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与配套建设的几点建议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月第9期   作者:刘坤
[导读] 本文就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与配套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摘要:公共配套设施是一个地区开展经济、文化等公共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地区公共活动最频繁、最集中的场所,它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新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与配套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新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
        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承担着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目前公共配套设施多是伴随着城市住区的开发而建设的,往往以满足住区自身需求为出发点配建公共服务设施,由于受规模、形式的限制,住区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城市整体的需求。新城开发建设中的公共配套设施要从城市片区的整体需求出发,进行合理布局
1 新城建设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的意义
        市场经济下政府迫切需要加强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尤其发挥规划职能,重点保障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公共服务设施导向的开发模式是政府常用开发引导模式。需要在新城开发中充分发挥其导向性作用,引导新区功能和用地开发的有序拓展,并积极推动城区功能和空间资源的重组与整合,促进新城城市职能和形象品质的全面提升;从规划学科的发展来说,当前城市社会发展和结构分异的趋势对公共设施的供给模式和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无视社会个体特征的规划方法已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需要对相关规划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有效改进。
2 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布局的原则
2.1 以人为本
        为“人”服务是对规划的基本要求。规划要创造人性化的服务环境,满足人们需求。
2.2 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规划强化公共设施的生产服务、生活服务职能,突出公益性服务设施供给的开放共享和便利性,激发城市活力、打造城市凝聚力、强化城市辐射力。
2.3 发挥综合效益
        规划突出科学性、适用性、先进性,发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保障城市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
3 新城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与配套建设有效策略
3 .1 做好公共设施分布
        新城的建设是非常特殊的, 在建设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许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新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布局。因此, 政府部门的职能在这时得以体现, 政府部门要做好新城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工作。政府部门首先要做好地区之间的统筹规划工作, 不同地区之间的环境和设施基础等因素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要做好相应的统筹规划工作, 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建设。其次, 政府部门要做好城市公共服务实施今后的发展水平的预估工作, 城市是在不断建设中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 新城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会随着得到发展, 因此要为今后的发展预留空间。最后,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结合当地的情况进行,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因此, 在建设中要结合人们的实际需求, 在教育和医疗等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式方法更加要做好统筹规划工作。
3.2 加大资金投入
        新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在建设中任何的建设都需要以资金作为支撑。因此, 在建设中必须做好资金的筹划工作。首先是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要的资金来源, 政府的工作内容是复杂而繁重的, 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政府的资金支持不及时的现象, 在新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首先保证自己的及时性, 减少资金短缺对城市建设造成的影响。

其次, 政府的资金支持是新城公共服务设施的主要来源, 但是单纯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不能完全满足新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需求的, 因此, 在新城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做好资金的筹集工作, 建立完善的资金融资体质, 有效保证在新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资金充足。资金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本保证。在社会各个方面进行资金筹集, 充足的资金能够有效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水平。
3.3 利用原有技术设施
        在新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协调新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原有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现阶段的建设中, 经常会出现人们习惯性使用原有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新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基础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使用心理, 因此, 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不同等级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建设问题。做好现有公共服务设施与新建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协调工作, 促进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4 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几点建议
4.1 城市新区规划要以人为本
        城市是为人们服务的自然、经济、社会综合体,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人口的多层次、多元化发展需要,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并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创造一个舒适、优美、方便和宜人的人居环境。使城市真正成为区域内外的“宜居”中心,“近者悦、远者来”的魅力之地,人们向往而聚的理想之城。
4.2 城市新区的公共设施要配套建设
        城市公共设施包括教育设施、文化设施、卫生设施、体育设施、科技设施、政权设施、民政设施等。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要优先安排学校、医院、市场等公益事业单位的配套建设用地,给各级各类学校预留充足的建设用地,形成完备的高质量的学校和社会教育服务体系。以方便居民入住新区后子女上学、市民就医、购物等。一是幼(托)儿园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分布,设在方便家长接送的地段。幼(托)儿园应有独立院落和出入口,其建筑应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二是小学、中学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布置,小学的设置应尽量避免小学生穿越城市干道。教学楼应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学校运动场与邻近住宅区要保持一定的间隔。三是居住区的物业管理用房和社区服务设施应集中建设,综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四是居住区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和文化体育(运动场除外)等配套公建应集中布置,设在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形成居住区公共活动中心。五是社区菜市场应设在室内,设在运输车辆易于进出的相对独立地段,并与住宅区保持一定的间隔,避免干扰。
4.3 城市新区的基础设施要统筹安排
        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要将主干道路建设与供水、排水、供电、通信、广播电视、绿化、环卫、路灯等设施的建设配套。基本上做到了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避免了多次施工、多次挖填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节省工程建设的投资和成本。
5 结语
        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体现土地经济价值,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纷纷开展了新城建设活动。但在新城建设过程中,目前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缺乏公共配套设施,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气不足、摆动人口较多给城市造成的交通压力等问题。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往往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关注,一方面,新城以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现其时代发展特征和综合生活质量,并以此作为吸引人口和产业入驻的重要前提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各类收入、年龄、种族、宗教都能支付和享用的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新城群体的社会融合和凝聚力,从而可以推动新城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晋璟瑶;林坚;杨春志;高志强;周琴丹;;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供给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2]基于居民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探讨——以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为例[J]. 李晶晶.??江西建材.?2015(05)
[3]居住区不同服务设施类型重要性比较研究[J]. 张杰,杨阳,毛其智.??住区.?2013(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