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各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水利行业相较之前也有了巨大的进步。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导流施工技术不可缺少,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需要。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实施仍然有许多关键点需要注意。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导流施工技术的特点、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技术设计的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一、导流施工技术的特点
在导流技术的应用中,其受到实际的工程情况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在进行导流施工技术应用前就需要对其导流施工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解,进而结合施工情况进行使用。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设计也具有着诸多的特点,其首先需要进行坝址的选择,在施工设计之前,要对坝址位置情况进行分析和考虑,对其地形进行充分有效的勘测,在坝址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其地质条件、施工难度以及水能的指标等,在进行坝址的选择和确定后,就需要对水电工程进行布置设计,设计中一般先确定导流方式的选择,然后进行厂房布局设计,从而保证工程布局的合理性,另外,导流施工技术的涉及范围也比较广泛,不仅要对其地质条件、施工难度以及水能指标进行考虑,同时对其周围的建筑物、周边居民的活动、下游生态环境以及水库的蓄水能力等都要考虑,最后对这些综合性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来采取合适的导流施工技术和导流施工设计,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科学性。
二、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技术设计的分析
2.1对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导流技术的运用方面
有河流经过的水利工程施工地点,河流会对实际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操作、施工技术以及实际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导流技术的实际运用当中,要根据不同的水利工程特点对导流施工的方法酌情进行选择,对导流工作进行合理的设计。
2.2对于水利工程导流施工坝体的选择
对于水利工程坝体的选择,在导流施工的设计方面就要对实际的施工现场各项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分析当前地质条件下水文的变化趋势,从而将水能的实际指标和水利工程施工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技术进行结合,选择合适的坝体开展工作。
2.3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方案方面的分析
在水利工程导流施工坝体工作完成后,要对水利工程的关键枢纽进行布置,在布置枢纽的工作当中,要分析不同部分分布之间存在的联系,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将有效的规律作为指导优化相关方案的配置。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来说,要考虑到明渠的位置,从而对厂房的布置酌情考虑,满足实际工程施工的需要,同时为施工工作人员提供更大的方便。
2.4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计划的编制方面
施工计划的编制要考虑到工程的实际作用,在施工之前根据实际水利工程施工地点的特殊性编制科学的施工计划,对施工的实际步骤、人力投入、材料投入、施工分工、设备配置、施工工期等都做出详细的编制,同时要与实际的施工工作能力相结合,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此外,水利工程施工计划的编制还要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工作的稳定开展。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的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平原地区的河道或者河谷,这些地区的坝址河床比较窄或水流覆盖面的深度不是很高,对于这些地区使用明渠导流技术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的质量,并有效的控制施工的成本。明渠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指在相应的河岸处进行一定渠道挖设,进而针对这些基坑来进行上下游的围堰设置,这样水流就会通过相应的渠道进行下泄,从而实现水流的导流效果。明渠导流技术的使用,对水利工程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需要水利工程位置的河床具有一定宽度的台地,并且水流量比较大,另外,其还需要满足排水通航的要求、工程工期不宜过长等条件。在实际的技术应用中,要明确明渠导流高程。轴线和其进出口的位置等,其中对于其轴线的布置要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对于明渠导流布置的地点选择要合理,其明渠的转弯半径设置要科学,在保证河道的上下游进行有效衔接的同时,还需要对明渠的长度进行控制。
3.2隧洞导流
对于隧洞导流施工技术来说,其主要使用于针对水利工程水流量并不是很大,并且水利工程施工环境比较复杂的地区,一般使用这种导流施工技术,比如一些地形比较险峻陡峭山区地带以及一些相对比较狭窄的河谷地带,但是,这一导流施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其施工的经济投入比较大,并且其导流泄水的能力也并不是十分突出,特别是在一些汛期环境下,需要借助一些基坑来实现泄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对复杂的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和条件进行考察分析,进而再进行相应的隧洞设计和挖掘,进而通过隧洞的作用来实现对水流的转向流动,一般在此导流技术的使用中与坚固地面建筑进行相互结合,并且隧洞的挖建过程也比较麻烦,因此,这就是造成其经济投入增加的主要原因,在进行导流技术选择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是不选择这种技术类型的。
3.3坝体缺口导流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混凝土坝体是其最为明显的施工部分,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汛期时,其水流的流量就比较大,面对这种情况,其可能会存在原先的排水导流系统并不能有效的实现导流排水效果,这就会一定程度的造成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可以采用坝体缺口导流的方法进行汛期水流量的控制。坝体缺口导流法主要是通过在相应的混凝土坝体上留有一个缺口,这个缺口主要是针对汛期水流量的控制,在汛期过去后再采取修补的方式将这个缺口补上,在坝体缺口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个混凝土大坝的高度、大小以及截水量等因素进行考虑和分析,在实现坝体缺口的有效汛期导流作用的同时,也保证坝体的整体安全稳定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技术方面出发,分析不同的导流技术对于实际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不同应用,总结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发展当中提高导流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使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得到有效应用,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工作的合理开展,从而使水利工程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
参考文献:
【1】马王杨.探析现代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