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目标制定方法,在符合质量要求前提下计算投入资金,做好预算与成本估计。文章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角度出发,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精准、优化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设计;意义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指的是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运用管理手段对建设成本进行合理调节的系列管理活动。随着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予以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一些管理问题也得到了凸显,给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制约。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意义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也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但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发展不够成熟,很多工程造价信息缺乏真实性,无法对建材市场价格变动做出估算,这就导致造价管理部门开展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限制性因素。而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可以为工程建设投资成本进行客观分析,借助专家系统、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造价管理提供可行性方案,权衡建筑施工成本和施工效益、施工质量之间的关系,形成更加科学的关系体系。在建筑工程建设当中,管理部门可以借助工程造价信息对获取工程成本实际发生量,并针对性提出后续整改方案,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益。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2.1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
工程造价管理对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人员了解当前工程造价的发展情况,明确相关法律条例,掌握先进造价知识,也要求人员具备信息化技术,能够对工程造价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估,还要求人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但从当前人员素质情况来看,建筑企业在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还是较低的,主要表现在法律意识、职业道德上。例如,有的管理人员手上有企业工程项目的机密造价资料,但因为缺乏职业道德,轻易将资料贩卖给对手企业,这不仅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管理质量,也有极大可能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2.2管理方法滞后
现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包括全过程造价管理法、目标造价管理法、系统造价管理法。由于很多企业理念滞后,仍延续传统造价管理方法,缺乏动态监督,致使其在造价决策、信息搜集上存在明显不足,造价信息搜集、整理有效性缺失,造价资源无法发挥自身价值,参考资料缺乏合理性。滞后的造价管理方法无法凸显企业独特优势,是建筑企业造价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2.3项目的进度管理问题
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已经与建筑企业签订了明确的合同,合同对于施工工期有严格的规定。建设施工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施工项目,才能保证施工单位的收益。为了实现建设项目时间节点的目标,施工单位会同时实施多个分项工程,从而保证施工进度不被影响。有些分项工程在实施前已经严格的规划了完成的时间节点进度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尽可能的保证项目的收益。但是这种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当图纸出现问题时,施工前没有及时发现,施工进度仍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改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的对策
3.1提升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因此,建筑企业有必要提升人员素质。
其一,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在职管理人员学习建筑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其法律意识,同时采取案例分析方法,通过组织人员分析工程造价违法违规行为典型案例明确按规程办事的重要性,借此提升其职业道德。其二,开展专业技能比赛活动,在不影响正常管理工作的情况下,组织在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就信息化管理、工程造价知识等进行比赛,必要时给予优胜者以奖励,以促进其他人员积极投入管理工作。比如,开展“BIM工程造价技能”比赛,通过良性竞争提升管理人员应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其三,定期对在职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了解其实际工作情况,对有重大管理工作失误的人员进行惩戒,同时做好其思想教育工作,以防止人员出现消极情绪,进而形成心理问题。
3.2更新理念,优化方法
(1)企业应积极学习先进造价管理理念,提高对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应重视造价管理对企业效益、企业声誉造成的影响,了解建筑行业发展动态以及发展方向、造价管理内容以及方式,将现代化理念与造价管理相融合,使其适用新常态经济形势发展,为工程造价方法的更新奠定基础。(2)建筑工程企业应积极吸纳具有先进管理经验以及管理知识的高材生,发挥人力资源在造价管理优化上的价值。人才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也是优化管理、更新方法的重要载体。除通过提高薪资待遇招纳高新人才之外,还可以通过派遣学习、培训手段培养人才,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造价管理队伍。企业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开展讲座,学习先进造价管理知识理念,定期开展座谈会,探讨最优、最适宜造价管理方法。此外,企业还可以派遣员工外出学习,学习先进造价管理知识以及造价管理理念。(3)企业应学习先进造价管理方法,包括清单造价法、目标造价管理法、全过程造价管理法等。针对不同建筑工程项目、不同施工条件,采取适宜的造价管理方法,尽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2]。针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企业应尽可能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前沿性,不断学习、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不断对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改革、更新,使其满足现代化企业竞争客观需要。
3.3应用于项目决策环节
从造价管理实践来说,BIM技术的应用,可为决策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在工程投资环节实施造价管控,采用BIM技术,需要做好系列工作。要搭建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将建筑工程工程量信息清单上的各类数据信息录入到模型中,进行工程项目的造价估算。对于工程的相关数据信息,比如材料价格信息以及人力资源成本信息等,借鉴以往同类的建筑工程指标,开展造价评估工作。若录入到建筑模型中的工程造价信息相对合理,那么系统会给出提示,工作人员可以依据模型估算的造价进行施工,预算方案的编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4优化工程设计
工程造价是以工程设计方案与施工图作为重要基础的,相关管理工作的实施要求企业做好工程设计工作。所以,建筑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优化工程设计。在设计方案招投标方面,站在整体的角度充分考虑项目的投资估算情况,尽可能地减少施工设计方案与招投标方案所得工程造价的差异,将其控制在业主允许的限额内。在施工图设计方面,落实施工现场考察工作,深入了解施工现场环境信息,基于对现场环境信息的充分把握设计图纸,并引入模拟仿真技术,对其合理性、科学性进行验证。比如,引入BIM技术,通过构建BIM模型将平面设计图纸立体化,借助模型深入分析当前设计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如电力系统布局问题、缺少防火系统问题等,从而实现对设计图纸合理性与科学性的验证。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全面加强工程造价管控质量,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有着重要价值。在本次设计中,主要通过设置整体架构、逻辑解结构、功能结构、数据库设计等,实现了造价管理平台的功能集成,可以实现一键式操作,极大的提高造价预算精度、造价管理质量,为保证工程建设成本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7(24):124.
[2]黄琦兴.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事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要点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76-17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