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园林改造是十分重要的建设工程,其与城市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尤其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园林改造工程愈加受到重视。在园林改造工程中,必须要做好植物的配置与应用,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增强园林的观赏性,还能改善园林的生态系统,进而更好的满足城市绿化的要求。本文主要就园林改造工程中的植物配置应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园林改造;植物配置;应用
在园林改造工程中,植物配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净化空气、改造气候、隔离噪音,还可以美化环境、改善园林景观,有助于园林改造工程的质量和作用的提升,进而促进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配置方法,坚持因地制宜的配置原则,确保配置植物既具有没关系,同时也能适应当地环境,这样才能持续生长。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改造工程中的作用
(一)净化空气
植物的蒸腾可以释放水蒸气,从而提升空气湿度,使周围空气更加清新。光合作用则可以转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其变为氧气,进而改善空气质量。调查显示,如果园林改造工程中具有脸稿的植物绿化,则园林内部的空气湿度要比外部高出10%-20%,空气中的污染物也明显低于外界,约少30%左右[1]。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植物往往是净化空气的最佳道具。
(二)改造气候
近年来,我国工业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热岛效应愈加明显。以湛江钢铁来说,其产值和利润巨大,可以生产大量刚才,对城市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在钢铁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污染问题,进而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对此,应该合理利用植物的胜利技能,通过绿化来调节城市温度。通常城市园林会位于商业区、居民区周围,较高的植物群密度可以调节周围环境,进而保障“冬暖夏凉”的环境效果。
(三)隔音降噪
在城市中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噪音,包括汽车噪音、施工噪音等等,这些噪音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种植植物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噪音,这种降噪方式不仅效果明显,而且投入成本较少,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可以在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
(四)美化环境
在园林改造工程中,植物配置除了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美观性,使其成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休闲场所,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多情趣[2]。植物有不同的外观和色彩,园林设计师可以通过植物配置来打造美观的景色画面,使园林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可以展现出不同的观赏效果。
二、园林改造工程中植物配置的应用原则
(一)季节性
不同植物的属性各不相同,不同的植物会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出各异的形态。所以,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季节性原则,确保各类植物的特征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要保障园林的美观性,避免景观过于单调。例如,春季可以以花卉种植为主,包括樱花、桃木等等;夏季可以以树木花草的种植为主,包括紫薇、木槿等等,多种植树木可以增加绿荫面积,给人们更多乘凉的空间;秋季则以观赏性植物为主,包括枫树、银杏等等;冬季要选择耐寒植物,包括桧柏、黑松等等。不同的植物对环境和气候的要求不同,有些春夏植物在秋冬季节会全部凋谢,为了避免秋冬季节没有植物可以观赏,必须要选择一些适合秋冬季节生长的植物进行配置。
(二)多样性
在园林改造的过程中,要保障植物配置的多样性,这样才能满足复杂的生态系统需求,保障园林内部生态环境的平衡稳定,同时也可以避免植物单一不够美观。不同的植物生长期有所不同,多样化的植物配置可以使园林内随时都有植物可以观赏。
不仅如此,不同的植物外观形态也各不相同,采用多样化的植物,可以增加植物的组合形态,进而使园林更具美观性。
(三)层次性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不仅要从生态绿化的角度考虑,还要从观赏的角度进行考虑。不同植物的颜色、高低、外形各不相同,设计师应该合理的配置和规划,确保植物配置具有层次性,尊重每一种植物的特性,保障植物健康生长的同时,也能强化园林层次感。
三、园林改造工程中植物配置的应用方式
(一)整体出发,改善园林质量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从整体角度出发,不仅仅要考虑园林改造工程的需求,还要考虑城市建设、森林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需求,进而使设计更加合理有效。例如,在植物搭配的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植株密度,使两株植物之间保持合理的间距,既不能太松散,也不能太紧密,从而保障植物可以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并且吸收足够的养分,这样才能持续生长[3]。自然式配置植物也有规律可循,设计师要从观赏距离、种植数量等多角度出发,选择恰当合理的设计方式,保障植物的美观性和生态性得以发挥。同时也要对植物的敏感对比进行考虑,采用有效的对比方式来改善植物外观,使植物在光暗下有不同的形态,进而满足多样性的设计原则。此外,植物高矮、疏密、朝向等都是配置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例如,花卉周围可以配置灌木类植物,森林中不仅要有松柏、银杏等较高的植物,还要增加红枫等矮树,这样可以使配置更加合理。
(二)明确花期,增加园林层次
由于我国疆土广阔,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有所不同,如北方地区经常会出现大风气候,设计师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就要从防风的角度考虑。湛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气候为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终年受到海洋气候的调节,冬季并不会过度寒冷,夏季也不会过于炎热。根据湛江的气候特点,当地园林普遍采用冬青、睡莲、荷花、芦荟、马蹄金、芭蕉等植物。在春季会选择木棉、泡桐、毛泡桐等植物,这些植物的花期在2-5月之间;夏季可以选用合欢、杨梅、栾树等植物,这些植物的花期普遍在6-7月之间;秋季可以选择三角枫、一串红等植物,植物花期在7-10月左右;冬季可以选用一品红、红梅等植物。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采用层次分明的设计方式,将植物分成三层,不同层次种植不同季节生长的植物,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季节中呈现出不同的景色,从而避免冬季园林出现冷清萧条的情况。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花卉是必不可少的植物,其可以和树木配置在一起,从而呈现出层次清晰、色彩鲜明的观赏效果。
(三)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品种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特色植物,确保植物的持续生长,同时使园林更具特色,进而吸引更多游客。湛江属于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22.7℃-23.5℃。根据当地的气候、温度和降雨量等环境条件,湛江可以选择彩叶篱、亮叶朱蕉、五彩千年木、白玉黛粉叶等植物。湛江园林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本地品种包括龙舌兰科、大戟科等植物,还有很多外来品种。一些外来品种移植到本地之后,可能会受到环境不适宜、病虫害等问题的威胁和影响,所以要采用有效的植物养护措施,做好修剪、浇水、施肥等工作,保障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摄取足够的养分,同时注意疏密排列,保障植物的通风和光照,这样才能确保森林的可持续生长,从而充分发挥植物配置的作用,有效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工程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植物配置。在配置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坚持季节性、多样性、层次性的原则,既要保障植物的持续生长,还要利用植物改善园林景观。所以,要从整体出发,根据因地制宜的原理,合理选择品种,采取有效的搭配方式,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钱陈飞.浅析园林改造工程中的植物配置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6):3751.
[2]蔡永齐.植物配置设计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8,000(014):152.
[3]梁宇.北方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花卉,2019(4):99-100.