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吕焕然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吕焕然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管理工作的效果与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均有着紧密的关系。
        湖北光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管理工作的效果与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均有着紧密的关系。为了推动建筑工程顺利实施,必须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方案,进而提高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不过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管理效果并不理想,要求相关单位必须及时进行控制,避免对建筑工程产生不良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管理规范;管理水平
        一、建筑工程管理概述
        建筑业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21世纪以来,建筑业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各类技术和机械设备不断的更新,施工建设的管理能力也有所提升,中国的建筑过程技术以及工程项目的建造质量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一些大中型的建筑企业在市场上也有了更高的竞争优势以及市场占有的份额。然而,还需要清楚地看到的是中国在工程项目的建造施工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比较急需解决的缺陷。这些问题和隐患是会阻碍行业发展的,不利于建筑行业的进步。而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有效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和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所以必须要加强相应的管理工作。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2.1工程管理规范的科学性与完备性不足
        在我国,建筑项目规模的逐渐扩大与建筑工作的日益复杂,致使建筑业趋于科技化、机械化、工业化的成熟式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整体环境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为解决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各种管理上的问题,相关人员的管理技术与方式也应向专业化的方向转变,但由于建筑工程管理规范的不完备与不科学,致使这一转变并不能有效实现。建设工程中的管理问题有建材管理不当、施工设备使用与更新管理不当,施工技术应用管理不当等,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2.2法律强制性管理规章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阶段,有关部门就开始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设计与标准制定,虽然这些设计与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律强制性特点,但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内的专门性管理法律体系仍然是不健全的,并不能满足现时期建筑工程建设与使用的需求。在缺少国家性强制规范以及国际化管理标准与体系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整体的管理现状令人堪忧,致使建筑施工水平呈低下、落后的特点,建筑企业的效益得不到良好实现,对建筑企业的稳步发展造成阻碍,容易造成施工安全与质量问题,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效益流失与成本投入。
        2.3不安全建设行为被频繁实施
        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的建筑业,对国民经济与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是我国经济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就其发展现状分析,建筑行业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如一些建设有关人员在材料采购时,可能会因为工程效益而使用劣质、违规材料等,这些不正当行为的多样性与频发性为建筑工程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与问题。施工材料的不合规范使用,很有可能造成一系列问题并影响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小的影响可能就是质量不合格需重新进行小范围施工或工期延长等,大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建筑物施工与使用安全问题,甚至可能形成广泛性社会影响,为国家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2.4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
        管理人员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践行者,对工程项目标准与规范的切实施行有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因而企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使自身管理能力与时代化的施工需求相匹配,在工作中利用各种手段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目前来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基础素质与专业水平普遍低下,责任、安全、质量等管理意识不强,相关管理专业技能不先进,从而直接导致管理与工程目标得不到良好实现。
        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措施
        3.1提高工程管理意识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时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是建筑行业必备的硬性条件,企业首先要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抓起,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完善施工管理机制,并严格要求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落实到实际的施工工作中,只有从细节上进行管控,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质量管理,通过严格贯彻施工人员对每一项施工项目的执行力度,同时进行规范的操作作业,完成高质量施工建设。除此之外,建筑工程项目的直接负责人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需要深入到施工现场,进一步监督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与细节,主动履行个人的工作职责,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满足相关的硬性要求。
        3.2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保证高标准的安全施工目标是建筑企业争取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工程进度的核心环节,安全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综合性作业的过程中,内容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程度和评估能力以及管理力度,在众多行业中,建筑工程的建设需要强大的安全保障作为支撑,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同时也是企业之本,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一旦建筑工程出现安全事故,不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危及施工人员以及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影响甚大。因此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机制,需要结合多个维度进行考虑、分析,包括明确建筑安全生产的责任制,确保责任主体的作用,工程的管理人员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必须要掌握工程安全生产的机理,以及具备个人丰富的管理经验,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意识,才能够合理地发挥安全生产机制的作用,落实到实际的建筑安全生产中。
        3.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
        针对当前阶段建筑行业工程管理技术人才个人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水平存在差异的问题,建筑企业需要在后续引入技术管理人才的工作中提高入行门槛,招揽高质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参与到工程的建设中,提升建筑行业整体的综合水平。另外,建筑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参与建设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及技术指导,充分利用技术理论知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完善工程建设管理机制,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与专业高校合作,为专业的建筑院校的学生提供实操、实习的条件与环境,专业院校则提供更加专业的工程管理知识,为建筑企业通过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双赢的模式。
        四、结语
        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建造施工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施工的工期以及施工的安全,这些问题也都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所以必须要做好施工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金禹.浅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7 (14):243+247.
        [2]蒋俊.浅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科技风,2020(08): 132.
        [3]李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22):258.
        [4]余前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2):195-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