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不能缺少混凝土的浇筑工艺作为重要支撑,浇筑混凝土的环节构成了工程施工要点。施工人员在实施混凝土浇筑的工程环节时,务必严格遵循混凝土浇筑的正确处理方式,保证混凝土材料具有良好的工程材料性能,避免混凝土材料呈现裂缝或者其他的施工缺陷。在此前提下,目前针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重点在于明确混凝土浇筑要点,保证混凝土建筑构造的坚固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要点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中,混凝土浇筑工艺占有重要的工程施工地位。现阶段的很多建筑工程都由混凝土材料构成建筑主体部分,因而体现了混凝土浇筑工艺的重要施工意义[1]。然而实际上,浇筑混凝土的工程施工处理环节具有比较复杂的施工工艺特征,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混凝土浇筑的正确操作步骤来进行工程施工处理,如此才能保证混凝土工程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避免混凝土工程缺陷的产生。并且,工程施工部门需要做到严格监管浇筑施工的全过程,结合浇筑混凝土的工程施工现状来进行优化改进。
一、混凝土浇筑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
(一)特点
混凝土浇筑工艺的本质在于对混凝土材料实施浇筑入模的施工处理,直至混凝土呈现塑化的状态。在浇筑混凝土的全过程中,基本要点在于连续实施浇筑操作,最好不要间断浇筑施工操作。施工人员必须遵循正确的浇筑顺序来浇筑混凝土,并且伴有振捣混凝土的操作[2]。在完成上述的浇筑环节以后,对于施工缝必须做到正确加以处理,避免工程整体结构受到混凝土施工缝造成的不良影响。
建筑施工人员对于浇筑施工环节在充分保障浇筑质量的前提下,应当进入养护混凝土的后续环节中,运用洒水保湿以及覆膜处理的方式来实施全面的后期养护处理。目前在多数的浇筑混凝土工程中,施工人员都会面临较大的浇筑工程施工总量,并且需要做到正确处理比较复杂的浇筑操作环节。
(二)现状
对于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来讲,混凝土浇筑环节应当属于核心的工程施工环节。近些年以来,混凝土浇筑环节的工程施工手段正在逐步得到优化,明显改善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建筑性能。并且,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建筑物必须保证达到最基本的结构坚固程度,通过实施全面的混凝土养护来保证最佳的浇筑操作效果。
但是从现状来看,目前仍然存在某些工程施工人员没有做到严格把控浇筑施工质量,那么将会造成浇筑混凝土的全过程存在工程安全缺陷。因此,建筑施工部门目前亟待完善现有的浇筑施工手段,从而实现混凝土浇筑的最佳工程施工效果。
二、混凝土浇筑技术具体应用
(一)施工准备
在前期准备的环节中,对于混凝土浇筑环节重点在于准备必要的浇筑施工设施与浇筑施工材料[3]。并且,工程负责人员必须做到严格检测砂石材料、水泥材料与钢筋材料,对于存在材料质量缺陷的混凝土浇筑材料不能允许进入工程施工场地。对于采购负责人员来讲,必须做到全面检测以上的各种混凝土材料,保证材料采购的良好质量。在测查混凝土材料基本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应当能够判断出混凝土材料是否达到良好的材料施工性能,运用拌和混凝土的方式来均匀混合砂石、纯水与水泥等材料。
工程技术人员对于施工材料的配比应当做到合理确定,经过实验检测来确定适合于工程浇筑施工的各种混凝土材料配比。对于各类施工材料必须做到均匀混合,全面把控工程建设效果。此外,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将信息化软件运用于监测材料配比过程,合理调整搅拌混凝土时的材料水分比例,确保混凝土能够达到最佳的工程施工效益。
(二)混凝土搅拌
搅拌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在于均匀混合混凝土材料,按照正确的材料成分比例来进行搅拌操作。
