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黄毅安
[导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自主投入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实践方式。对教育行业从业者而言,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必须。其中,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年幼,持续集中注意力相对困难,小学生低年级教育工作者更需要重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就小学低年级学生这一群体,提出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建议,望教育行业从业者参考。

黄毅安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第二小学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自主投入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实践方式。对教育行业从业者而言,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必须。其中,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年幼,持续集中注意力相对困难,小学生低年级教育工作者更需要重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就小学低年级学生这一群体,提出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建议,望教育行业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47-01

        学习如船,畅游知识海洋必须拥有充分的燃料以保持前进,学习兴趣正是学习这艘船保持动力的燃料,使学生充满热情竞千帆。在小学低年级教学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具有随意性,容易脱离学习状态,易导致教学质量不理想。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牢牢抓住学生心神,使学生长时间保持集中状态,并逐渐将课堂活动主体由教师过渡为学生,使学生积极参与学科学习相关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最终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逐渐深入探索知识。
        一、组织多样活动
        小学低年级学生充满活动欲望,长时间的教师讲解易使学生感到乏味。没有学习兴趣,难以集中精神,学生易做小动作、开小差,与课堂产生距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通过设置游戏环节,组织情境表演,开办故事会等多种活动使教学多样化。以组织情境表演为例,语文学科教材中有大量的故事材料,教师可以令学生自行组队,挑选课文还原课文中的情境并进行角色扮演。
        如《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学生模拟小公鸡与小鸭子的形态,并用各自独创的动作语言表现小公鸡抓到虫子的快乐与小鸭子捉不到虫子的烦恼的状态,使课堂“动”起来。如此,通过“将课文演出来”的方式,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课堂表演,体会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提高学生对于语文这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熟知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涵,促使学生离语文世界更进一步,加深对语文学科学习兴趣【1】。学生的组队合作能力也得到相应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并且作为学生大胆展现自我的一种方式,使学生发挥个人魅力,增强自信心。
        二、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独立阅读在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也影响着他的学习态度。由于能对书籍进行思考,学生就更容易掌握大纲规定的教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在学习中体验、研究。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变“讲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变“课堂权威”、“话语霸权”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
        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少年儿童,正处于学文化长知识的阶段,读书多多益善,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读书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所以应该多进行一些读书兴趣活动:朗诵比赛、辩论赛、讲故事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上讲的一篇课文,可以在活动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重新更改结局,自己组织语言,编成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同学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所以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从语文综合性的育人功能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语文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艺术特色。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让这门学科绽放出摄人心魄的光芒,让艺术之手充分地触摸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勃勃生机的精神世界里自由翱翔。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总曾经说到:“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的新陈代谢周期进一步缩短,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便成了新时代迫在眉睫的任务。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当今的教育一旦失去美的元素,就不是完整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明确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因为,教学活动中的美育能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轻松中接受,犹如“润物细无声”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灵【2】。
兴趣教学在课堂中能使学习者对学习持有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能在适当的时间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营造一定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以乐学为主,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刘楠.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8).
【2】潘燕.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J].学周刊,20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