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形势下蚕桑产业发展思路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邓英
[导读] 摘要:我国的桑蚕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是我国对外型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  四川西昌  615400
        摘要:我国的桑蚕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是我国对外型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新一代一路的提出,桑蚕产业在对外型产业中的地位更高了。但是目前出现了许多新兴养殖桑蚕的国家,对于我国桑蚕产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再加上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现代科技化的农业时代,但是我国桑蚕产业却发展缓慢,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就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结合目前现代农业形式,探讨在现代农业形势下我国的桑蚕产业应该如何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路。
        关键词:现代农业;桑蚕;蚕业发展;思路探讨
        前言:目前我国的桑蚕产业机械化程度还不是很高,有很多地方还是需要很多的劳动力,效率比较低下。目前我国的农业正在朝着科技化发展,尽量实现全机械化,减少劳动力,增加科技型人才,有效率并科学地进行农业养殖。现在全球的桑蚕养殖的机械化程度只能算是中上等水平,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比如说日本,日本的桑蚕养殖机械化程度较高,桑蚕养殖产业在国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也应该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改变目前桑蚕产业的发展,提高效率,科学养殖。
        1 桑蚕产业国内外现状
        我国目前桑蚕产业的机械化程度高于这些东南亚国家和古巴、印度,但是还是远远落后于日本的桑蚕产业。对于桑蚕产业的国内外现状进行分析,找到我国桑蚕产业的不足,探讨如何在现代农业形式下发展桑蚕产业。
        1.1国外桑蚕产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外一些桑蚕产业比较大的国家有古巴、印度、巴西和一些东南亚国家,虽然这些国家的桑蚕产业的规模比较大,但是仍然是使用传统的生产方法,机械化程度很低,所以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是太高。因为其大多采用的是传统手法,生产的产品比较粗糙,比较单一,只能以价格取胜。目前日本的桑蚕产业的现代化程度最高,处于一个领先的水平,最多的时候,桑蚕产业占日本总出口额的60%。日本对于桑蚕产业不断研究一些引得科技用于桑蚕产业,对于桑蚕产业非常重视。所以我国也应该把桑蚕产业进行现代化发展,赶上现代农业发展这个大环境,进行科技化、科学化的发展桑蚕产业。
        1.2我国桑蚕产业的现状分析
        1.2.1我国桑蚕产业的规模分析
        我国的桑蚕生产规模很大,遍布我国28个省,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华南和华东地区,桑园的总面积有一千多万亩,每年的桑蚕的生产达到六七十万吨。虽然我国目前的桑蚕生产规模很大,桑园的总面积也很大,但是我国桑蚕的分布比较零散,总体规模很大但是个体规模很小。由于单个规模很小,有很多都是个体户养殖,机械化生产无法得到实现,桑蚕的质量就很难达到统一标准。所以目前我国的桑蚕产业的发展应该集中化,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实现机械化生产。所以根据我国农业部的指示,我国的桑蚕产业应该减少东部地区的生产,稳定中部,向西部进发。
        1.2.2我国桑蚕产业行业人员和机械化生产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桑蚕大多为个体养殖,没有进行过具体的学习和培训,很多都是小学毕业和初中毕业的农民,很多桑蚕的知识都是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得来的。所以我国桑蚕平均的生产量很低,桑蚕的行业人员很难解决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一些桑蚕的病没有有效的治理手段。目前从事桑蚕行业的研究人员也比较少,没有一些有效的研究成果,导致桑蚕产业生产率很低,发展很缓慢。目前桑蚕生产分布比较零散,使用的面积比较少,利用率比较低,所以几乎没有机械企业愿意研究和生产桑蚕产业所需要的机械。大规模桑蚕生产也比较少,所以也很少有大型桑蚕行业的大机器。
        2我国桑蚕产业在现代农业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思路
        我国正在向现代化农业的方向进行发展,实现农业种植的数据可视化,一键智能化。

减少农业生产中所需要的劳动力,增加农业型高端人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尽可能实现全机械化,全智能化生产。但是我国桑蚕产业的机械化程度很低,行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也比较低,远远没有实现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标准,所以针对桑蚕产业在现代农业形势下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思路。
        2.1目前我国桑蚕行业的人员专业化程度现状和解决思路
        由于我国的桑蚕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以有很多农民也具有桑蚕养殖的技术,自己进行小规模的生产,采用传统的养殖方法,几乎没有机械化生产。针对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病无法进行彻底的根治,只能采用传统的治疗手法。对于桑蚕的生产中的时间、湿度等都是大概,没有具体化细致化的一个标准。目前从事桑蚕行业的科研人员也比较少,所以很难像日本那样几年就可以提出某种病害和生产方法的改进,发展比较缓慢。我国目前应该对桑蚕的行业人员进行桑蚕知识的系统性学习,组织桑蚕养殖人员主动的改进目前的养殖方法,对桑蚕生产人员进行技术补贴,教育补贴。增加对桑蚕的重视程度,增加桑蚕生产的专业型人才,努力向现代化农业的方向发展。
        2.2我国桑蚕生产机械化程度现状和解决思路
        我国目前的桑蚕生产的总规模很大,但是个体规模很小,所以很难实现机械化生产。桑蚕生产的个体户不会为了这一点产业去花大价钱购买一台机器,并且由于自身规模很小,没必要使用机械化生产。所以国家应该针对这种情况进行集体化生产,把桑产生产的个体户进行集中起来,方便机械化生产。目前由于机械使用率低,也很少有机械厂家愿意生产桑蚕专用机器,这样就提高了机械的使用率。有些地方桑蚕生产已经有了很悠久的历史,从事桑蚕生产的人员较多,国家更应该加大桑蚕产业的发展,进行集中产,使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思路,招揽专业性人才,让当地更多的学生愿意从事这一行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实现集中化生产,增加专业性人才,才可以使桑蚕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的效率。
        2.3我国桑蚕生产标准化和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目前不管是哪个行业实现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实现标准化才可以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日本虽然桑蚕生产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都是机械化生产,产品的质量比较统一,产品符合国际标准,所以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会比较高,所以实现标准化生产时很有必要的。我国目前桑蚕生产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很难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出去。所以实现了统一生产和机械化生产之后一定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包括中间的一些时间、湿度、温度等一些参数,实现标准化生产。
        3如何实现桑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任何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被社会所淘汰,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的进行改进。桑蚕生产也是这样,在目前现代化农业的形势下应该及时的进行改进,不要再坚持老一套的生产方式。古老传承下来的生产方式是一种文明,应该进行保留,但不应该成为桑蚕生产的主要生产方式,还是要运用现代化农业,采用机械化生产。其中需要国家进行转变的资金扶持和质量监管,需要桑蚕生产的人才进行技术的革新,改良品种,需要蚕农之间进行相互合作,努力学习专业性知识。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努力适应新的时代,才可以实现桑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中国以丝绸文明古国闻名于世,所以我国的桑蚕产业在国际上知名度是最高的,只不过一直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生产手法。在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转变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有跟上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脚步,发展比较缓慢。针对目前现在农业形势下桑蚕生产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规模生产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培养专业型人才进行桑蚕生产的专业性知识学习,实现标准化生产。我相信桑蚕的生产一定可以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未来我国桑蚕行业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阜新,周金钱,CHENFu-xin,et al.现代农业形势下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蚕桑通报,2014(2):1-5.
        [2]韦永平.现代农业形势下蚕桑产业发展思路探讨[J].南方农业,2019(9):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