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雷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建筑业需要一定的检测机制来对质量进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在实验室内部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方向,对于建筑工程能否验收合格有着重要影响意义。本文基于实验室中进行内部审核的流程,将目标定位于建筑工程下的质量审核,通过对流程的详细研究,探索内部审核在检测领域中的意义,最终和管理评审进行两者实质性的差异分析,对实验室内部做出基础理论上的管理探讨。
关键词:质量检测;内部审核;纠正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建筑行业最为关注的一项考核内容,质量决定了业主的购买欲望和使用中的实际用途,体现出建筑厂商的相应建造能力,将我国的经济水平也有所侧面展现。建筑质量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检测,检测过程是通过建成的构筑物进行监督、保障、判定等步骤,对其整体的性能和质量给出系统化审核的重要方式。为了保障在实验室内部对建筑施工的质量有所体现,需要在实验室中将内部审核机制做好高效管理,确保内部审核有其准确运作特性。
1.内部审核概念及意义
对于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步骤来说,进行实验室中的内部审核有其必要性,内部审核审核出的质量结果,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建筑施工的规范化程度,进而影响到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需要进行返工。内部审核能够将质量的审核标准细化,对审核结果的评定有重要影响意义,内部审核确定了实验室测定质量的计划安排过程中的实施情况,该安排是否有效将施工中的质量评判达到了预期中的检查标准。总而言之,内部审核进行的审核是将实验室中得出质量数据这一过程进行有效审核,确保是在目标明确、系统清晰、独立审核基础之上做出的最终建筑施工质量评测结果。
2.内部审核的流程
2.1进行内部审核前的流程准备
进行内部审核前首先要制定出内部审核的计划,这一计划往往是根据该质量评测实验室在本年度初期所做出的年度计划来分析、制定而出的,作为年度计划中的细节展示,很好的将审核计划中的成员、限时、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等方面制定出来;其次是确定好相关的内部审核人员,计划中仅仅是暂定人员,具体组织人员要要通过具体框架来安插最为合适的人选,选拨阶段对专业知识、相关经历等因素进行考核,人员在协调配合中,专业、高效进行内部审核。
2.2内部审核中的总体项目内容
前期准备进行完毕,需要对审核的建筑工程质量评测内容进行分析,实验室内审的日常工作中,主要面向内部检测中所碰到的一些问题,比如现场建筑施工中的一些需要检测的材料,或者是某种施工工艺需要进行检测检验,将待测样本带回到实验室,相关内审人员针对样本具体分析,使用针对性的检验检测手段,去检测它的实际质量情况。内审工作从业人员针对内部这些检测步骤进行审核,在检测中应保持相当严谨的作风,并且针对具有异议的重大建筑质量内审事件,要充分做好内审流程环节,确保内审检测结果真实有效。
2.3进行内部审核后的结果评价
内部评审将各类资料证据进行收集后要做好归纳整理,经过规定下的反复对比,确定出不符合项目,进而编写报告来将不符合项目提出,在和被审核方的详细沟通下确定不符合项目确实存在,即为认可了不符合项目,确定好该项目所发生的部门,做好权责划分。将审核的结果进行汇总,提出报告时将结果进行有效分析,针对本次管理体系中出现的漏洞,做出评价和改进方案。本次内部审核需召开一次会议,将审核结果发布。
2.4审核纠正措施的制定与认可
内部审核结束后,内审人员应针对审核出的具体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在发现了本次内审中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时,应及时给予纠正,并提出相关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提出前,应首先将发生此次问题原因找出,并避免日后出现类似问题,然后再针对此次质量评测管理中的问题做出纠正措施。讨论后得出的纠正措施是模拟的解决方式,如想通过该纠正措施,应将各项数据的整理以及纠正措施的建立过程进行充分阐述生成报告,报告内容应及时上报给审核组长[1]。
2.5进行对内部审核报告的编制
最终内部审核结果应得到审核报告,该报告是由内审小组的组长来做签发,证明该报告具备真实、可行性,并在组长的监督下切实完成。报告内容应该包括的有前期的内审人员资质评定、对质量检测管理中所用到的具体方法、内审的流程是否符合规定等。最重要的内审报告内容是本次管理中出现问题是何原因导致,具体的项目解决办法、针对该事件需要日后做出何种改变,这些内容的呈现需要内审小组组长和成员之间进行多次研讨,最终制定出相关内审报告内容。
2.6跟踪检查内部审核方案落实
