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刘亮亮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刘亮亮
[导读] 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因其与房屋建筑质量息息相关。
        摘要: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因其与房屋建筑质量息息相关。所以,要想有效提升现场施工管理水平,必须增强施工技术合理运用。在我国城市不断发展变化下,建筑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家住房建设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必须要科学使用施工技术,不断加大现场施工管理力度,从而顺利推进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实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前言:房屋建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生活,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意义重大。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科学运用施工技术,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引入新设备、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等,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合理把控施工环境、施工机械以及施工人员等外部影响因素,进而使房屋建筑工程有序开展。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目前,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工程占比越来越大。混凝土施工期间,首先要控制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这就要求准确计算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如水泥和水的用量。在相同水灰比下,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标号升高而增加。因此,在房屋建设中,必须加强水泥标号的管理。一般来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严格参照工程施工设计要求控制混凝土质量;二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造价,实质上是将混凝土标准偏差减至最小。
        1.2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普遍应用钢结构,其钢结构类型大体分为轻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组合钢结构、高层中型钢结构以及大跨度钢结构。大部分钢结构都是由工厂批量生产,从而为房屋建筑施工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当然,钢结构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防火性能的不足。一旦没有及时控制,将会严重威胁住宅建设工程开展。因此,在钢结构施工期间,有必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钢结构的防火性能。此外,在钢结构的选材中,次序要充分考虑材料性能,应用和改进焊接、吊装等技术,这在塔吊设备的应用中最为重要,因此,必须定期检查结构质量,严格把关,从而有效预防相关事故发生。
        1.3泵送技术
        近年来,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高度的影响下,混凝土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采用泵送技术。为切实保证施工质量,按工期完成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置泵机数量,确保泵机数量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目前,在大多数情况下,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运输问题都是通过掺加化学药剂和粉煤灰技术来解决的。在该技术的支持下,有效地解决了相关设备问题,在施工实践中也达到了混凝土配合比要求,对提高混凝土施工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1.4逆向施工技术
        逆向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技术。这就是说,先浇筑建筑物内的主支护桩,再按轴线先浇筑地下室地下连续墙,再逐层进行相关施工。通过逆向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支撑桩柱的刚度,避免基坑变形等质量问题,从而大大削弱地下管道、道路等沉降问题带来的影响。另外,通过该技术,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也可以同时进行地上和地下施工,从而缩短施工周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2.现场施工的管理策略
        2.1加强建设工程的管理和控制
        在建设项目的实际施工中,要想提高施工质量,首先要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并合理缩短工期。因此,有必要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建立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以便在施工过程中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使管理更加准确。在完善工程质量管理时,必须确定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目标,确保工程验收时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在设计工程方案时,要确保方案经过详细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有效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

然后对实际施工中使用的材料进行验收。选材时,应按项目要求进行采购。施工前应对材料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此外,还应提供施工期间使用的材料。
        2.2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人员水平工
        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中作为最基础的工作人员,其施工技术对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确保施工队伍水平,科学制定严格的选人制度,禁止使用施工技术。确定人员后,必须对他们进行严格,持续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升级培训,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符合施工要求的特定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肩上,避免问题出现,找不到责任人。
        2.3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机制
        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对质量管理机制进行有效建立并完善,依据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需求进行施工,并对岗位责任制进行有效制定,确定工程项目中所有人的岗位职责,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施工企业还应构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小组,同时由总工程师负责管理项目施工进度及质量。此外,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中,总工程师应强化与相关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质量管理机制进行全面落实,以对建筑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保障。
        2.4精细化管理机械设备
        当代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正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保证施工效率,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保证其良好的工作性能和质量。因此,采购人员在选择机械设备性能时,应根据优势原则详细记录机械设备使用台帐。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定期维修和保养各种机械设备,以确保机械设备的良好性能。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只要机械设备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购买一些遗留技术。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精细管理水平,施工企业还应当对原材料生产进行精细管理,只有将原材料质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才能更好地把控建筑质量,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材料的不必要消耗。
        2.5精细化管理施工现场环境
        在建设项目测试中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有效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所以,建设单位有必要不断优化和补充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以满足精细化管理实际需求。并按照国家施工质量标准要求,完善精细施工管理机制,有效实施精细管理。另外,设立单独的精细化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施工现场环境、施工队伍、作业过程等,进一步规范施工作业环境。同时,建设单位还应科学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建设远程监控服务中心,实现可视化监控,进一步有效监控施工现场环境,为管理者在第一时间发现现场安全隐患提供便利条件,使管理者也能在第一时间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来说,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时,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也存在高度的复杂性。对此,在进行房屋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时,应建立系统的管理思维模式,应从大局,合理运用等方面综合分析技术,经济,效益等因素。应促进住宅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从而有效完成现场施工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高原,何莎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2):30-32.
        [2]于伟,聂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J].江西建材 2016,(07):109.
        [3]陈康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7(40):102.
        [4]周晓霞.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玎.四川水泥,2017(9):184.
        [5]董畴.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找术与戳猢门窗,2017(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