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论述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莫君军
[导读]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因其独特的特点造成施工单位安全管理面临很多挑战,即便如此,施工单位更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因其独特的特点造成施工单位安全管理面临很多挑战,即便如此,施工单位更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只有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才能确保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在安全高效中运行,所以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企业要切实意识到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作用新技术手段,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程度,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
        前言:近些年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各种基础建设项目在建设规模和数量上都有了巨大的提升,而随着建设难度的增加以及施工进度的加快,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不断发展中,国家和建筑企业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越来越严苛,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安全意识的普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
        1.1多个投资主体
        建筑工程作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是指对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所进行的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工程实体。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呈现的特点是具有多个投资主体,投资主体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公司、民营企业及外商投资等。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会出现投机取巧、钻法律漏洞的现象,增加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难度。投资主体多元化还会导致权责不明确,管理人员不作为,发生安全事故时推卸责任,上级与下级之间缺少沟通。投资人只注重过结果不注重过程,不深入到一线施工现场了解情况,不明确经费预算,安全管理人员由于经费有限便放松对安全问题的警惕。不同投资人对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可能也不尽相同,不同企业主体对安全管理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也增加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难度。
        1.2工期历时长
        一般建筑工程施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阶段,包括人员招聘、教育与安顿、招标、安全监测等等。第二阶段为施工阶段,再详细可分为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屋面施工阶段(封顶)。第三阶段为工程竣工阶段,也就是完各项收尾工作,等待质量检测。由此可见一个建筑工程从开始到完成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短的为几个月最长可达几年。建筑工程施工历时长便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从自然因素方面来说,不同季节会出现不同的天气状况,遇到大风、大雾、降雪、降雨等天气就不适合室外作业,如果监管人员没有很好的安全意识,为了在工期内完成任务不在意天气的变化,这就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除了要工作之外还要生活,这就需要施工单位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定期对施工人员生活环境做安全排查。
        2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出现的问题
        2.1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不到位
        建筑行业的主要从业人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农民工,因其受教育程度不高,对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够重视,且在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识别上存在认知盲区。尽管农民工安全意识非常薄弱,但现如今依旧有一部分建设单位没有将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管培训问题重视起来,各个岗位的安全培训和入场安全讲座大都演变成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化表演,并不能切实的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够规范
        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在工程的施工现场中并没有实施规范化的安全生产标准,并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配备足够多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专业化的安管管理人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此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企业并没有对一些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详尽的排查,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工序要求进行,在工程重要部分并没有配备足够多的安全检测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施工,在施工现场对安全检查出来的隐患问题并不能及时的进行跟进整改,落实力度不足。


        2.3?建筑企业没能把控好安全、效益和进度之间的关系
        建筑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之一,其利润的回报率非常丰厚,吸引力大批人员和资金入驻建筑行业。但是,随之带来的则是竞争日趋激烈,各种不良竞争导致建筑行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之建设单位对招标单位的施工工期要求越来越严格,导致建设单位不能很好的将施工安全、施工进度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把控好,经常顾此失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
        2.4专业施工技术人才配备不足
        现如今,各种大型机械的加入使得建筑施工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工程项目也在朝更高、更大、更难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化施工器械被应用其中。但是,正是由于机械施工的专业化要求较高,使得技术人才的培养困难,所以,一般工程施工现场的专业性施工技术人才配备不足。而建筑施工中专业的机械维修和检测人员也比较缺乏,这使得施工单位往往很难再第一时间辨别大型机械的危险状态,一般都是在机械出现问题后才能发现,没有做好机械安全方面的防范措施。
        3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严格遵守施工安全生产法规
        《安全生产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条例》是各个建筑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律规定,在建设施工阶段中,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的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意识。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该注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让自身拥有一套较为严谨和有序的安全生产管理运行机制,在经过多年的施工经验总结后,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安全施工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此安全生产标准执行。
        3.2加大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
        建设单位应该改变传统的生产态度,将原来只重视建设进度和经济效益转变成将安全生产、施工进度以及经济效益三者和谐统一。建筑企业必须将安全建设生产真正落实,加大安全生产管理费用的投入,结合施工进度制定更加合理的安全资金适用规划,要明确每一项安全资金使用明细,提高安全资金的使用透明度,使得安全生产真正切实的得到资金保障。
        3.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
        建设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进一步的完善隐患检查机制,建立专项的检查机制,针对各种由人为因素或是自然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作出提前的应对预案,并全程进行严格的专项检查。施工项目部应该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检查进行加强,要将定时检测与临时抽查相互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以及在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4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由于现场施工人员多数属于农民工,人们的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较差,并没有较高的自我防护意识,建设企业应该重视这一现象,在入场工作前就做好安全施工培训,密集有效进行安全教育,提升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有换岗、换人、新设备入场、新技术交底等情况发生时,应该做得好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岗前培训,在达到安全培训教育要求后才能进行施工作业,如果施工建设人员没有进行安全教育不能进场施工,切实有效的保证在场施工人员拥有较为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提高安全施工的有效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繁琐和复杂的工作,但是只有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实处,才能为安全生产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和安全的作业环境。建筑企业应该严格遵守施工安全生产法规,加大安全费用的投入力度,平衡经济效益与施工进度和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区域人员的生命安全,使得安全施工可以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赖水源,高水军.试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建筑安全,2014,28(5):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