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曹广灿
[导读]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的方法和植物规划的原则,以便提高风景园林的建设质量。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园林建设呈现快速发展的姿态,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园林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内容,在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植物配置和规划是园林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植物配置的水平直接反映了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本文将重点探讨在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的方法和植物规划的原则,以便提高风景园林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配置;园林设计


        引言:植物配置与合理规划可以增添风景园林的魅力,为城市环境增加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风景园林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必须不断对风景园林进行优化设计,为人们营造更为美观和自然的园林空间,其中植物的配置和科学规划就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内容。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要掌握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技巧,实现景、物、人三者的有机结合。
1 植物配置和规划的重要性
近年来,绿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绿色生态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备受大家关注。在新的趋势下园林建设也更加注重绿色理念的传播,成为园林建设的核心理念。风景园林是城市园林的主要构成部分,与观赏园林相比,植物配置是风景园林最突出的特征,为了满足当今园林建设和规划的具体要求,风景园林必须要把重点放在植物的配置和选择上,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风景园林应该更加注重植物的天然性,尽可能选择没有经过雕琢的植物。为了充分发挥风景园林的价值,就必须最大限度保证植物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既要符合植物的生长特点,又要起到美化园林的作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合理规划也必将成为今后园林建设的重点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体现园林设计的美感和价值,具有十分宽广的发展前景和探究空间。
2 风景园林设计理念
风景园林经常使用乔木和灌木类植物对园林进行装饰,植物占据园林重要比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植被既可以提高园林的美感又可以起到绿化城市的作用。园林造景要充分发挥植物的天然优势和生物学特征,也就是尽可能减少对植被的修饰,利用植物原始的线条和色彩经过搭配组合,呈现具有层次感的园林艺术。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展现植物的特点,合理规划和科学配置植物是园林建设的重点内容,通过配置植物不仅可以提高绿化水平,还可以满足供人们观赏的艺术要求。同时还要掌握植物的生长环境、种植技术和防治病虫害等手段,园林建设中植物选择的主要原则就是适应植物的生长需求,达到绿化环境和生长环境的有机统一,既要展现植物的形态美又要营造一定的意境,体现园林设计的艺术感。在植物的选择过程中,应该依据园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以及园林的功能性,充分尊重植物自身的习性,进行科学统筹优化配置,做到因地制宜,提高风景园林的建设水平。
3 优化策略
3.1 尊重风景园林的设计原则
3.1.1顺应自然
在园林设计中一定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以尊重自然作为主要原则,植物景观想要展现各自的形态并且呈现优良的园林建设效果,就必须要充分尊重自然。将自然环境作为植物景观的依托和基础,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展现风景园林自身特点的同时,还可以为植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植物景观和园林环境的和谐统一能够满足当代园林建设的需求。
3.1.2 地域性原则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风景园林成为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好的风景园林还会成为城市的地标,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品味和格调[1]。在风景园林的建设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地域性特征,这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求,必须要充分尊重和体现。风景园林中的植物对于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净化空气,优化城市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植物的选择上一定要坚持生态性的原则,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注重日常的养护,发挥风景园林最大的价值。除此之外,植物的选择还要遵循地域性的原则,由于城市的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作为风景园林中的植物要选择可以展现城市文化内涵的,呈现城市的不同特色,只有这样才可以将风景园林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3.1.3 协调性原则
在对植物进行优化配置时,还要注意协调性的原则,以便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协调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植物景观能否长时间满足园林的发展要求,会不会被淘汰;二是植物与周边环境的统一性,植物景观能否与周边建筑和城市风格形成高度的一致,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画面,避免突兀。


3.2 避免单一性
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其实是属于艺术的范畴,利用植物自身的生长特点和色彩线条进行搭配组合,最终呈现完美的园林艺术作品,增添城市的韵味,达到景和物的和谐统一,为人们提供休闲和观赏的空间。针对风景园林中植被的选择一定要参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一定要避免单一性,尽可能丰富园林的内涵,植被的选择首先要根据园林的设计方案,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植物。其次,根据植物的外观特征,站在美学的角度,尽可能选择存活率高和色彩突出的植物,来提高植物景观的观赏度。关于植物的规划,要结合当地的人文特征,尽可能保留原有的风景景观,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园林建设的成本,杜绝材料的浪费,同时借助园林景观彰显城市特色。
3.3 实现多功能性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对城市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人口的生活需求有了显著的提升,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发现,部分城市未达到城市绿化的标准,也就是人均绿化面积要达到8平方米/人。所以,近年来城市绿化工作逐渐被大家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绿化方案对城市的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风景园林建设作为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设计阶段,一定要考虑其特有的功能性,除此之外,还要展现功能的多样性。科学合理的园林规划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还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城市避难的作用,所以在植被配置上也要展现多功能性的特点,既要考虑实际利益又要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想要呈现风景园林应有的效果,就要科学规划植物,促使园林建设向着节约型和生态型的方向转变。
3.4 树冠树形的协调性
树冠树形是风景园林中常用到的植被,树冠树形一定要与地形高度统一,才能保证园林建设的效果。植物景观布局的改变是由植物配置来呈现的,一般会通过植物配置来增加欣赏空间,给人们提供不同的观赏体验[2]。针对群林景观的布局一直是植物配置的重点内容,要注重群落间的协调性和视觉对比,尤其是轮廓的设计,既要考虑平面的林缘线,又要考虑立面的树冠线,强调两者的原野效果。在实际的植物配置和规划中,设计人员要熟悉园林植被的习性和生长特征,制定合理的长期方案,保障园林景观建设的效果和价值。
3.5 景观树的选择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建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越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建筑物也就会越密集,容积率就会相对较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地面硬化加剧,全球变暖,这些情况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园林工作者要把理解和掌握植物习性作为绿化工作的重点和关键,把园林植物变为可持续绿化的资源,起到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作用。除此之外,景观树的选择和规划除了绿化城市之外,还要考虑到植物是否具有防尘、降温和隔绝噪音等功效。
3.6 植物搭配
想要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度,就要从美学的角度,合理进行植物搭配,增加和谐度。在实际的植物配置工作中,不仅要保证植物搭配的错落有致,还要保证和谐统一,根据人们的观赏习惯,通过视野转换达到景随步移的效果,从而提高景观的美感度和人们的观赏体验[3]。在植物配置阶段,要做到色彩搭配相宜并且高低错落有致,大小搭配适中和疏密有别,在园林的中心区域也就是最核心的地带要放置具有代表性和明显特征,观赏效果最佳的植物景观。
3.7 综合考量和评估
园林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在对植物进行规划和配置之前,要对当地的土质、气候和人文环境深入研究,综合评估和考量,从宏观角度把握全局,制定有针对性的植物搭配方案。除此之外,还要有大局观,根据植物四季变化的特点,搭配和植物相契合的假山、水体和建筑等,呈现园林建设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另外,根据人们的观赏习惯,合理规划观赏路径,针对四季景色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观赏景观,提高园林的整体观赏效果,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
结论:总而言之,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要严格遵循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技巧,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体现园林设计的美感和价值,形成景、物、人三者的和谐统一。同时风景园林也要注重植物的规划设计,合理布局,达到绿化的最佳效果。从事园林设计工作的相关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园林设计水平和审美品位,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提高风景园林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谢宗琦.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浅析[J].居舍,2020(13):96.
[2]靳春燕.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策略探究[J].现代园艺,2020(06):95-96.
[3]林鹏飞.城市公园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福建建材,2019(10):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