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水利局水土保持工作站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 474750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大、影响范围广泛,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环保意识而过度开发,大范围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导致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系统的作用,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功能,保证水电工程可以正常运行。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保护对策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内涵
为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人们大力兴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有效调节与控制水资源。为了尽可能保障项目工程实施,工程项目建设要做好勘察、设计和规划等,以做到兴利除害,更好地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科学技术稳步提升的今天,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日益凸显,它利用一定的手段,将无法使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转化成人们可以使用的资源,主要是把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化成电能进行水力发电,其次是进行农田灌溉。相对于普通的建筑工程项目,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环境更为复杂,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规模一般较大,项目工程建设周期较长,需要花费大量资金,项目投资很大。总体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综合性很强,实际实施期间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完成,提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河流生态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上,通常情况下,如果藻类植物在水体中的停留时间长并且活动频繁,其会使得水中的漂浮物呈现堆积状态,致使水体浑浊,而二氧化碳和钙离子使水体的硬度减小,增加了水体的毒性。另外,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蓄水后,水流速度也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因为水流速度的不同,使得污染物的清洁效果不一。同时,水库中水体置换缓慢,并且有一定的透明度,给水中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藻类植物的大量生长以及营养物质的堆积,使得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增多。如果水库中的水量达到规定限度之后,会使其因为活动区域的减小河水体温度的变化出现大面积濒临死亡的现象,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2.对水体及生物的影响
从水体的角度来说,缺乏科学规划的修建水库,虽然能够降低水的硬度、表面上使水变的清澈明亮,但是会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以及水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速度;若无法及时有效清除水中的垃圾以及有害物质,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此外,由于受到气候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附近的陆生动植物的结构、种类等也会受到影响。水生生物喜氧,在富氧条件下快速生长,供氧不足将导致死亡;当水库淹没或者出现长时间的工程建设时,将严重影响陆生动植物以及水生藻类;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鱼类,水库的建设直接影响了鱼类的生长繁殖及生存。
3.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还对水质有着一定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基本操作是修建大坝来拦截河流水资源,从而减缓河流的流动,而对于大坝内囤积的河流而言,将会与其他河流混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水资源本体的能力。一旦大坝囤积水量时间过长,水中的物质也没有人工进行清理的话,将会使河流中的污染物长期沉淀在库区中,从而对库区的水资源造成污染。而在污染物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金属物质,但是金属物质在水流速度较慢的情况下会沉积在河底,不易被人发现,从而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4.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社会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和迁移、交通设施等迁移重建和淹没范围的移民安置等方面,使得附加成本增加。
一般情况下,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会对当地的区域内的文物古迹、森林、道路、房屋工程等产生直接影响,给当地的建设与开发造成巨大的损失。除此以外,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还会引起耕地盐碱化、气候条件变化和水位上升等问题,使生物性疾病的传播更为广泛,给当地人畜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方便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区域内的居民都会迁移至其它地方进行再次安置,并还需要重新规划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开办工厂和企业等项目,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很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引发新的环境问题。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优化工程施工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在应用的过程当中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施工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环保的因素,没有结合当地环境的特征来进行施工。因此,为了避免对环境的破坏,相关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坚持施工与治理同时进行的原则,在工程周边种植植被,避免造成土地的荒废、降低水土流失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好水文勘测工作,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后,还要使用生态环保型的施工材料,有效加固河道周边的土地。
2.合理设置生态流量
在充分考量河湖生态保护要求基础上,合理确定生态流量的控制断面,同时,细化设计各控制面生态流量的管理先后顺序及目标。针对批复完成的相关规划及文件等中已经指出生态流量目标的,应在各地方区域水资源管理及调度等操作实施的过程中对其加以有效落实。各地方区域相关部门在指导设计流域区域综合规划等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河湖生态流量开展合理的设置操作,同时,和上层位进行衔接及协调操作。针对审批完成并应投入使用的水利规划,基于现实需求合理实施中期评价操作,对其中和上层为规划要求不符以及流量目标不清晰的,应基于所规定标准及要求等进行相应调整。各区域相关部门引导设置河湖生态流量保护计划,明确各流域区域生态需水总量以及湖泊生态水位控制标准等,编制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管理规划,推进河湖生态流量保障进程。
3.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在修建时需要有着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而且在建设之前需要保证设计方案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没有违背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能够将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考虑在内,对其进行监督和管制,不仅可以符合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目标,还可以带来很大的效益。不仅如此,管理部门还要及时调整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方案,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的对其进行解决。而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部门而言,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严格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将水利水电工程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建设的同时,应注重加强生态环保意识,只有认识到生态环境破坏对社会的危害,才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然会影响生态环境,因此,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规划建设之前,就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这一要求,以此来确保工程在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收获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单位和人才加入到生态保护的工作当中,为后续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可以对生态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为了实现趋利避害的目标,水利水电工程单位需要培养专业化和环保型的人才,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玉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4):143-144.
[2]王海峰.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居业,2019(0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