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其施工质量受到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防渗漏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直接影响到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渗漏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防渗漏施工技术,同时阐述防渗漏技术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施工规模逐渐扩大,并且施工结构日益复杂,各种质量问题也随之产生。其中工程渗漏问题较为常见,不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还阻碍了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加强重视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设计标准。
一、建筑工程出现渗漏的原因
(一)建筑材料不过关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施工从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支出成本,往往采用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不良手段展开施工任务,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埋下质量隐患。另外,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多样化建筑工程防水材料应运而生,部分施工单位在防渗透施工过程中没有结合工程实际需求选择材料,存在盲目采购等问题,导致施工效果适得其反,加剧了建筑工程渗透程度。
(二)建筑工程设计不合理
设计方案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基础,其设计效果与工程整体质量息息相关。现阶段,设计人员受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影响,在图纸设计过程中没有对施工现场展开勘察工作,而是只凭借自身经验进行设计,导致设计方案与工程实际需求不符,较为常见的设计问题包括排水设计不合理等问题[1],导致建筑工程屋面在降雨量较大的季节出现漏水、渗水等不良现象。与此同时,现阶段社会群众对建筑工程的整体需求不断提升,不仅需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舒适性,还要增加美观性。一些设计人员在工程图纸设计过程中,由于过度追求建筑外观,在窗台坡度、滴水槽等细节设置过程中降低了砖与砖之间的密度,增加了建筑工程渗水、漏水现象。
二、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一)屋面防水防渗技术
在建筑工程屋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保证材料质量和数量与工程施工需求一致,充分做好材料审查工作,杜绝不过关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与此同时,施工单位需要深入分析外界环境对施工材料产生的不良影响,并针对性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从根源上减少建筑工程因材料不过关引发的屋面渗水现象。除此之外,在保证屋面施工材料和防水卷材符合标准基础上,施工人员需要在屋面施工过程中涂抹两次以上防水材料。并且两次涂抹间隔不宜过长,为材料成形奠定良好基础,从而提高建筑工程屋面施工的整体质量。屋面施工完毕后,施工人员需要对屋面防渗效果展开注水试验,保证施工效果与工程需求符合。通常情况下,注水试验需要在防水材料涂抹24小时候展开,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存在漏水、渗水等问题,需要施工人员返工重建。另外,在屋面防渗透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控制好混凝土强度、钢筋厚度以及钢筋间的距离,并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2]。
(二)外墙防水技术
外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季节、环境、气候影响会导致自身与外界温度产生差异,从而产生热胀冷缩效应,从而引发裂缝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施工单位在外墙施工过程中不要只选择混凝土一种材料,还要与红砖配合使用。如此不仅能够保证外墙施工质量,还能欧提高外墙稳定性和牢固性。
与此同时,在外墙施工过程中,还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如果风势较大,可以适当增加稳定设备,如:钢丝网等材料。另外,孔洞处理不当也是引发外墙渗漏的主要问题,需要施工人员针对性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具体来说,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做好防范工作。针对脚手架、穿拉杆等工具在外墙施工中留下的孔洞,施工人员需要清理孔洞中的杂物并做好密封处理,并且在封堵过程中,为保证封堵效果,需要优先选择砂浆材料,并且在封堵完毕后做防水测试[3]。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抹灰层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材料比例,保证抹灰层厚度适中,整体均匀。并且需要注意,在抹灰层施工前,需要做好墙体清洁工作,避免墙体杂质影响抹灰效果,导致抹灰层脱落。针对门窗打孔留下的缝隙问题,施工人员需要使用聚氨酯封堵,为保证封堵效果,最好分两次进行。
(三)厕浴间防水技术
厕浴间是房屋工程中常见的渗漏位置之一,引发渗漏的主要原因是厕浴间用水频繁。所以在厕浴间施工过程之中,施工人员需要考虑管道设置问题,保证其与楼板保持一定距离,并且距离空间大小要适宜。具体来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在排水管施工时可以不适用套管,但是在供热管线施工时必须使用。同时在管道连接位置涂抹防水材料时,要保证涂抹均匀,无任何遗漏。
(四)门窗防渗漏技术
在门窗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重视门窗周围的严密性,采用严格、标准的防渗漏技术展开施工,从而避免门窗周边渗水。与此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保证窗体和窗口距离在50mm范围内。如果利用多孔砖等孔洞较大的材料展开施工,需要先展开混凝土浇筑工作,保证窗口施工具有一定严密性之后再安装门窗。另外,门窗安装需要做好部件间的距离,有效减少外窗渗漏等不良现象。
(五)地下室防渗漏技术
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前展开穿墙管施工,需要施工人员提前做好管套预埋工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施工效果和防水能力,需要施工人员在新旧混凝土接缝处做密实处理。与此同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施工单位需要充分做好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在固话过程中不会受到热胀冷缩影响引发裂缝现象,从而导致地下管道施工渗漏。
三、防渗注意事项简述
了解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渗漏的原因以及常见的渗漏位置后,施工单位需要在采用科学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同时重视建筑工程防渗注意事项,首先需要强化设计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问题考虑全面,重视细节设计,保证设计方案既有实用性又有美观性。另外,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材料把控工作,保证材料规格、质量、型号与工程需求相符,杜绝不合格材料入场[4],其三,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墙体检测、孔洞处理等工作,保证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最后,施工单位需要强化施工人员培训力度,并做好工程验收工作,从而有效介绍工程渗漏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了解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渗漏原因和渗漏位置,并针对性采取防渗技术展开施工,才能够从根源上减少工程渗漏问题,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成华.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No.517(08):46.
[2]李文.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392(18):205-206.
[3]胡君堂.探究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No.543(34):22-23.
[4]周静.探究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J].居舍,2018(28):68+79.
作者简介:贾强强(1989.4-),男,汉族,山东滨州,大学专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