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 沈晶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沈晶
[导读]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可以更有效地解决生态平衡问题,打造新型绿色城市,不断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临沂市沂蒙湖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可以更有效地解决生态平衡问题,打造新型绿色城市,不断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不断追求,城市园林工程更要与时俱进,在注重环境改善的同时,结合现代美学,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和养护工作,使绿化工程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引言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工作而言,应实施有效的施工材料质量、植被成活率、工程整体质量的管理措施,并且注重抗旱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土壤养护和防寒养护技术的应用。只有如此,才可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进而充分地体现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应用价值,不断实现人类物质生活提高后而要美化自然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
        1园林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1.1 布局规划欠科学
        在进行园林工程的施工中,绿色植物是主要的组成,这就需要做好绿植的科学布局以及规划工作,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对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植物类型进行分析,掌握养护要求,对绿植的差异性以及养护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但是,我国很多的园林规划布局没有科学性,处于混乱的状态。
        1.2 植物采购把关不严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而言,园林工程的植物采购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充分的把握采购过程中植物的名称和种类、数量和产地、规格以及植物检疫等细节信息,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很多的采购人员对植物的具体信息没有做到充分的掌握,没有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苗木的采购,这些问题都给园林绿化工程带来了影响。
        1.3 缺乏完善的后期养护
        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的精神面貌重要体现,对于当地的气候环境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园林绿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长期工作,施工完成后,绿植需要定期做好保养工作,保养人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结合我国园林养护现状分析,一些养护人员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并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导致实际工作严重不足,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绿化工作的发展。
        2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
        园林建设工程就是要利用传统园林工程设计方案和现代化园林工程施工、养护技术相结合,通过改变地势、种植花草树木、铺设园林道路、搭建凉亭或楼阁等形式,将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假设成风景怡人、诗情画意、游玩享乐的区域。因为园林绿化单位施工企业要满足人们个性化及共性需求,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就应当采用人性化设计理念、运用最先进的养护和种植技术、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同时要确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环节均可以做到无缝配合,保质保量的完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下面将重点讲述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要求。
        2.1必须要采用良好的施工材料
        施工管理人员必要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控制,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首先,管理人员必须要通过全面分析施工图纸来明确设计师设计意图,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图纸中道路宽度、建筑材料、花草类型等标注信息进行核对,在确认无误后,采购人员就需要严格按照采购清单进行原材料的购买工作,在材料价格一致的前提下要通过货比三家的原则来选择出材料质量达标、资质齐全的商家。
        2.2植被、花卉成活率管理要求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中所运用到的植被和花卉均是有生命的活体,因此在种植花卉和植被时需要满足不同植被和花卉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条件,尽可能还原植被和花卉自然的生长条件,以此来提高植被和花卉的存活几率。

因为花卉、植被等有生命的物体在种植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植被、花卉死亡,需要对植被、花卉进行二次采购,变相增加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本。园林绿化施工人员应当掌握植被、花卉的生存规律,在移栽结束后,第一时间对花卉、植被根部土壤进行压实、浇水,以此提高植被和花卉的存活率。
        2.3 园林绿化项目整体布局及质量的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工序比较复杂、作业地点比较松散、参与作业工种比较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管理难度系数大,管理人员想要保障整体施工质量合格,就应当确保各工序无缝隙衔接、各环节施工质量良好,管理人员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园林绿化工程阶段性管理方法,将园林绿化工程分为园林道路、园林景观、园林基础设备安装等多个板块。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及时处理施工垃圾,如需进行夜间作业就必需要在显眼的区域内设置指示灯,满足夜间作业人员对光线的需求,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
        3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技术措施
        3.1抗旱灌溉技术
        如果难以将优良的灌溉条件提供给园林绿化工程的绿植,那么容易造成绿植受到旱涝灾害。为此,有关工作者务必有效体现抗旱灌溉技术的优势作用,结合各个季节的绿植要求的水量实施合理地灌溉。一般来讲,在春秋时的绿植,因为降水相对较少,所以需要使灌溉的水量适度增加,防止绿植缺水造成死亡。在夏季时,因为受到强光照的影响,植物叶面具备较强的蒸腾作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增加灌溉量,那么会导致叶面枯黄。因此,有关工作者应制订系统的灌溉计划,确保提高灌溉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也能够结合有关仪器体现辅助价值,像是应用土壤水分温度速测仪,其能够对土壤含水多少进行准确地分析,从而将有效的数据信息提供给园林绿化工程的抗旱灌溉技术实施中。
        3.2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会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生长,在出现大规模病虫害的情况下,会使园林工程的整体建设受损,因此需要结合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植物的顺利生长。一是有关工作者应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系统地把握较容易出现的害虫种类,且根据害虫的生物特点执行有目的性的防治措施,防止之后泛滥而降低园林建设质量。二是由区域政府部门对园林绿化工程植物实施疾病检疫工作,避免单株植物因为存在病害而波及整体植被群体。三是能够结合适度栽培植被的手段降低外界物种侵害或有害生物种群量,如此一来,才可以使植被自身补偿能力和耐害能力提升,防止植被受到病虫害的破坏。四是能够结合实际现状,在具备较多害虫的区域饲养害虫的天敌,且在不污染空气的前提下通过以鸟治虫或以菌治虫的手段给植被创设优良的生存场所。
        3.3土壤养护和防寒养护技术
        园林植物对土壤的条件标准比较高,因此想要使植物的成活率提升,就需要对园林绿化工程范围的土壤应用有效的养护技术。一是能够监测土壤的条件,且结合植物的生长情况适度地增加营养成分,确保植物的优良生长。除此之外,还应将植被防寒技术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中。因为绝大多数的区域存在显著的节气划分,所以在寒冷的节气如果不能够对植物实施防寒养护工作,那么会使植被存在冻伤的情况,从而使园林工程整体建设质量降低。为此,有关工作者务必根据园林植被的气候条件、生长状态等对其应用防寒养护技术,具体来讲,涵盖灌冻水、涂白喷白植被枝干、植被根覆土等技术,这样可以使植被不容易冻伤,进而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植被的正常生长,最终实现理想的园林绿化工程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结束语
        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必要的施工管理与科学养护,实现了园林绿化景观的打造,增强了视觉美感,同时以养护手段为基础,绿色植物的病虫害得以有效防治,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园林的运营水平,也促进了工作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为后续相关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兰远.分析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J].江西建材,2017(9).
        [2]宁亚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4).
        [3]吴维民.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