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黄星
[导读] 施工技术的开展包括多个方面,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内容,对经济、设计、管理等都有涉及。
        摘要:施工技术的开展包括多个方面,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内容,对经济、设计、管理等都有涉及。在建筑行业,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求相对更高,因此需要不同方面共同努力,在设计单位需要提前做好设计规划,相关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抓紧细节,原料供应商需要保证产品材料的质量,只有通过不同方面共同努力和科学管理,才能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
0引言
        在混凝土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本身具有体积较大钢筋搭建过密结构质地较厚以及用量较多的,因此对施工的总体技术要求都有比较高的水平,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需要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并对设备加以管理和维护,以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
1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相关方式特征
        和传统混凝土相比,大体积混凝土本身体积更大,自身重量更高,因此也就要求在施工方面有更高的技术和更好的手段来维持,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除了不能预设施工缝之外,大体积混凝土本身钢筋搭建较为密实,用量相对较多,而且自身质量较大,因此更容易出现混凝土开裂的情况。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部具有高热量,内外温差无法达到一致。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相关技术支持和要点分析
        在大体积混泥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做好材料的准备以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目标满足实际的要求。
2.1做好材料准备
        即便是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之前也要进行均匀的搅拌和配制。在材料选择上,一般会选择粉煤灰水泥,这种水泥结块程度较低,而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在调配时,还需要进行骨料选择。这种材料在混凝土占比中高达80%,在选择过程中需要对材料进行进一步筛选,选出其中清洁膨胀系数较低的材料,以保障砂石的含泥量始终控制在3%以内。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量,注意粉煤灰的细度,并将其混合在混凝土中。使综合产量始终保持在15%-20%之间。
2.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以及振捣的振荡幅度,都是和混凝土的特性分不开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时间进行良好把控,以缩短不同层次之间的施工时间。如果浇筑时间过长,会出现裂缝等情况,对施工质量造成较负面影响,因此此处可以采取推移式连续浇铸法,这种浇铸法在当前的设计,施工过程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它浇筑面积较大,而且还可以在不同浇筑层之间进行浇筑,对于振捣工作的开展有较好的维持作用,同时可以使混凝土浇筑质量得以充分保证。
        在浇筑施工时,还需要对施工缝的建设进行严格合理的把控。首先需要将施工缝内部的浮浆、混软弱的混凝土层、和松散的碎石子等均匀去除。在小组之前,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清理,使其保持干净整洁,将碎石灰尘等去除,并且采用压力水在表面进行冲洗,使整个浇筑环境维持在湿润状态,与此同时,避免积水的出现,第三,采用泵送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水胶含量较大,因此,在施工时还需要注意将积水及时清理干净,以避免泌水现象的出现,保证整个施工现场安全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大体积混泥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浇筑的厚度进行检查,如果厚度过高,则需要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摊铺混凝土的厚度。并且在施工的时候还需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护,减少周围环境,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影响。


2.3浇筑后的养护工作
        当浇筑结束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合理养护,在养护中需要参照以下方式进行:第一,混凝土内外的温度需要保持一致,内外温差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第二,还需要根据温度不同确定不同的养护时间,在时间规定上不得少于15天,第三,还需要在养护过程中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如果出现收缩、裂缝等,可以采取二次压光等方式进行填;第四,在养护材料的选择上,草袋锯末、塑料薄膜等都可以作为材料,如果当前季节温度较低,还需要进一步搭设保温棚,以使覆盖层的厚度满足实际施工需求。
3施工裂缝控制技术和质量把握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将施工裂缝问题解决,综合保证整体施工质量,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以下对大体机施工裂缝控制技术以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
        (1)进一步确定比例,使硼砂、水泥、减水剂和砂石的比例始终处于良好的、可控的范围内。在确保混凝土性能达标的同时,需要对混凝土强度进行进一步判断。除此之外,还要实现环境节约和资源节约,注意对砂石和水泥的配比以及合理使用,降低水热化情况发生的可能。除此之外,还需要最大限度降低裂痕。需要注意的是在各种配料添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添加顺序。在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建设场地之后,进行膨胀剂和减水剂的加入,与此同时,当施工完毕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凝固,冷却时间需要保持在四小时左右,在施工过程中不允许往混凝土内部继续加水。
        (2)还需要注意对混凝土进行顺序浇筑,在浇筑之前需要提前规划好浇筑层次,而进行振捣时一定要快插慢拔,以确保振捣可以充分完成浇筑的密实要求,符合技术标准。混凝土浇筑工作不允许发生多次,而且浇筑工作需要在混凝土彻底凝固之前全部完成,避免出现二次浇筑等情况。而进行浇筑时,还需要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实际作用进行再次研究,如果出现麻面情况,就需要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保证整体施工要求,满足最初的方案设计目标。
        (3)浇筑时还需要进一步把握温度,合理引入先进仪器,例如温度测量仪等,对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以及内部温度进行综合测量。以避免出现温差较大等情况,如果出现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浇注后的初始温度,例如砂石冷却等。浇筑工作结束后,还需要在混凝土预留孔内加入冷水,并且持续进行换水工作,换水时间维持在二到三个小时左右,通过不断加入水进行循环,以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始终保持平衡。
        (4)混凝土拆模时还需要进行严格把关。只有当内外温差小于25摄氏度时,可以进行拆模工作,但是当温差较大,例如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就需要在混凝土上方进行覆盖工作,以降低温差,避免开裂等情况的出现,有效对混凝土实现保护。
        (5)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是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养护工作需要从浇筑开始时进行,从而使内外温度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提升混凝土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开裂现象的出现。在实际养护过程中,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凝固程度进行严格把关,提升建筑的使用年限。在养护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度左右较为适宜,养护时间控制在28天内结束即可。
4结语
        混凝土浇筑工作是当前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的质量把关,在正式施工过程中,需要从原材料开始进行合理选择分配,并对混凝土混合料的配比进行进一步把控,对混凝土浇筑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对相关问题进行预防,降低裂缝出现的可能,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施工环节进行详细记录,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降低裂缝情况出现的可能,以确保后续施工安全为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东华.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装饰装修天地,2020,(1):69.
        [2] 张星.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环球市场,2019,(34):308.
        [3] 吴学文,贺雨,魏宗峰,等.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区,2019,(16):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