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植物栽培的技术措施 王琰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王琰
[导读] 摘要:在园林施工建设中,栽培技术和养护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园林的质量有一定联系,如果园林的栽培和养护不到位,那么园林就缺少生机和活力,不能彰显园林的特色。
        杭州立轩市政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在园林施工建设中,栽培技术和养护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园林的质量有一定联系,如果园林的栽培和养护不到位,那么园林就缺少生机和活力,不能彰显园林的特色。因此,加强研究和完善园林植物栽培和养护,对园林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园林植物的栽培和养护在以后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栽培;养护措施
        引言
        所有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都有自身的生长习性和特点,所以园林也必须考虑到植物的特点栽培绿化植物,并且要严格遵循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内容,选择适合的植物类型和栽培技术。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园林主要依据植物的类型选择适合的技术要点,以此才能真正种植出最适合园林绿化的树种。
        1园林绿化植物栽培的技术要点
        1.1技术准备
        首先,种植人员可以根据园林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布局如何栽培植物,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从远期和近期两方面出发考虑整体的植物栽培情况。其次,栽培植物之前要先仔细勘察分析施工现场。环境、地质条件、水源和架空线等等都会影响植物的栽培。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先详细调查好这些因素之后才能开展植物栽培工作,从而运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保障植物的成活率,比如,根据园林的水源和绿化情况制定园林植物栽培施工计划,这样可以掌握植物的入场顺序,种植区域以及品种,从而构建和谐的园林绿化环境。
        1.2 技术要点
        1.2.1 针对土壤的栽培技术措施管理
        种植物对土壤条件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并且不同园林各个地块的土壤含量也有一定差异。因此,需要种植人员做好土壤准备工作,以此才能真正实施园林绿化植物栽培技术措施。首先,必须要保障栽培植物的土层厚度,确保其质地和酸碱度都处于中等水平,之后再针对植物的生长习性采取加土、施肥和改换土壤等技术措施整改土壤;其次,严禁使用含有建筑垃圾的土壤,必须要确保使用耕作或人造土壤种植植物。一般情况下土壤可以依据使用的技术措施分为花坛土、草坪土、盆栽土以及保护地土,这些土壤适合栽培的植物都不一样。最后,处理植物栽培土壤的技术措施。不同植物对栽培的要求具有一定差异,也就是说园林土壤不可能全部满足这些植物的栽培要求,为此,需要种植人员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处理。比如,当土壤中的有机质达不到最低标准含量时,需要种植人员施有机肥或含有机质的介质,直至土壤的有机质达到正常标准。或者种植人员可以采用技术处理草坪花坛的栽培土壤,需要注意的是翻土时必须要达到 30cm 以上,并且需要相关人员先对土壤进行除草或使用化学药剂除草,整地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处理好土壤中含有的杂草跟和碎石块等杂物。
        1.2.2 植物选择技术措施
        选择植物绿化园林环境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一方面,要确保选择植物种类和整个园林绿化实现协调统一;另一方面,要尽量选择成活率高的植物进行种植,避免选择容易发生病虫害问题的植物。首先,选择质量有保证的植物。比如,针对两棵品种一样的树木,种植人员要选择根系更发达,更茁壮、树形端正,以及没有普通病虫害的树种,同样能要确保选择的树木带有土球,并且符合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的要求。园林绿化对很多植物栽培都有自身的质量要求,比如草种、花种、草块和花卉等等。其次,选择最好的季节进行植物栽培。一般园林会在春季栽培落叶树木,当土壤解冻,春天刚到时会栽培常绿植物。此外,按植物栽培技术要求选择进行栽培。乔灌木需要的水分和肥料与其栽培挖掘规格要求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园林绿化植物栽培的技术要点中也需要考虑到植物栽培的挖掘技术和初次浇灌。比如,避免使用尖锐的工具挖掘和乔木一样的植物,采用锯断的方法处理主树根超过 3cm 以上的树木,注意不要强行拉断或劈断,要尽量保护毛细根,之后根据设计图定点放线,确定栽培位置,再依据植物根系的大小挖掘槽穴,有助于植物根系的舒展。要在入场的当天栽培裸根苗植物,这样可以有效缩短起苗和种植的时间。同时,还应该保证植物的美观,将丰满完整的树冠种在人们一眼就能看到的位置。种植人员要先对槽穴施基肥,之后再种植,不要让肥料和植物根系直接接触。
