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敬润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植物的色彩搭配是园林建设规划中的关键性环节,也是对园林建设水平的最直观体现。本文将以彩叶植物为重点,从色彩分析与植物配置应用两方面对其在园林建设规划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工作思路,仅供参考。
关键词:彩叶植物;色彩类型;植物配置
引言
为了满足不断提升的城市化建设水平对园林景观色彩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园林彩叶植物的搭配工作逐渐受到园林设计者与建设者们的重视,颐和园、避暑山庄等我国经典园林设计成果也成为其参考与借鉴对象,也因此使得园林彩叶植物的色彩分析与植物配置等方面的研究正在不断推进。
一、园林彩叶植物的色彩分析
(一)色彩来源分析
植物内普遍包含叶绿素、花青素与类胡萝卜素等多种色素细胞,植物所呈现颜色也是由于此类色素细胞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比例不同的原因形成彩叶。具体而言,影响彩叶植物具体颜色的主要因素包含以下几点:第一是光照因素,由于部分植物的叶绿素在强光条件下容易受到破坏,由另外两种色素细胞取代,所以往往形成彩叶,且阳光越充足颜色越鲜艳,此类植物包括红桑等;第二是病毒因素,部分病毒并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只是对植物颜色产生影响,形成彩斑与条纹,这也是科技工作者进行彩叶植物培育的方式之一;第三是季节因素,春夏两季植物体内往往叶绿素含量较多,所以植物呈绿色,而在秋季时受低温影响使叶绿素合成受阻,含量降低,所以变成由类胡萝卜素主导的黄色、红色。
(二)色彩种类分析
彩叶植物的色彩变化多种多样,将其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有助于加深对其理解程度。具体而言,可按季节分类,即可按照植物颜色显著变化的季节分为臭椿、五角枫等在春季新生时表现出不同叶色的春色叶类,火炬树、银杏树等在秋季即将落叶时表现出不同叶色的秋色叶类和紫叶李、金叶女贞等常年表现为非绿色的常色叶类;可按色素种类分类,包括黄(金)色类、橙色类、紫(红)色类、蓝色类以及同时表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多色类,且每色类下又细分为多种微差别的小色类,如棕色、橙黄色等;也可色素分布分类,即按颜色分布情况进行分类,包括只呈一种颜色的单色类、两种颜色的双色类、以及斑叶类、彩叶类、镶边类等[1]。
(三)四季变化对色彩影响分析
由于部分彩叶类植物的自身颜色会随着季节的更迭而不断转换,所以若充分利用此类植物的季节性颜色变换,则能够有效延长园林植物观赏期,进一步提升园林建设的绿化质量与观赏价值。一方面是叶的变化,叶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部分,对彩叶植物的叶子部分颜色进行良好控制是提升植物观赏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种类植物的叶子颜色能够为园林设计来不同感觉的景观效果,强烈或淡雅,热情或宁静。在此项内容中需要结合彩叶植物本身属性的不同以及颜色的季节性变化进行适当规划,以此提升美感。如叶片按色彩进行分类可分为随生长周期变化类型以及始终保持其他颜色类型,其中前者是大部分时间为绿色,只在发新叶时与落叶前为其他颜色,如银杏、重阳木等;而后者是始终表现为其他颜色或在绿色叶片上伴有点状、线状、块状花纹,常见有沙枣、紫叶李等。另一方面则是花果的变化,花果则是指彩叶类植物的花朵与果实会产生不同于绿色的颜色变化,且各种类植物的划过变化也各有不同,此类型常见植物包括观花乔木、观花灌木等。
二、园林彩叶植物的植物配置应用
(一)明确彩叶植物配置原则
在园林中进行彩叶植物配置应当以一定原则为基础进行适当配置,在此类原则的作用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园林彩叶植物配置达到实用美、形式美等效果。具体配置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适应性原则,园林植物的本质仍旧是植物,不同植物生长对所生长环境的水分、土壤、光照等条件的需求也各有不同,而保障园林植物具有现实意义的根本保证就是需要植物能够正常存活,所以应当以园林建设地的大环境为基础筛选出可供后续进一步选择的彩叶植物种类,并根据园林的相关建筑规划如墙面高度、水源分布等内容进行植物的进一步分配。例如为充分展现金叶女贞的色彩美,应该将其种植在具有全光照条件下的园林位置中,否则其彩叶将恢复为绿色,失去种植意义与园林效果。
