工程建设是合格的。材料配比必须精准,所以要经过严格称量,同时检查材料的性能是正常的。另外,每种材料要应用到相应的位置,不能随意替代,避免材料衔接不合理出现安全隐患。
3.3施工设备发挥真正作用
一方面,要及时维修维护和更新施工设备,以应对大型市政工程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来操作施工设备。这样不仅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还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同时降低因设备老旧、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3.4优化和提升技术水平
第一,为保证技术真正有效落实,需制定卓越的技术方案,在此之前,必须做好技术考察工作,应多次进行、多人进行,最终确定合理全面技术方案。另外,技术方案要留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以在突发状况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补充和调整,使技术方案更加优良、符合建设实际。第二,持续学习和借鉴,不分国界引进先进建设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中,节约成本和施工时间,保证质量,又能够使建筑同时兼具本土和国际特色。
3.5综合考虑和确定建设选址
市政工程建设最终目的在于便利公众,因此其选择除了要考虑地理、人文、土质、水质等条件,也要考虑交通、生活等因素。遵循自然和人文条件,才能避免施工建设半途而废、劳民伤财、浪费资源、破坏当地文化和地理条件,更重要的是确保建筑设施拥有高质量。
3.6强化各类主体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强化人员质量意识是必然之举。部分单位以及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是很多市政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所以提升各类主体的质量意识十分必要。第一,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对各类安全事故视频的播放、讲授等方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化各类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第二,通过树立典型引领质量意识向好发展。对于施工过程中注重安全质量的人员积极给予奖励,通过物质或者精神奖励的方式提升施工人员对于工程质量关注的积极性。第三,通过单位交流学习进一步深化质量意识。不同单位对于质量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差别,让员工去各单位学习,详细了解质量对于工程价值的影响以及对于员工自身安全的影响,提升员工对于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对市政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角度讨论了,得出想要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就必须把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关,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开展,做好对重点项目的监督控制。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应该把握好控制的要点并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才能使整个工程有序进行,才能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市政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郑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质量探索,2016,13(01):68-69.
[2]李如宝.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3):112-113.
[3]杨长勤.浅谈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5):130-131.
[4]孙剑.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220-221.
[5]沐爱铭.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4(05):18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