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王慧
[导读] 教师为了能够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化思想,在教学中利用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传递给那些正在努力吸取数学精华的学生。文章主要分析数学教师利用渗透式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促进数学思想在教学中得发展。

王慧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442500
【摘要】教师为了能够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化思想,在教学中利用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传递给那些正在努力吸取数学精华的学生。文章主要分析数学教师利用渗透式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促进数学思想在教学中得发展。
【关键词】数学思想;初中;渗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52-01

        引言: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为了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水平,将更多的数学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给学生,可以解决大部学生因为数学教学比较枯燥,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因此对数学知识产生厌倦的态度,因此无法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等一系列问题。而一味地追求分数的高低也,没有意识到将数学化思想渗透给学生的重要性,使比较抽象的数学教学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
        一、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渗透给学生
        进入初中之后,数学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属于比较枯燥的学习内容,为了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化思想解决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他们展开渗透式教学,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灵活与具象化,使学生可以从学习数学知识中体验到愉快的感觉[1]。比如学习《相似》时为了让学生在脑海中对各种相似的图形进行有效的区分,使学生掌握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形状完全相同,但是图形呈现出来的大小与摆放位置却出现不同的情况,被人们称之为相似图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立体图形直接通过投射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可以更加直接的掌握相似图形有哪些差别,还可以将一些这部分相似的图形以投影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在生活中大部分学生都玩过哈哈镜,教师可以利用哈哈镜的成像原理,来启发学生对各种相似图形的初步认知,远比经过教学口头描述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将数学知识渗透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数学。
        二、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将数学知识渗透给学生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属于难度比较大的学习任务之一,教师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传递给初中生时,可以通过让学生结成不同学习小组的方式将更多的知识渗透给学生。生活在现代的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渠道也比较多,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不仅可以由学生灵活的掌握学习时间,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大部分初中生刚刚学习时,无法利用数学化思想进行学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将接受数学知识能力差异性比较大的学生组合在一个学习小组中,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方法教给接受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如遇到一家鞋店,上个月时平均每天都可以卖出40双鞋,一双鞋可以挣30元钱,最近几天老板想要搞一次活动,每双鞋大约减价10以内,假如每双鞋降价2元,每天想要多卖出8双鞋,而每天想要挣1000元钱,那么每双鞋应该降价多少钱?在遇到这道题时接受数学知识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解不出来时,也可以通过寻问学习小组中接受知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为他们讲解,可以仅可以再次加深学习能强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印象,等于又作了一次题,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因为教师无法随时待在学生身边为其进行指导的缺憾,使那些接受新知识比较弱的学生只要遇到不会解的问题就能够随着询问,得到解题地最佳答案,得到一个双赢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启发性的渗透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化思想
        教师在将知识传递给初中生时,可以在数学中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让他们掌控课堂教育[2]。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推理的教学方法将数学化思想渗透给学生。比如对《圆》进行学习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用数学化思想了解圆的定义,培养他们在学习中对数学问题进行总结的能力,将数学化思想渗透给学生。再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学的提问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可以利用教学实践让他们拥有不断发现各种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如“哪些同学知识点与圆在不同位置上存在哪些关系?”、“谁能说一说确定圆的条件有些哪些?”、“谁知识集合定义圆拥有几个条件,这些条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谁可以举手回答一下,与圆有关的概念有哪些?”“谁能说一下垂径的定理是什么?它应该怎样使用呢?”、“各位同学你们知识平分弦指的是圆的直径吗?并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谁可以知道在学习平分弦时所对的弧有几条?他们的作用有哪些?”教师可以利用渗透教学方法的启发性帮助学生与圆有关的一系列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圆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存在哪些圆形或者是圆在形成时经历的过程,理解各种与圆有关的概念,让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几何方式,圆属于一种轴对称的图形之一,无论任何一条直线只要能够通过它的圆心就可以被叫作圆的对称轴。教师还可以利用折叠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垂直定理。
        结束语:在教学中采用渗透的方式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化思想,应该采用学生比较喜爱的教学方式为依托,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活动内容,使他们可以在遇到具体数学问题时调动自身数学化思想,解决数学方面的各种难题,以此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以此促进学生的数学化思想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并且将其价值更好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言彦.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基于函数与方程“融合”的探究[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7(10):38-40.
[2]张红永.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宏观型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9(08):26-2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