在搅拌环节中,施工人员必须选择正确的搅拌操作设备,并且灵活掌握搅拌施工材料的力度。施工人员不能运用过大的力度来搅拌混凝土,否则将会造成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呈现破碎的状态,或者造成材料比例呈现改变的趋势。但是在搅拌混凝土时如果用力较少,则无法保证达到均匀搅拌的效果,造成混凝土材料呈现出密度不均的状态。
(三)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环节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在于制定科学的浇筑实施方案,施工人员需要做到严格遵循浇筑施工方案予以实施。通常情况下,浇筑混凝土的工艺手段主要被运用于浇筑建筑物的剪力墙、建筑梁板部位与建筑主体部位。对于以上的不同施工部位在进行浇筑处理时,必须结合工程结构的特性来实施相应的浇筑施工处理,避免剪力墙或者梁板结构产生过多的浇筑施工裂缝。
例如在浇筑建筑剪力墙的重要环节中,对于混凝土模板应当限定为5厘米左右的模板浇筑厚度,并且确保形成长条状的浇筑施工流水线。工程施工人员对于墙体裂缝区域必须做到严格进行工程裂缝检测,杜绝施工裂缝延伸的不良后果产生。此外,施工技术人员还要做到充分关注建筑柱体与建筑墙体区域的浇筑施工处理,确保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的浇筑混凝土时间[4]。
(四)混凝土捣实
捣实施工环节的重要意义在于确保结构坚固性,通过实施反复的捣实施工处理来增强混凝土结构目前能够达到的抗裂性能,杜绝施工裂缝的产生。因此在捣实混凝土的工艺环节中,主要可以运用表面振捣器来振捣混凝土,尤其是涉及孔洞较深的结构部位而言。施工人员在进入振捣施工的环节后,对于捣实混凝土的速度与频率都要做到合理控制,避免捣实操作频率过低或者过高。在必要的时候,施工人员对于机械捣实与人工捣实的两种工程施工手段可以结合加以利用。
(五)混凝土养护
养护混凝土的宗旨在于保证混凝土表层能够达到良好的材料湿润程度,运用全面养护混凝土结构的做法能够保证最佳的混凝土浇筑效果,有效巩固了混凝土施工成效。对于混凝土结构在实施养护处理时,至少需要保证28天左右的结构养护时间,施工单位不能随意缩短养护混凝土的期限[5]。并且,施工单位应当指派专门人员用于负责养护混凝土的重要工程环节,保证最大化的混凝土养护效果。
具体在实施养护混凝土的重要工程环节中,工程施工人员应当运用洒水润湿或者覆盖薄膜等措施来养护混凝土。经过一定时间以后,施工人员应当仔细观察养护混凝土的成效性。对于没有达到养护处理期限的混凝土工程严禁提前结束养护施工环节,避免出现混凝土性能减损的后果。工程施工部门对于工程养护环节需要投入相应的工程养护成本,增强养护处理的实效性。
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混凝土的工程浇筑施工主要体现在搅拌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浇筑混凝土与养护混凝土的各个施工环节要点。工程施工人员不仅需要做到合理完善现有的建筑整体构造,并且还要运用正确的浇筑处理方式来保证工程建筑物的质量。在浇筑混凝土的全过程中,施工人员务必重视自身的施工操作安全,同时应当做到重点关注浇筑施工效果,避免由于人为施工误差而造成混凝土的整体建筑结构产生质量缺陷。
参考文献:
[1]石效禹.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居舍,2019(15):43.
[2]李桂靖.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地产,2019(21):106-107.
[3]沈琦.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城市地理,2018(04):198.
[4]吴金胜.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实践分析[J].江西建材,2018(24):84+86.
[5]王佩云, 谭潮永, 李晨博,等. BIM技术在施工场地设施布置优化中的应用分析[C]// 第四届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论坛暨2019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建设学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 2019.
作者简介:张连春(1971.10-),男,汉族,山东滨州,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