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响水船闸管理所 224000
摘要:依据单位自身水利工程长效管护及运行管理情况,介绍目前单位水利工程长效管护及运行管理现状,并对目前长效管护及运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和建。
关键词:水利工程;长效管护;运行管理
引言
水利工程自古以来都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水利是国家的命脉,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一直都十分重视,水利事业也有了质的飞跃和发展。但是水利工程建好了,在后期的工程长效管护及运行管理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了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急需得到解决。
1本单位水利工程长效管护现状分析
1.1管护模式
目前我国某市防汛防旱中心(简称抢险中心)负责管理的水利工程包含“两闸一河”即运粮河闸、七摆渡闸和光明河,长效管护的工作范围便是对“两闸一河”日常管护,主要工作内容为:对抢险中心“两闸一河管”管理范围内的绿化、建筑物、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堤防、仓库等开展日常、定期和专项管护。针对以上管护内容,抢险中心采用两种管护模式开展工作:
1.1.1管养分离
运粮河闸、七摆渡闸管理范围的绿化、建筑物、机电设备等养护工作,抢险中心委托了专业的养护公司负责,与其签订了养护合同,由抢险中心工程科、闸站管理所负责养护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定期对其养护工作进行检查,对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要求养护公司立即整改到位。
1.1.2管养混合
光明河河道日常养护工作由抢险中心闸站管理所和镇江市润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闸站管理所负责河道日常养护工作的检查、市城管委的案件的处理等工作,镇江市润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河道漂浮物打捞、两岸坡面、道路、绿化带保洁及附属设施等管护。防汛物资仓库管护工作由抢险中心设备科、镇江市润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管养分离不彻底
抢险中心水利工程长效管护工作未能做到管养彻底分离,所以在管护工作中存在多头管理、人员重合、职责不明确等问题,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
1.2.2管护保障经费不足
在水利工程管护过程中,工程运行、维修、养护经费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实际工作中,上级水利、财政等部门所拨付的管护资金只能满足中心最基本的日常运行管护,故无法真正将管理与养护工作彻底分离。
1.2.3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抢险中心管理人员普遍出现老龄化,年轻血液不足,知识结构断层等问题。抢险中心在培养现代管理员方面重视不够,投入较少,不利于管理的提档升级。
1.3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1.3.1加快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步伐
由市水利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加速推进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步伐,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工程养护运行机制。把工程养护任务推向市场,选定专业的养护管理队伍,精细管养,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
1.3.2加大水利工程管护保障经费投入
市水利局、财政局等部门要加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及维修养护经费的投入,细化管理与养护经费支出,保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足额到位。
1.3.3抓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1)抓好人才的培养工作。有计划、有目标的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快管理知识结构的更新,抓好骨干力量培养,增加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次数。(2)抓好硬件设施的投入。在工程闸门运行、电气设备控制、流量统计等方面开展自动化升级改造,以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与水平。
2本单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分析
2.1运行管理情况
目前,运粮河闸、七摆渡闸的运行管理工作由抢险中心闸站管理所及镇江市润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共同负责,运行管理人员根据闸站的调度运行原则、管理实施细则、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上级调度指令等开展工作。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管理方式
抢险中心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习惯于依赖上级主管部门的调度指令,管理方式较为简单,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职工收入低、过于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自身经济效益的现象仍存在。
2.2.2管理体制抢险中心
水利工程管理仍采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传统模式,这种体制使得本应由地方政府负担的公益性支出转嫁给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负担,严重制约了单位自身发展。
2.3改进意见
2.3.1推进内部改革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需要遵守精岗、高效等的原则,将一些合理性比较差的管理岗位及时的撤销,同时还需要严苛的管控好工作人员的编制状况,补充完整目标责任制度,划分好工作职责义务,定期的开展各项考评工作。
2.3.2积极推行管养分离,降低运行成本
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需要积极自主的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分离等的工作,同时还需要把维修养护业务以及养护工作人员在其企业当中抽出,单独构建一个更为专业的养护企业,之后采取招标等的形式,择优选择并确定维修养护单位,保障其资金的到位性,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并维护好市场的当前环境状态。
2.3.3科学规划管理机制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时期,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要强化其对于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同时还需要科学规划各项运行制度,不断的提升水利工程使用的效率以及质量,以水利工程质量为基准,不断的提升其项目建设的速度,让其项目可以将自身的服务效用较好的发挥出来。就水利工程项目的区域选择相对应的管理方式,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深入到群众当中,和人民群众沟通,并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基准,实时的调整并优化总体工作计划方案,让其可以和人民群众的意愿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2.3.4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分支,首先,其需要严苛的执行各项操作流程规范化要求。在设计的施工时期,不规范的行为现象频发,这就很容易导致管理制度约束力受限或者呈现出递减的变化趋势,另外其还会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项目的施工人员,应当严苛的依照质量要求以及参数等,做好各项施工工作,同时其还需要严苛的遵守材料选购机制,优先选择资质比较高的生产厂商来合作,使用更为 优质的生产材料以及设备等,避免其出现偷工减料等的问题。另外,项目的管理人员还需要推行更为严苛化的施工管理制度,施工人员要以施工流程以及施工图纸为基准,执行各项操作,妥善的安排质检人员对其项目的质量进行实时的检验,监控各环节的施工质量,以此来尽可能的降低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其项目的施工情况记录必须要足够的详尽,想要更好的管控其环节的品质,那么企业就需要安排相应的人员记录下实际的施工状况,保障数据信息记录的精确程度。定期的开展质量分析会,在会议上,需要报告项目的进度以及质量等,收集整合实时的数据,管理后续的施工工作,让其可以如约的完成施工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水利工程的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也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相关部门大力的支持,通过对现在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要素,进而提出可行的对策,以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浅析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运行管理[J].洒腾腾.山东工业技术.2019(11).
[2]浅谈水利工程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现状[J].朱立群.科技风.2019(09).
[3]水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析——评《水利工程专业英语》[J].常卫萍.水利水电技术.2020(01).
[4]水利工程中废水的控制方法[J].刘国梁.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11).
[5]水利工程环保型施工措施分析[J].李强,李晨.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