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陈奕文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9期   作者:陈奕文
[导读] 由于施工范围的扩大和施工技术的日益复杂,建筑公司对建筑安全管理投
        摘要:由于施工范围的扩大和施工技术的日益复杂,建筑公司对建筑安全管理投入较少,直接影响施工安全。施工安全管理作为降低施工过程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积极推进施工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加强建筑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风险并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安全;技术;管理
        引言
        建筑行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比较常见,可能会对项目建设造成较大损失,并且还会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必须加强创新,在施工管理中不能仅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而是应积极创建新型安全管理方法以及技术,构建系统性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动态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必定是动态发展的一个方式。因此,在安全管理上,也是随着不一样的作业情况以及施工条件进行动态的安全管理。
        1.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种类多,内容繁杂
        当我们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整个工程的施工项目多,有时候还存在不同种类的作业交叉进行,导致安全管理的内容就比较的繁杂。安全事故的发生会有多种原因,它可能包括技术上、管理上的;与此同时,则事故发生的原因也在随之变化。因此,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就是相对比较动态的一个整体,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
        1.3施工的不同项目的独特性,要因地制宜
        当建筑工程进行中,所牵连的每一个项目。它的技术方法也有所不同,以及它的施工周期、设备、材料等等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方法。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的重要作用
        2.1提高建筑质量的安全性
        项目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漫长、复杂的过程,并且技术难题较多。因此,在特定的技术背景或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该问题直接导致各种施工过程中的危险事故的发生,危及有关建筑工人的健康或未来居民的人身安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我国相关建筑业管理的警示,要及时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体系,及时实施相关的监管措施,必须时刻跟踪安全警示。因此,它可以有效降低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危险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能力,有效保证相关房屋的质量安全,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更好地保证我国的社会稳定。
        2.2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管理水平还存在一些障碍,在施工技术中提出安全管理理念,可以有效地进行相关的管理建设工作,深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施工问题,及时召集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追求安全管理体系的一致性和创新性,保护我国的安全管理相关建设项目,同时在相关公司和整个社会的指导下有效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2.3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对于建筑建设来说,建设单位完整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企业竞争力,并且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能够继续改革创新。与此同时,建筑产品是否具有高品质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实际施工工作中,责任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发挥安全施工的作用,在实际施工中,加强管理和应用,并且要及时制定各种安全政策,提高施工的有效性。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以实现更好的业务建设安全,保证建设公司的安全生产形象并有效提高竞争力。
        3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加强安全责任,提高安全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
        各部门要加强安全管理责任,整顿施工管理,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权重和施工安全管理责任,通过制定管理制度,严厉打击无证施工,保障资金充足,促进施工安全进行,使建筑工作受到监督。

此外,我们必须提高安全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选择具有出色管理技能的施工队伍,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2加强现场监督和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实践中,有必要建立和实施安全预警机制,完善和实施安全监测方案。在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实践中,为了有效保障现场监理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现场管理的监督管理,安保管理人员必须深入建设项目。与建设项目同步为完善项目经理,建立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制,项目经理的责任是领导小组负责安全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帮助从一开始到建设最终完成整个过程安全指令和安全管理所需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实践过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管理责任制确保建设安全,并具体落实个人安全管理责任,负责定期评估和建设安全科学,提高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3.3注意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
        对于项目建设涉及的风险因素,应使用和识别并控制实际施工条件,以减少安全失效的可能性。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通常的风险因素是高空作业、临时用电和个性化专用设备的使用。因此,为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识别和控制施工风险源。在进行施工工作时,一旦发现风险问题,必须及时检查,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构建
        4.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作业
        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时,应明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以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情况。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部分施工内容的危险性比较大,包括基坑施工、起重吊装、脚手架、爆破施工等。对于上述施工内容,应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负责安全管理,组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管控,避免各类工程施工工序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的问题。
        4.2做好施工现场防护措施
        在施工现场规划布局方面,应合理分开办公区域、生活区以及作业区域,使得不同功能分区能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办公区和生活区选址方面,要求符合职工休息、饮水、膳食等卫生标准,禁止在未竣工建筑工程中设置员工集体宿舍,施工现场所配置的活动房屋必须具备产品合格证。施工单位要求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尽量减少施工环节所产生的污染问题。
        4.3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应根据施工安全管理要求,为施工班组以及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在施工现场入口、出入通道口楼梯口、临时用电设施、爆破物等危险部位,应根据国家标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4加强机械设备预防性试验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应用各类机械设备,建筑施工工期长,机械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意外损伤等问题,安全隐患比较大,对此,应对各类机械设备做好定期检修,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避免对机械操作人员构成安全威胁。施工单位在租赁或者采购机械设备、施工机具等设备时,需对其安全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进行检查,在组织进入施工现场后进行查验分析,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做好维护保养,建立完善的资料档案。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对建筑质量和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加,相关的建筑工人需要能够自我管理,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安全意识,并提高他们控制外部因素的能力。有关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切实促进我国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从而保障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海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优化[J].门窗,2019,4(2):94.
        [2]皋春雨.WG小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7.
        [3]董留群.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7,31(02):131-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