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谢 露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谢 露
[导读]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筑施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筑施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安全保障。建筑工程往往建筑面积比较大,所用的混凝土用量也比较大,质量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关键技术的重视,以保证混凝土施工处理的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从而保证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1.1水泥原材料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泥原材料的强度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其性能也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性能,一般会根据现场实际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水泥作为拌和原材料。有些水泥水化热大,凝结快,早期强度高,可以结合不同的施工部位选择不同的混凝土原材料,同时也要注意水泥的质量,要选择安定性合格的水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对于水泥的量也要合理确定,要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好水泥的量。
        1.2混凝土的自缩与凝固
        对于混凝土凝固过程来说,需要伴随蒸发和放热的情况。因此对于混凝土来说,其自身会出现有关的伸缩问题。而对于大规格的混凝土建筑结构来说,在完成相关的浇筑工作之后,会全面的释放大量的热量和水蒸汽。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建筑物的外部情况出现质量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混凝土承受到雅鹿导致外力作用下出现收缩的问题。如果当前的混凝土出现较为严重的裂缝问题,直接导致建筑物受到内外结构的影响产生了较大的外力裂缝。所以对于当前的混凝土施工来说,需要做好整体的养护工作,保证整体建设效果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1.3混凝土施工过程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其质量影响是最大的环节包括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及养护。在浇筑时,为了便于施工,有随意加水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在现场浇筑时,没有按规定设置溜槽,直接从高处浇筑,使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在振捣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分层振捣,快插慢拔”的操作来振捣,使得混凝土振捣不充分,影响其性能;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没有按要求及时进行养护,或者养护时间不足,养护方法不对,这些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2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
        2.1混凝土制作技术
        混凝土的原料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混凝土的制作中,通常需要用到砂子、石子、水、水泥、粉煤灰以及外加剂等,为保证原料的质量,材料管理人员需要检验砂子和石子的含水量和含泥量。如果含泥量比较高,必须在混凝土搅拌前进行清洗,然后再使用。而最重要的水泥材料,必须选择信誉比较好、实力比较强的水泥生产厂家合作,让他们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按时送货,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水泥需求量的稳定,还能保证水泥的质量。外加剂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必须保证外加剂的质量。在进行混合时,一定要注意到各个原料之间的比例,避免因为比例不当,而使最终的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只有在原材料方面做到层层把关,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进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立足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无论当前的后期养护还是对于整体施工材料的具体选择,在此过程中都具有较高的要求。结合当前的具体施工来说,整体建设布置需要体现并且满足于三点:(1)对于混凝土来说,其需要在较为合适的时间上完成和易操作,适当的将相关矿物质都融入到混凝土当中,让其可以满足具体的使用需求。并且完成相关水泥颗粒的天长,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房屋建筑物的整体施工质量,让其可以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2)为了可以尽快的完成相关脱模操作,对模板来说,需要完成整体的平整度安排,让其满足当前的具体使用需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有关的整体设计工作进行合理的研究,如相关的振捣技术和有关的浇筑工序都应进行全面设计,保证具体建设和施工效果。(3)对后期养护效果进行全面的提升,整个混凝土的建筑施工来说,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同时具体的施工特点也较为复杂,所以在目前施工过程中,应整体的提升相关技术,让其满足当前具体的使用需求。
        2.3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涉及到的环节较多,通常都涉及到相关的和模、拼膜与整体的制膜等环节,而在此过程中整个施工环节都需要进行严密的设计和安排,让其能够符合具体的施工需求。同时在整体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相关的变形和漏浆问题,这些有关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综合质量,所以在当前的具体施工过程中:(1)需要完成混凝土浇筑现场情况的实际考察,让其可以满足当前的具体使用需求。(2)对整体建筑设计质量进行有效的安排和提升,最大程度的保证设计有效性和整体性。同时在具体施工上需要针对立膜流程和有关的支撑流程进行合理设计,避免相关的误差问题出现。(3)在整体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等材料来进行合理的掌握保证整体设计图纸,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合理的建设,确保组合安装一定万无一失。(4)对钢筋进行绑扎工作,对具体的尺寸进行多次衡量。最大程度的预定施工要求。总体来说需要全面提高模板结点强化功能,防止相关裂缝问题的出现。
        2.4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能在规定的时间送到现场,遇到混凝土比较干的情况,切忌随意加水,施工人员应在混凝土站的工作人员指导下,合理添加外加剂,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不受影响;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浇筑高度超过2m要设置溜槽,避免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出现离析质量问题;浇筑的过程要按顺序浇筑,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分层分段的顺序施工;要合理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天气较为恶劣时,要加强对于混凝土结构温度的监测,避免温度应力过大,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2.5混凝土振捣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对于一些结构厚度较大的基础底板可以分层进行振捣,每次振捣的深度要进入上次振捣面的10cm,使得上下层混凝土能充分结合,振捣要均匀充分,避免漏振,保证混凝土能充满构件,防止混凝土出现烂根及蜂窝麻面等常见的质量问题。
        2.6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在浇筑之后还要注意其养护问题,通过对混凝土及时且正确的养护,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混凝土的养护技术是混凝土施工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浇水和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防止太阳照射和风的作用,避免混凝土迅速变干。混凝土在拆除模板之后,还应该持续一周左右的浇水养护工作,根据混凝土的干湿情况,调整浇水次数和时间,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在这个过程中,最好记录每次的养护时间和养护情况。如果是在冬天施工,还应该注意混凝土防冻措施,通过添加防冻剂或者进行蓄热,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及持久性。
        结论
        总之,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应该随着时间以及项目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才能够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施工技术中,受到影响因素较多,也应该对其进行合理控制,才能够真正的发挥混凝土浇筑技术在项目工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子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38-39.
        [2]郭荣俊.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1):59.
        [3]邓江.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8):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