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张靖浛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张靖浛
[导读] 与传统的现浇式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存在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安全隐患、节省劳动力、降低碳排放、缩短施工工期等一系列优点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模数化设计生产更能延长建筑寿命。
        摘要:与传统的现浇式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存在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安全隐患、节省劳动力、降低碳排放、缩短施工工期等一系列优点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模数化设计生产更能延长建筑寿命。目前,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支持和鼓励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然而,在其推动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阻碍,如构件连接等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行业标准规范仍未形成。在这些阻碍因素中,最主要的仍是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成本高于现浇式建筑。因此,分析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组成并提出建筑成本控制对策,对进一步推广装配式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建筑建设标准化程度的日益提升,人们对建筑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传统建筑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形式应运而生,装配式建筑就是其中之一。装配式建筑不但改善了传统建筑施工速度慢、效率低等缺点,并且还能够有效保障建筑质量与性能,以及兼备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可以想见,未来装配式建筑将会在我国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装配式建筑在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方面的难度也更大,因为它比传统建筑工程涉及的问题更多。
    1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分析
(1)装配式建筑目前在国内还不是很成熟,现有的设计单位的理念还未转变过来,现在的设计并没有进行深化设计,对于一些建筑依然按照现浇方式来设计,因此在构件生产的过程中每生产一个构件就会换一次模具。没有实现模数化,使得工厂在预制构件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部分的精力和金钱在制作模具上。目前市面上常用的装配式建筑构件有预制叠合板以及预制轻质隔墙板,如果说能把梁、柱、板、墙、楼梯等构件实现模数化,以某一个数值作为基数来参考,在这个模数的基础之上来进行设计,势必会对生产成本的降低起到很大的作用。
(2)在预制构件的建筑安装上,目前来说没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得构件在安装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同时也没有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和操作流程。这就导致了在构件安装过程中会出现重复工作,甚至是过剩的工作。
(3)目前装配式建筑的规范标准还不是非常的完善,导致工厂生产,现场安装的过程中没有标准可依,同时安装质量也不能像传统建筑一样能得到较好的保障。另外在安装过程中装配式构件还存在着安装顺序的问题,正反面的问题,如果这些内容不在工厂进行生产时确定下来和标注清楚,会对现场安装造成很大的困扰,甚至是有可能导致安装不成功乃至构件的损坏。
(4)因为装配式建筑构件是一种集成化的构件,除了包含土建和钢筋之外,还包含有建筑装饰,水电安装等方面的内容。这与传统的建筑行业有很大的区别,传统建筑行业大部分情况下是在一个专业完成之后进行另外一个专业,中间交叉虽然有,但不是特别多。而装配式建筑需要的是精细化的设计和制作,所以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构件的尺寸,预留孔洞,钢筋的分布等内容进行多次确定,以达到能在工厂中预制好之后运输到现场能够直接进行安装而不需要返工。
        (5)装配式建筑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此过程中,建筑本身构件与构件之间的很多节点依然无法预制,还需要通过现浇的方式来完成。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措施
        2.1装配式建筑承包阶段造价管理分析
        (1)编制招标价格:在发承包阶段要想有效的保证标价的合理性,就必须要对招标控制价加强管理的力度。编制合理的招标价也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在编制招标价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招标价的合理性还应该结合财税部门计税的要求和建设项目的种类等确定合理的计税方案。除此之外,还要保证综合单价和定额子目的科学合理性,并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对管理费用进行准确的判断。

(2)对投标价进行管理:在项目竞争的过程中,企业的竞争实力能够通过投标价有效的体现出来,而在后期的价格调整过程中子项价格能够为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为了保证构件部品价格的合理性,投标人需要结合实际的市场价格进行制定。
        2.2装配式建筑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分析
        (1)对项目责任进行明确的判定:在对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实际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会随着投标文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当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发生改变时,相关的措施费用也必然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价格与材料质量不匹配的问题是当前最常见的问题。如果非发包人在变更措施项目时没有对价款进行调节,而措施项目的质量却发生了改变,发包人就能够依据实际情况提出调减的要求。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中监理签证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简单的评估价格和质量,并不能对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所以为了有效的减少因为措施费用而引起的问题,必须要准确的判定项目变更时的责任。
(2)确保合同要求的合理性:要想科学合理的调整价款就必须要依据合同规定进行。而在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初步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的满足行业的需求,必须要调整传统合同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中还需要重点关注操作可行性的问题,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提高材料预估价格的合理性。
(3)加强对进度质量要素的控制: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机械化设备和人力资源。例如在吊装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外界因素会对工程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如果实际的施工进度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或者是存在相关建筑部件供应不足的现象,都有可能会发生工期延误的现象。当发生工期延误时,工程结算款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此时需要将由于设备闲置问题而产生的费用计算在内,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对承包方和发包方的责任进行确定。如果在建筑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质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就需要对导致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仔细的分析,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调整价格。
(4)加强签证管理,保证变更评估的合理性: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过程具有较高的复杂性,正是施工过程的复杂性会导致发承包阶段有可能存在对项目认识不充足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工程变更现象,而一旦工程发生变更那么工程价款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工程变更现象,相关人员需要首先明确投标的报价,对各项价格进行充分的了解。例如:对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部品的安装高度等可能导致出现造价发生变化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尽可能的减少变更评估问题的发生率。
        2.3统一行业标准
        我国尚未编制通用的住宅产业化标准图集和标准设计方案,未形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部品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不同的工程项目由不同的设计院设计拆分图纸,模具无法通用,需要个性化设计制造,不仅使模具摊销费居高不下,还无法节约结构设计和生产环节的时间。因此,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发展应符合我国国情,标准规范需满足各省市建筑功能和性能的要求,生产设计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应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与装配式建筑结构相统一,从源头上解决PC构件生产费用过高的问题。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没有规范投标计价环节、构件价格信息严重缺失等多种问题,但是只要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对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承包阶段的造价管理就能够有效的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爱青.清单计价模式在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2):123-125.
        [2]王辰.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3):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