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与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期   作者:董纪忠
[导读] 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前进。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前进。高层建筑中,给排水工程采用的计算方法以及基本理论均和多层建筑有较多的相同点。由于高层建筑的层高多、结构相对繁琐,其给排水施工技术在广度、深度上均要高于其他不同的给排水工程。高层建筑中安装的排水设备,往往需为很多人提供使用。为确保给排水系统能够有序地排水、利于维修以及安全供水,我们应当为高层建筑提供可靠的给排水系统。另外,排水管道中潜在的通气问题也可有较好地处理。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对策
         引言
         由于高层建筑对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其所需的给排水设计规模也较大,因此在实际的设计与规划阶段更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与规范,以免在工程过程中产生技术上的问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提升系统的质量与性能,以确保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用户的使用要求。
         1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层数越来越高,且内部结构复杂,相关设计部门应当综合考察建筑内外部环境,融合科学的消防设计理念,以提升高层建筑消防给排水的质量和安全。由于高层建筑层数高、人员多,因此就需要足够的水资源供给。受传统设计理念的影响,部分设计人员还在沿用老旧的设计思路进行给排水设计。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多样,这种情况下设计出来的消防给排水系统,并不能很好地起到保护高层建筑安全的作用,还会引发出一些不安全事件,如果发生火灾,落后的消防系统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在前期给排水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高层建筑的用水量参数,设计适宜的排水系统方案。而就给水方面而言,其设计应在确保水量充足的基础上,加强对给水系统供水压力参数的重视,以防水压不足,导致高层部分用水困难。现实工程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过于自信地相信水管的质量,没有进行供水管网泄露和强度测试,施工过程中又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意识,没有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管网压力测试。部分设计师通常不重视泄压阀的设计,一旦泄压阀在使用中出现泄漏问题,火灾发生时,短时间内救火用水就不能运送到火灾发生地,影响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
         2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解决对策
         2.1设计方案的改进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设计方案的改进主要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节约效率,节约建筑工程的成本,主要包括了:给水方式、水的压力以及相关的给水加压设备。在给排水工程建设之前,要充分考察水分区,保证配水设备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对于一些高层项目的给水管,在设计限流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保有效的水压数值,一方面要减少因水压过低而引起的供水质量下降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水压过高而导致的设备损失消耗过快的问题。如果,水压过大,还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设计师要结合建筑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对其减压装置进行合理统筹和配置,在相关限定值范围内对水压进行局限,从根源上对超压出流问题进行遏制。在设计方案改进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从根本上对相关的方案进行改进,并且,还要保证其合理性以及科学性。有效利用供水压力,采取分区供水方式,在实际的市政水管网分布中,传统的给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高层建筑的需求,所以,应该积极的进行分区供水的方式,保证供水的效率。设计人员应在对相关设计规范进行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排水方式,做好排水管道的平面布置工作。
         2.2设置消防水池,改善消防排水设计
         科学的消防系统方案设计为火灾的控制和消灭提供了基础性支持,消防设计应以国家标准要求为准则,并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建造,科学布置消防数据参数。科学安排消防水池的位置,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消防水池的存水量就可以供应救灾用水量。

在建设消防水池之前,应综合高层建筑的面积和周围环境,然后科学预算出消防救灾所需的用水量,再确定消防水池的大小,科学设置消防蓄水池的容量。当进行消防救灾时,如果水压供应不上、其他水源又不能在短时间内运送到现场,消防人员就可以通过水泵抽取池内的存水对高层建筑进行灭火工作。与此同时,设计中还应将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管道分开设置,适宜安装区域集中室内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并设置消防水池。为了方便养护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优化地下消防池的设计,完善各项设施的安装,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地下空间。另外,设计人员还应安排好管道疏通和清理工作,避免因排水不畅,导致建筑底层存水。
         2.3优化设计排水管道
         (1)合理选择设计方式。在高层建筑排水管道设计中,要合理采用分流制或合流制的方式进行设计,即根据废水性质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排水管道将其排出,或将废水与雨水管道系统设计成合流形式。在设计中要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合理选择排水管道设计方式,具体如下:对民用建筑应采用分流制进行设计,将生活污水与雨水分开排放;对工业建筑可采用合流制,将轻度污染的生产废水、污水与雨水合流排出。若废水、污水污染较重,则应当对其进行单独处理。(2)排水管道布设。在室内设置最短距离的排水管道时,不允许留下变形缝,以便于建筑物排水系统维护;在布设排水管道时,管道与管道之间、管道与墙体之间均要保证一定距离,预先在墙体、楼板上设置孔洞,方便管道竖穿;在排水管与排水管端部的连接位置,应采用弯头进行连接,弯头弯曲度为45°。(3)通气管道系统设计。在排水管道设计中要根据管道内气流压力情况选择通气管道系统的通气方式,保证通气管道能够降低排水中的空气压力,具体包括主通气管、专用通气管、结合通气管、伸顶通气管等设计方式。
         3.4采用节水能力较强的器材以及配件
         国家也正在推行绿色环保的给水管道材料,例如:铝塑管、钢塑管、PE管等新型材料,保证生活用水的安全。所以,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时,要尽可能的多使用节水型器材以及配件,不仅具有良好的美感,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同时,还能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在厨房、卫生间等用水量比较大和水压超标的配水点等空间内安装节能节水型水龙头,对用水量进行控制,减少水资源的无故流失。传统的水龙头普遍存在漏水、渗水等问题,并且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容易损坏,一旦损坏,将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因此,应该采用新型的节水龙头,例如,重启水龙头,该种水龙头具有防溅效果,节水效果良好;再如,陶瓷阀芯水龙头,在静水压力相同时,其节水效率高达30%,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的节水龙头,例如感应式水龙头、自闭式水龙头等。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现代社会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此种发展背景下,需要对高层建筑技术进行研究,特别是其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更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便为人们带来更优质的服务,提高其满意程度。因此,要求相关的设计工作者能够依据高层建筑的实际条件与情况,在遵从相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设计出优质的给排水工程方案,以便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灿.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1):195-196.
         [2]杨滔.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65.
         [3]王舜.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化工管理,2018(23):43.
         [4]王丽,赵越.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8(4):208+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