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 韩威威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韩威威
[导读]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共用车、私家车等越来越多,致使对公路等交通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国新增了很多公路里程,这些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及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变高,其中,路基防护工程是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该项工程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道路的质量,所以我国应加大对路基防护工程技术的研究工作。
        中国葛洲坝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共用车、私家车等越来越多,致使对公路等交通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国新增了很多公路里程,这些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及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变高,其中,路基防护工程是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该项工程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道路的质量,所以我国应加大对路基防护工程技术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1市政公用工程路基施工特点
        路基是市政公用工程中最核心的结构,直接决定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对各环节的作业要求相对严格,其中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路基无法达到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导致返工并造成经济损失。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环境相对复杂,可能发生于成熟的城市空间、自然环境等区域,环境因素的变动也会对路基施工造成明显的影响。例如交通、人为活动及气象因素的影响。
        衡量市政公用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的指标主要有三,即强度、结构稳定性和水稳性。市政公用工程在投入使用后会面临较高的交通压力,路面荷载量大。因此路基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以应对来自路面的荷载,避免出现变形、沉降问题,同时有效应对地下水、地质变动等因素对结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长期受到水流的浸泡和冲刷会影响路基的强度,例如冬季常出现的道路翻浆、胀裂问题。这就要求路基具备良好的水稳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2市政公用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本工程道路全长约4639.779m,宽度约20m。作为一项新建道路,道路沿线经过旱地、农田,局部有道路、房屋,施工场地开阔,工程地下水位充足,水位在2.6~5.9m,主要是空隙潜水,渗透系数为22m/d。项目处于川西坝子平原区,高度从西北向东南降低,高差为-2m,相对高程为550m,为岷江洪冲积扇Ⅰ级阶地,表面土壤为灰黑色、灰黄色黏土,土质较为疏松,底部含有大量的卵石土。道路工程设计按照支路标准设计,交通等级为中级。道路横断面路幅的划分为一块板,整体上为6条车道,包括双向2车道和左右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宽度为3.5m。
        2.1施工准备
        在该工程路基施工开始前,应先认真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对线路的中桩进行交接,并复核所有GPS点位,在整条路线上做好贯通测量,复测线路上的高程、导线与中线,必要时,对水平点进行增设和复查,并绘制出相应的横断面。完成以上工作后,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核查,经核查确认无误后,开展现场放样与测量,准确放出中桩与边桩;(2)对施工区域内实际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进行详细的调查,若对施工有妨碍,应根据相关要求及时处理;(3)对沿线范围内存在的管线进行调查,确定管线的埋深与具体位置,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迁改,并设置好相应的标志;(4)根据工程施工具体要求修建必要的防排水设施,使永久性和临时性良好结合,以免现场积水影响正常施工;(5)在路基施工开始前,需将施工范围内存在的垃圾杂物都清理干净,并清除地面以下30cm左右的表土;(6)以施工现场具体情况为依据,编制合理可行的拆除施工方案,待方案经监理方审批确认合格后,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现行技术规范开展拆除施工;(7)现场施工作业应规范进行,做好对土方的调配,以有效加快施工进度。以上准备工作是保证路基施工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必须引起各方人员高度重视和严格实施。
        2.2路基挖方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路基挖方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在施工之前,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截水沟和排水沟能够正常工作,并且要重视防渗工作,对路基施工中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及时排除。在挖方工作中,要对周围的垃圾进行清理,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工作,避免发生多挖或少挖情况的发生。


        2.3路基的填筑以及压实
        第一,为了确保路基填筑的有效性,在对整条道路实施路基填筑之前要设定某一区段进行填筑试验,以此来确定路段的土质情况。在进行试验时需要先测量出松铺系数符合压实要求的技术指标,并且利用压实测试最终选择出最为合适的施工设备组合,从而更加高效、高质量的完成路基施工。
        第二,需要对原有地表实施清理,若是施工现场回填土方在80cm以下,先要对原地表面进行清理,之后对于土层进行翻松(一般在30cm),然后对其平整压实(要保证压实度≥93%)后进行填筑;若是施工现场回填土方在80cm之上,那么在挖除原有地表面之后将基底位置压实(要保证压实度>85%),之后在进行填土。可以对路基填方区域进行区块划分,分别为:填作区、平整区、震压区、检测区等等,在不同区块实施连续性施工。
        第三,在进行路基回填土方摊平时需要确保每层土要具有一个路拱,这样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路基的有效排水。同时要控制每层填土要超出标高之下路基宽度(一般每一侧要宽50cm左右),这样能够更好的提升路基边缘的压实度。
        第四,完成回填土方的摊平后要通过20t振动压路机进行多次碾压,首次碾压时无需振动,之后遵照从慢到快、从弱振到强振的顺序进行碾压,要保证每次碾压过程中轮迹能够具有0.4-0.5m的重叠区域,保证碾压的均匀性,不会存在碾压死角。同时要按照对应的频率进行压实度测试,将其报送给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2.4路基防护施工技术
        路基防护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除了要重视路基的强度以外,也要重视路基的稳定程度,这时,选择一些密度比较高的材料可以更好的保证材料的均匀性,材料更均匀就可以提高路基的抗压能力。此外,在修建路基时要考虑地下排水对路基的影响,对于路基除了压实程度以外还要保证路基的透水性达到一定的标准,使路基地下排水得以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对路基的压实度要进行多次测量,寻找一个临界值,保证路基透水性良好的同时实现路基压实度最大化。最后,还要随时对路基的压实度进行抽样调查,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地方要及时处理,总结路基压实度不达标准的成因,以防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优化路基的压实程度。
        2.5排水施工技术
        路基排水工作受到自然降水及地下水位的双重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专门的排水系统,避免雨水、地下水等长时间浸泡路基而影响道路强度及使用寿命。排水系统本身不能影响路基的稳定性,要求能够将路面积水彻底排除。常规的路基排水系统被设计为地上和地下结合的方式。其中地上系统负责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排除路面积水,避免大量积水从路面下渗至路基影响结构强度。而地下系统的设计需要结合地面两侧横坡边沟及流槽的特点进行,利用预制混凝土或现场浇筑混凝土隔离带的方式对雨水进行阻隔。地下系统可在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集水槽,辅助路面排水。沿路基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排水口,各排水口与排水沟相连通,以便将积水汇集输送至排水沟内。地下排水设施应严密无缝,防止地下水渗透对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例如,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施工路段,地下排水系统应设置渗水管或填充砂砾材料,以提高系统地下水排水能力。在挖方、填筑作业中,可在路基表面设置角度为3%左右的排水横坡,做好纵向排水工作,排水横坡的具体角度还要根据路堑断面形状、纵坡大小、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调整。注意施工现场散落石料、土料的清理,避免阻碍路基排水。
        结论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路基施工,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道路的质量和寿命。本文主要介绍了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方面的内容,能够对路基施工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对于提升道路施工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庆宏.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 (04):15-17
        [2]黄霖.研究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03): 18-19
        [3]顾正洲.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地产,2019(11):88-91
        [4]王兆宇.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10): 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