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郑鹏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期   作者:郑鹏
[导读] 由于我国公路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摘要:由于我国公路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结合公路路基施工现状得知,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影响公路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为了保证公路路基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本文深入探讨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质量控制
         在公路建设中,路基工程的质量决定公路的稳定性,同样也是确保日后行车安全的根本。因此,必须要对路基施工期间的工艺水平展开了解,不断的探寻更加高效的施工工艺,才能够确保路基工程的施工效率、公路的整体质量获得全方位的提升。
         1路基质量在公路施工中的重要性
         1.1施工过程复杂
         公路的修建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复杂工程,它的质量依赖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路基的最终建设效果。由于路基修建的范围较大,再加上岩土内部结构复杂多变,施工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实施方案,再加上天气、水文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突发情况影响路面修建质量。因此,路基的修建作为公路的施工基础,施工人员必须重视起路基的质量,灵活调整方案以及应对措施、减少在修建过程中意外的发生。
         1.2路基质量关系到路面坚固程度
         首先,打好基础是保证公路质量的关键所在,稳定性强、坚固结实的路基能够支撑起路面结构,不仅能够提高路面整体的强度、有利于公路的畅通以及居民的出行安全,还能够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减少不必要的损坏以及财政支出如路面的维修费用等;相反,若路基的施工质量低劣、尚未达到合格的施工要求,不仅会导致路面塌陷、变形等意外情况的发生,还会出现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公路的保护以及维修费用支出巨大、阻碍交通运输甚至威胁居民的人身安全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2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2.1测量工艺的有效控制
         必须要将设计图纸上的要求以及相关的规定标准作为依据,对施工线路等内容展开精准的测量。测量的内容主要包含横断面的设计、绘制路线、测量控制桩以及核对水准点等。测量工作人员必须要将收获的测量结果以文件的形式上报至主管部门审批,在审批合格之后,才可以依据测量结果展开施工工作。在开展测量工作前夕,需要对测量仪器检查,只有检查合格的仪器才可以投入至测量工作当中。测量工作人员还需要尽可能多次展开测量,将测量的误差范围进行管控,促使其能够与施工的需求相符。
         2.2挖方工艺的有效控制
         在完成测量工作之后,便需要开展挖方工作。主要是对路基的截水沟以及排水沟进行挖掘,并且将截水能力、排水能力的通畅性进行保障。之后,需要对四周的土壤成分、地质构造勘察,再展开路基的防渗漏工作。如果在挖方期间发生渗水、漏水等现象,将会对四周的建筑设备产生巨大的影响。另外,施工队伍在进行挖方前,应该对周围可能影响到挖方工作的障碍物展开清除,从而保障挖方工作不会受到外部、周围的任何影响。通常主要采取分层挖掘的方式来进行挖方,主要利用人工为辅、机械为主的形式开展。如果在进行挖方期间碰到地质成分以及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应该适当加大人工的挖方工作,从而确保挖方的进度能够与实际的施工需求相符。在挖方的开展顺序方面,应该采取由上至下的方式,对较高平面的地段首先展开施工,并且从较大坡度的位置开展。在施工期间,如果土质发生了改变,必须要将施工方案作出调整时,应该在获得上级批准后才可以开展。
         2.3路基填料施工技术的要点
         挖方之后的环节就是施工填料,路基填料这个环节对整体工程也是极其重要的。

在操作之前要参照公路的级别和施工的具体要求,对填料的原料、数量、工程措施等进行确定,同时,操作的具体标准必须遵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规定。另外,基于各种填料的性质不同,选择填料的标准应该根据路基基础的强弱度进行抉择,并且要遵循CBR的检测值最后确定路基填料的标准。路基施工的技术指标是很严格的,如果路床的深度距离路面0.5m的范围,那么路基基土的CBR值就不能超过8的范围。由此可见,在路基填料的的施工中,每个环节的操作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规范的标准,确保路基填料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指标,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另外,一旦出现填料质量和工程整体的规定不符合的情况,就要毫不含糊地立刻终止施工,及时选用质量和指标符合要求的填料。通常情况下,颗粒体积大的粉煤灰是路基填料的首选材料,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对提高路基的整体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2.4路基压实技术
         压实施工前必须清除石头和其他碎屑,以确保施工现场适于施工,并确保建筑材料的湿度和性能指标达到施工要求。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确保材料运输的及时性和一致性,不应影响施工进程。分层填料时要及时合理调整铺筑高度,注意铺路高度和压缩层厚度,合理调整占用层的数量;此外,为有效提高公路交通密度,宜选择分层碾压方式,按照先两侧后中间的顺序进行碾压施工。
         2.5路基排水技术
         地下水和地表水是影响公路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路基施工中,必须进行排水和水监测工作。应合理地选择施工材料,以确保其含水量符合标准。如果材料含水量较大,应更换材料或是对其进行脱水处理,避免指标超标。要明确水源与水量。公路路基中的水主要是地下水和地表水,排水系统也应分为地下和地面排水系统。其中,地表排水大多利用施工区域的现有排水沟或新挖排水沟进行排水。在挖掘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控制挖掘深度,合理选择挖掘方式。通常采取人工与机械设备同时挖掘的方式,先用机械开挖,预留5~10cm的深度,再进行人工修整,有效提升边坡排水沟的稳定效果。挖掘排水沟时应根据线路配置,确定具体的挖掘地点,以确保工作效率。公路的纵向边坡与排水沟的纵向边坡相吻合,才能确保水流通畅。施工人员必须确定水沟底部的高度,及时运走挖掘出的土,避免影响公路排水系统的效果。如果侧倾角和施工区域的水太多,应使用水泥砂浆或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加固排水沟表面。此外,在路基土质松软或填料含水量较大时,应对排水沟进行加固处理,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2.6路基防护施工技术
         路基防护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除了要重视路基的强度以外,也要重视路基的稳定程度,这时,选择一些密度比较高的材料可以更好的保证材料的均匀性,材料更均匀就可以提高路基的抗压能力。此外,在修建路基时要考虑地下排水对路基的影响,对于路基除了压实程度以外还要保证路基的透水性达到一定的标准,使路基地下排水得以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对路基的压实度要进行多次测量,寻找一个临界值,保证路基透水性良好的同时实现路基压实度最大化。最后,还要随时对路基的压实度进行抽样调查,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地方要及时处理,总结路基压实度不达标准的成因,以防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优化路基的压实程度。
         3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工程不仅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在更大程度上也代表着我国发展的繁荣程度。保障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与质量是每一个公路工作人员一直以来的使命,所以做好路基防护工作就是公路工程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加强对路基防护工程各类相关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想要发展必然要走的一步,并且在实际施工中,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来选择适宜的路基防护技术,只有不断的深入研究,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才会更加迅速的发展,甚至最终走出国门,站在世界的顶端。
         参考文献
         [1]丛鑫.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核心要点构架[J].中国标准化,2018(24):124-125.
         [2]孙建亮,刘爱军.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16):6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