实验室内部审核的是现场所做质量检测实验有无问题、内部资料制作有无问题、使用到的检测方法有无问题、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政策等,因此当审核报告中提出的纠正措施得到实践后,内核小组还应对纠正的过程进行项目跟踪,确保该措施能够被实际运用到管理改进中,并对其过程起到监督作用,被审核一方改进了审核报告中所批示的纠正内容,并在一段时间内有了较好改进,则视为内部审核过程结束。
3.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两者差异性区分
3.1两者最终目的有差异
内部审核针对内部质量测试的管理进行审核,而管理评审则是对质量测试的管理体系分别进行了现状评审和其适应性的评审,所以两者存在目的性差异。首先两者的最终目的存在差异性,内部审核是对实验室内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下的质量测评结束后,对该过程的全流程进行审核,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规范的管理方式疏漏,对这个管理体系中的合规、合法进行审核;管理评审更多的是面向于这个体系下的管理制度将对环境有何影响,是否较为适用并具备有效性。
3.2两者参与者存在差异
在对建筑进行工程质量检测中,实验室环节应对审核的参与者进行选择。在内部审核中的组织人是负责进行质量管控的总负责人来担任,具体的执行人员务必选择较有经验、专业性强的人员来担任,另外要注意避嫌原则,参与内审的执行人员不应是进行了该质量检测项目的相关人员或亲属,实施过程中不可与被审核部门人员交往过密;管理评审中的组织人员是实验室的总管理人员担任,保证了评审的权威性,执行人员的选择是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负责本次建筑质量检测的主要管理人员[2]。
3.3两者数据依据的差异
另外两者的数据来源依据有所不同,数据是进行审核或评审的重要基础依据,缺少了数据支持下的内审报告将是不具备实际意义的一纸空谈。内部审核的数据来源自实验室的相关规定和行业守则等作为规范性的参考数据,将规范制定完成,再与实际质量检测中发生的管理体系进行对比,得出不规范性的本次管理失误;管理评审主要的数据来源是涉及到本次质量评测中的相关人员是否达到了心理预期,注重的是心理感受。
3.4两者相关程序的差异
内部审核的程序是基于全年审核标准来确定本次的审核计划,通过原本的审核机制所流传下的内部审核系统方法来针对本次的内审过程进行现场审核并得出不符合体系管理的相关证据;管理评审的程序流程则是直接由实验室管理者开会确认,针对各方收集来的信息做出质量管理体系中能够将有效、适应等问题进行处理的对策。
3.5两者输出结果的差异
在进行内部审核时,内审人员需要对本次质量检测中所有的部门及信息统一规范下收集,并作出不符合管理体系下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是由整个内审小组一致讨论通过的,并在制定出审核报告时将纠正措施公示,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后,将纠正措施进行实施阶段,并对过程监督;在进行管理评审时,常牵扯到关于各部门的文件和职责等的调整,这对于整体计划系统来说有着重要启示意义,这是将质量的管理体系进行了充分整改,保证过程有效。
3.6两者作用时间的差异
最后,两者在作用时间上有所差异。内部审核想要发挥作用,是在全年的审核计划之中摘取出了这一部分或是当外力因素导致的质量测定结果遭到质疑、投诉等情况下需要进行的紧急内部审核;而管理评审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制度规定下的每隔多久就要进行一次管理评审,需要严格按照此规定执行。规定中每年由实验室的管理者带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评审,作用的时间在内审结束后开展较为妥当,另外在外部环境有了较大改变时,也应及时召开评审会议,来对紧急情况做出积极、及时响应[3]。
结论
综上所述,内部审核在实验室中进行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检测有其独到之处,在实验室的内部管理中应加强对其管控力度,确保内部审核过程不出错。实验室检测质量是其运作中的重要一环,对内部审核要增强结果输出的准确性,管理人员对审核过程严格把控、充分重视,过程中及时发现审核问题,并将问题汇总统一讨论解决。因此要在管理体系中加强对质量关口的内部审核制度落实,确保该体系能够在高效实验室管理下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高金伟.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0):107-108.
[2]李海新.影响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相关因素与防范策略分析[J].河南建材,2020(02):44-45.
[3]刘硙.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内部审核[J].中国标准化,2017(02):9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