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2018年4月4日中美贸易正式开打,人们开始关注和思考当今的贸易问题,但在贸易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是价值观问题。围绕着中美安全观的起因、影响和对策,本文结合中美贸易战来阐释了其中的关系。
关键词:贸易战 安全观 零和博弈 命运共同体
一、引言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两个大国,其间的任何变动都将影响世界。中美两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历史文化环境。一个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文明古国,一个是百年来最为强盛的移民国家。二者,之间几乎没有共同点,各自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战略安全观。两者相遇之际,面对同样的问题却会做出不同的战略反映,甚至会过度解读对方的战略意图,从而形成了双方之间的战略误判。这往往将导致战略不信任的加深,进而在两国关系发展的过程之中埋下了种种障碍。这也是今天中美关系发展中经常看到的时而好转时而恶化。为了避免中美两国踏入修昔底德陷阱,对其战略安全观进行剖析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双方相互了解对方的战略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双方的误解,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的发展,共建和平世界。
二、中美战略安全观差异的历史根源
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现实主义安全观作为本能的安全观。当国家面临的威胁程度提高,则越倾向于现实主义安全观,威胁程度降低,则越倾向于新自由主义或建构主义安全观;一国安全决策中意识形态因素越淡化,则越倾向于新自由主义安全观;当一国所受国际结构的制约作用越大时,则越倾向于新自由主义安全观和建构主义安全观;一国的安全观无论如何变化,都会受到本国战略文化的限制,其变化的幅度和范围,会表现出相当的连续性。
1、中国的战略安全观
中国的安全观来自其自身特有环境的影响并在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下最终形成。中国凭借着它富庶的经济、丰富多样的产品使得外国心悦诚服。纵观中国的历史而言,中国长期都是使用较为温和的方式同邻国交往,如朝贡制度。其目的不是用武力制服或剥削其的经济,而是培养他国对中国的尊敬获得天朝上国的头衔。中国也从不强制输出自己的文化模式,它以一种愿者上钩的方式传播自身的。这与西方的方式相去甚远。它想要的仅是别国的尊重,而不是阪依。在中国人的心中一直都想要建立一个这样的社会——大同社会,“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讲究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思想,尤其是“和”文化的体现。在国与国的博弈之中更加注重“势”的运用。而所谓的“势”包括了 气候、地形、外交、情报、供应和后勤、力量对比、历史观,以及出其不意和士气等无形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的走向就是“势”了。如今,中国的安全观,中国的战略安全观当然也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且似乎已经脱离了传统,但其核心内核并没有改变。当今的中国在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时,依然注重中国四周的战略局势,注重其所形成的战略势态。
2、美国的战略安全观
美国作为世界如今的头号强国,对其的战略安全观的解读就会我们了解当今的世界局势有着巨大的帮助。但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我们想要探讨其就必须得进入西欧文化中来寻找。这就要提到威仕特伐利亚体系——这是一种讲求均势的秩序观,意味着意识形态上的中立和不断针对情况做出调整。巴麦尊曾这样说道:“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简而言之,只要有人在均势中做出扩张的行为,那么其他的国家有义务去使其回到原有的状态之中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美国的战略安全观很自然的继承了这一点。美国在全球事务中,当有新的国家对其构成威胁时,美国就会认为这会破坏均势,从而采取措施来遏制这种态势。当然美国成立以来不仅吸收了西欧文化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念。
它主张对全球传播它的价值观,将其的人权和自由的理念带到世界各地。毫无疑问的,在这个过程之中必然会受到一些国家的反对。不可避免的就产生了一些冲突,而美国对待这些冲突中形成的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并且他们把自身文化带入其他国家视为正确且明智的选择。所以美国的战略观中存在着天然向往干涉他国事务的欲望。
三、中美战略观下的现实碰撞
从2018年贸易战打响以来,中美间的矛盾已经逐步激化。从民众到政客无不弥漫着敌对与不信任的火药味。美国不断地对中国的科技公司、高技术人才发起制裁和限制。中国的高技术企业代表华为、中兴等都遭到了美国的制裁,而中国作为反击也对美国的农业等进行了制裁。双方就在这样的相互攻击中,局势不断紧张,但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双方都达成第一阶段的贸易协定。不过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双方对彼此的不信任程度又在加深。中国在这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始终是基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进行出发,并无称霸世界和文化侵略的野心,讲究和势。美国基于传统西方均势思维认为新势力的崛起必然破坏原有的平衡导致自身利益的受损。两国都强调势的重要。美国的均势、中国的和势,但两国的理解与解决手段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双方都希望保护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但却认为另一方的强大会阻碍自身。可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将不再是零和博弈的游戏场,而是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就如本次的疫情一样,唯有相互信任理解,携手共进才能击退病毒。
四、中美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中美两国的安全观就如同围棋和国际象棋。围棋则是持久战、以积小胜而获胜。国际象棋是决战决胜、以望大获全胜。一个重长期,一个重短期。虽然手段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目标便是获胜。这是冲突的根源也是合作的基础。两国的发展似乎是针锋相对的,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景——世界和平。而在过往的经验中,人们总结出了修昔底德陷阱。一个新的大国的崛起必然会引起老牌大国的反抗从而形成战争,但我们不应该盲目信服这个经验。今天的我们有着理由相信我们能避免零和博弈。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其他的国家,这让我们更加密不可分。但在我们心中仍需要一口警钟,来警醒我们避免踏入陷阱之中。为此我们应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这个挑战。我们要建立双方的对话机制。可喜的是今天中美两国的对话已经经常化,我们需要的便是使这种对话更加的深入。再者我们要加强我们的战略互信。战略互信离不开对话,这也是建立在对话机制上才可以进行的。双方要理解对方的战略意图在这之上加强互信避免双方的战略误判。
中美关系的发展将会呈现反复的、渐进式向好发展。中美双方在战略层次上的互动也在不断地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将不断地学习和了解对方的战略观。在此的基础上,加强战略互信与合作,共同促进两国的发展。避免零和博弈、真挚的沟通与交流,减少的相互猜忌,避免因战略误判引发的冲突。为两国百姓谋福祉,为世界赢和平,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李小华.观念与国家安全:中国安全观的变化(1982—2002)[C].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2]基辛格.《论中国》,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3]基辛格.《世界秩序》,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4]俞萍萍;赵永亮.中美贸易战本质、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8,No.308,89-91.
[5]熊杰;胡尧;骆端端.浅析中美贸易战影响[J].经贸实践,2018,No.22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