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支模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建筑施工的要求和标准很高,一定要做好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严格把关,在准备阶段、安装阶段、验收阶段和拆除阶段做好施工技术的具体运用,保障土建工程项目的安全建设。本文对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引言
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到实际的工程中是充满危险和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该项技术是一种全新型的技术,所以在使用这项技术之前,必须要保证相关建筑施工单位对于该技术有透彻的研究和掌握,明白不同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运用这项技术来提高企业效益。
1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1.1准备阶段要仔细认真
高支模的施工技术,在准备阶段,具体的操作施工人员要与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合作,对土建施工现场的各项指标了如指掌,对高支模施工选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符合施工标准,达到一定的承重能力,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正常开展。另外,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的前提是一定要选择好立杆的位置。施工人员在进行位置选择的时候,要根据整个土建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位置,保障立杆之间的距离既能满足施工,又可以尽量减少立杆数量,降低成本投入。立杆位置和数量在确定之后,要进行垫脚板的设置,保障立杆的使用安全。
1.2科学安装高支模支架
高支模工程具体的安装作业要求首先必须以梁线位置的合理校准为基础,从而保证后续的水平控制线效果,进而保障高支模整体核心判定工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精确度等。高支模末班的搭设作业必须以钢管的铺设作用为基础,进行有序的模板安装,即正面与侧面的有序性,随后再进行龙骨架的架设作业。上层模板与加设支架的具体安装必须由楼板的荷载能力决定,即前者必须以后者能力为根据,从而提高整体架构的稳定性。此外,出于模板自身质量的考虑,要求整改安装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的故障检查与排除,从而避免如接缝故障、漏浆等不良现象的产生。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则要求首先进行相应的清洁作业,保证木模板内无积水、无杂物等。需要注意的是,高支模施工的安装过程是一个众多体系联合的过程,意味着技术信息的通畅性。所以,该阶段要求如水、电等模板以外的安装也必须得到有效考虑,从而避免各安装体系因信息的不通畅性而导致相关问题出现。具体表现为,合模作业必须以合模通知书为准,以此方可进行合理的合模作业,具体作业仍需要得到有效管控。
1.3高支模安装与混凝土浇筑
安装模板时,首先考虑模板拼接与安装模板的材料,在拼接模板时,必须保证长宽对齐,预留的空隙不宜过大,当模板主体安装结束后,技术人员需要对模板的整体干湿度进行检查,防止发生拼接变形情况,而埋下安全隐患。在安装楼面支顶模板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装工序,首先测量楼面标高,然后在纵梁上放线,完成脚手架安装,在安装脚手架过程中,测量人员需要事先测量脚手架的水平以及垂直位置,值得注意的是,脚手架两侧安装应当同步进行,并确保安装完毕后,两侧脚手架处于锁死状态,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在安装楼面支顶模板时,每一种类型的脚手架立柱应当保持在同一条中心线之上,这样,能够增强脚手架在垂直方向的稳固性。在混凝土浇筑工序,振捣顺序主要从梁中点开始,逐渐向两端平行推进,振捣时应当遵循“稳定均平”的原则,防止漏振或者过振现象的发生。
1.4高支模验收
高支模系统作为支撑系统,保证整个房建土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其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合格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性。所以要尤其重视高支模施工质量的检查把控过程,还要做到及时有效,即在整个施工过程完成后要立即进行质量验收,包括对高支模性能的检测以及确保支架的质量是否合格,支架之间的契合度是否符合工程要求等。
1.5模板拆除工序
模板拆除是整个施工流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当支架整体结构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强度满足标准要求,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对模板进行拆除作业。对于高支模施工而言,模板拆除需要在高空完成作业过程,这就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因此,在拆除作业前,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向作业人员详细说明正确的拆除步骤,首先需要搭设一个稳固的支撑作业平台,并由上至下进行拆除,不可颠倒顺序,最后安装的构件需要先行拆除,最先安装的构件则最后拆除。拆除后的模板及相关构件按照编号进行分类摆放,同时,技术人员应当对模板质量进行检查,对于能够重复利用的模板,及时做好记好,当拆除工作结束后,统一对模板进行清洗与保养,这样一来,能够为施工企业节省大量的模板制作费用。
2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
2.1严把材料关,加大质检力度
脚手架的材料质量与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息息相关,因此,施工企业应当严把材料质量关,在采购材料时,应当认真核实供应商的资质证书,材料的合格证书,质量验收报告等材料,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采购环节。在材料使用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指派专业的材料质量检查人员对使用的材料进行现场核验,及时发现材料质量缺陷,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另外,质量检查人员需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比如在混凝土振捣阶段,检查人员应当注意混凝土振捣的密实性与均匀性,防止出现漏浆现象。当高支模施工结束后,对支架整体质量进行检查与验收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报给上级主管领导。
2.2完善培训体系,提升专业素养
确保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关键,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要想从源头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提升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使施工人员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与安全意识,严格遵照操作规程,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根据高支模施工的技术要点,针对施工人员,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培训体系,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涉及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培训体系当中,通过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在施工当中严于律己,发挥正向表率作用。此外,施工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考核体系,对考核成绩不合格的相关人员,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为高支模的施工质量与安全保驾护航。
2.3注重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在进行高支模的安全之前,要进行设计。而设计工作对于高支模的施工发挥着巨大的安全保障作用。只有在设计的过程中,提前做好各项相关施工指标的审查,对整体设计的安全性、实用性和操作性进行全面的比对确认,要经过相关工作人员的严格论证,确保设计合理之后才能进行。因为高支模施工的高度一般在5-8m以上,所以一定要做好设计论证之后才能进行施工,在完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土建工程安全施工。
结束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到土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工程的建筑质量和建筑效率。但是在我国的实际运用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可以从设计方案、施工人员水平和工程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注意和防范,以促进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更好地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曹汉卿.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98-99+101+107.
[2]王泽鑫.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06):65.
[3]李林宇.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1):180-181.
[4]胡涛.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析[J].中华建设,2018(12):138-139.
[5]樊军.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