第二是功能性原则,功能性是园林彩叶植物的另一大重点,园林植物除观赏作用外还具有遮荫挡阳、调节温度、降低噪声等作用,是提升园林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在保障彩叶植物在具有一定观赏性的前提下还具有相应的功能性,以行道树为例,此类树木种植于道路两旁,因此需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干性强的植物,如银杏、枫树等。第三是观赏性原则,对于此原则地践行,一方面要注重对于植物色彩、高度等属性的控制,如红黄蓝或橙绿紫的相互配合,形成明暗、冷暖对比提升观赏刺激感,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地形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园林综合设计,如对于墙壁的垂直绿化应选择扶芳藤等判罚类植物、地被绿化则应选择红叶小檗等灌木类或藤本类植物,以此形成一套完整的园林绿化系统[2]。
(二)选择彩叶植物配置方式
由于彩叶植物本身色彩明艳,所以具备较强的观赏性价值,但为避免游客长时间游览中由单一类型的植物配置方式所带来的审美疲劳,所以各园林应采取多种配置方式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彩叶植物种植配置,以此丰富园林景观设计。具体配置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首先是孤立栽植,由于彩叶植物色彩艳丽,具备一定的独立性观赏价值,所以可将某类大型彩叶植物作为中心景观处理,并配以若干小型绿叶或彩叶植物相点缀,起到引导视线、指引方向等作用,此类大型植物的筛选要求是树冠高大、树形丰满,且往往种植在草坪当中。其次是组团栽植,组团种植的种植对象往往以灌木类花卉为主,通过不同种类花卉或同种类花卉不同颜色的相互配合,达到较优的搭配效果,同时由于组团栽植类植物的枝蔓较多,可塑性较强,所以也可以将其整体外观修剪成球形、企鹅型等多种外观形状,另外还要注重对于彩叶植物背景的搭建,较为鲜明的背景衬托能够使彩叶植物的观赏效果提升一个档次,以上海敬润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所承包园林建设往往在组团栽植的彩叶植物后方种植绿色乔木作为背景板,并对彩叶植物做出一定前景处理、辅以地被植物,以较强层次感突出彩叶植物的重要地位,以此提升观赏性。最后是片植,是指将三角梅一类的灌木类植物进行成片栽种,若将此类栽种方法应用至园林景观设计的彩叶植物规划活动中,就是对于部分草坪、坡地等美化性种植,一般而言适用于片植的彩叶植物包括金叶榆、黄金槐等,需要注意的是,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彩叶植物的疏密规划与品种规划,尽量避免由于品种混种造成的杂乱无章,且要着重注意对于片植类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三)规划彩叶植物季节性应用
由于不同季节条件下,人们的观赏意愿与喜好以及植物的生长特性限制,需要以彩叶植物的不同色调为主题进行园林景色渲染。在春季应用方面,春季作为冬季过后的第一个季节,具有万物复苏的美好寓意与作用,所以设计者们大多在此季节中进行彩叶类植物培育,尽量以具有青春朝气、蓬勃生命力的彩叶类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主角,如以绿色为主要基调,并配以夹竹桃、玉兰等淡色植物与雏菊等红色植物,以此突出春天繁花似锦的主体;在夏季应用方面,由于夏季气温较高,游客们心境较为浮躁,所以为表达宁静清凉的主体,应尽量避免红紫类暖色调彩叶植物的种植,而是要以青色、蓝色等冷色系花卉作为主要植物类型,同时由于夏季条件下植物生长过快,观赏周期较长,所以要格外注意对于彩叶植物的修剪工作,使其始终保持较高的欣赏价值;在秋季应用方面,在我国农业社会思维的影响下,秋季往往暗含着丰收的喜悦心情,所以在园林植物规划时,应该挑选部分在秋季时颜色为金黄色的彩叶植物进行种植,如银杏、五叶地锦、火炬树等;在冬季应用方面,由于冬季颜色较为单一,在冬季绽放的彩叶类植物也较少,所以同样可以针叶树木的绿色为主要色系,包括松树、柏树等,给人以心灵慰藉[3]。
另外,还要注意对于彩叶类植物与常绿类植物对于季节变化的不同反应进行合理搭配,具体而言是指在秋季节时除部分特殊植物如梅花等,大部分阔叶落叶林与灌木、藤木类彩叶植物大多开始凋落,至冬季到来时完全失去色彩,因此需要进行一定比例的针叶林种植,通过松树等常绿型植物使园林在冬日时也保持一定观赏价值。
总结:总而言之,通过对园林彩色植物的来源、种类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对具体植物配置应用的原则、方式等内容进行梳理,有助于相关从业者加深对于园林中彩叶植物的深层次认识,并通过以上内容对园林彩叶植物规划做出更合理设计,不断提升园林景观质量,为游客与居民提供良好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汪士琦.浅谈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16):1.
[2]楼开达.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9(05):57-58.
[3]董敏捷,王薇.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与色彩类型分析[J].现代园艺,201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