        最后,做好特殊植物栽培技术管理。

现阶段,因为南北方的植物栽培一直处于相互转换和牵引的状态,如何栽培各种名贵大树成为南北园林使用绿化植物栽培技术面临的重难点问题。针对南树北引和北树南引的情况,种植人员要优先考虑到植物的外观,先实地考察园林的实际环境,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后期出现植物频繁死亡或者出现有严重病虫害问题。栽培名贵大树时,工作人员要先了解其原本的生长方位,之后再针对性地进行栽培。运输大树时必须要携带足量的土球,并且要让土壤和树木根系紧密结合,要专门配备技术人员花费两年时间管理大树的栽培和生长。
        1.2.3 提升园林绿化植物设计的生态平衡性
        园林绿化植物在栽培中需要依据的技术要点和规范很多,植物的不同也会用到不一样的栽培技术。需要种植人员要优先注重的就是保证园林绿化植物设计的生态平衡性,种植的过程中需要种植人员考虑到植物的经济性价比,同时园林一定要采取措施提升绿化植物种植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后期的栽培中一定要做好栽培技术的控制管理以及养护管理工作。
        2园林植物的养护
        2.1灌水
        在规定时间段种植树木,坚持连续浇水,为期 5 d 左右。如果树木没有较强的存储水分的能力,那么就可以增加灌溉时间;如果植物的树根发育比较慢,也可以采用该浇灌方法。
        2.2 排水
        虽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水分,但是仍无法避免土壤出现积水情况,所以要及时进行排水,如果积水现象得不到改善,那么对植物的生长会造成一定影响,不仅会使植物的根系出现缺氧的状况,而且还会提高植物的死亡概率。除此之外,植物土壤中积水过多,就会使土壤的通气效果变差,影响植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由于排水不及时,就会使植物根系的生长受到影响。
        2.3修剪
        为了植物达到美观和提高成活率的目标,需定期对树木的每一个部位进行修剪。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发现,修剪的方法形式多样,比如对树冠的形状进行修剪,一般情况会将其修剪成圆形,有时还会修剪为圆锥形等;花卉修剪的方式也是若干种,如丛生式、双干式等;对于盆景而言,其修剪方式更是千姿百态。
        2.4施肥
        施肥是植物种植中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植物有充足的营养,通过人工施肥可以弥补土壤中所缺少的营养成分,进而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施肥主要包括2种,一种是底肥,另一种是追肥。底肥一般是在刚发芽以及落叶后使用,与土壤进行搅拌,肥料量的多少要根据肥料的性质和植物的大小而决定。在追肥时,要控制好肥料量,均匀播撒。最重要的是,植物施肥以后要避免植物缺水现象的出现,所以应对植物进行适当浇水。
        2.5松土除草
        为了保证植物土壤有较强的透气性,必须松土,其不仅可以促进植物吸取肥料,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植物生长环境的温度,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同时还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简单来说,松土就是对植物进行不浇水的灌溉。为了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应对其周围的杂草进行处理,避免汲取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根据植物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除草手段。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应该不断优化和改进栽培和养护技术,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为城市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不仅保护了环境,而且还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把园林植物的栽培和养护技术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李莉.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J].环球市场,2017(15):214.
        [2]李铮荣.农村园林树木的养护与管理技术[J].时代农机,2017,44(7):171.
        [3]姜英伟.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J].现代园艺,2019(4):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